國內

努魯:有助擬策解決 施暴案應分類探討根源

(八打靈再也24日訊)公正黨峇東埔國會議員努魯依莎認為,隨著家庭暴力、性虐待及網絡霸凌的案件的飆升,需要進一步識別及分類虐待案件,並深入瞭解有關導致虐待和暴力情況的根源,才能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她今日為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舉辦的“親密伴侶暴力(IPV)線上論壇”發表開幕詞時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親密伴侶暴力是最常見、針對女性的暴力形式之一,全球三分之一的女性在一生中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親密伴侶暴力。

Advertisement

“親密伴侶暴力是一種可預防的侵犯人權行為,這行為影響了全世界數百萬人,包括對現任或前任伴侶或配偶的身體暴力、性暴力、跟蹤或心理傷害。”

4行為與伴侶暴力有關

她指出,四種類型的行為被視為與親密伴侶暴力有關,即身體暴力、性暴力、跟蹤和心理攻擊;而在互聯網的時代,親密伴侶暴力的表現也可涵蓋網絡欺凌、騷擾、跟蹤和網絡濫用。

努魯依莎說,首先各部門及機構,包括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衛生部、教育部、警察及各州的相關機構,必須瞭解及承認有關親密伴侶暴力的類別,並在統計數據中對相關案件進行分類及鑑定主要受害者。

ADVERTISEMENT

“這將成為我國制定應對措施及解決方案的基礎,以便可以更有效的為婦女及女孩創造更好、安全及平等的國家。”

她提到,我國必須加強民眾對親密伴侶暴力的醒覺及教育工作,讓受害者更願意表達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可能不明顯的情感暴力方面。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