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增2800立方噸 進口魚翅 大馬全球第二

(吉隆坡17日訊)全球野生動物貿易監督組織Traffic公佈的報告顯示,雖然國際正為了環保而努力制止魚翅貿易,不過,在2007至2016年期間,大馬因魚翅進口量劇增2800立方噸,而成了世界第二大魚翅進口國。

Advertisement

 

《當今大馬》一則報導指出,這份報告是由保育生物學家尼科拉奧科(Nicola Okes)和Traffic漁業貿易計劃主任紀連善(Glenn Sant)所撰寫,題為“主要鯊魚貿易商、捕捉者和種類”(An overview of major shark traders, catchers and species)。

ADVERTISEMENT

 

報告內容顯示,全球四大魚翅進口地區都落在亞洲,而這4個地區依序為香港、大馬、中國和新加坡。

 

“這4國所累積的數量,佔據2000至2016年間的90%全球魚翅進口量。”

 

雖然大馬排名第二,但其進口量平均每年只有2556立方噸,遠比香港每年9069立方噸來得少。

 

不過,Traffic全球通訊協調員理查湯姆斯(Richard Thomas)接受《當今大馬》的訪問時說,按照聯合國農糧組織2018年的數據,大馬魚翅進口量於2003至2016年間激增。

 

“過去數年,大馬成了全球鯊鰩漁獲重要參與者,從全球第8大魚翅進口國躍升至全球第二。大馬整體魚翅進口種類,也從2003年的46立方噸暴增至2016年的2934立方噸。”

 

Traffic報告也指出,雖然一些進口國大量消費魚翅,但當中的進口魚翅卻經過脫水和冷凍,然後再出口至全世界。

 

“聯合國農糧組織的2019年數據顯示,2013年的魚翅進口量幾乎倍增的同時,一大部分被標籤為‘大馬加工備妥魚翅’。”

 

未立法遏制捕鯊 大馬成第8大捕鯊國

 

《星報》一則報導指出,大馬政府曾於2014年闡明,雖然大馬進口魚翅,但沒有捕割遺棄的做法。

 

大馬政府也稱,2013年只捕捉7833噸鯊魚,僅佔據全國漁獲量的0.5%。

 

不過,《自由今日大馬》2016年的一則報導指稱,網絡曾流傳一張照片,據稱為沙巴仙本那馬布島(Pulau Mabul)大量捕獵鯊魚的血腥場面。而大馬迄今沒有立法來遏制魚翅的捕獵活動。

 

Traffic報告也稱,聯合國農糧組織2007年至2017年數據顯示,大馬也成了全球第8最大鯊魚捕獵國,每年平均漁獲量為2萬1459立方噸。的指數超過200點,屬非常不健康水平。

 

割鰭後丟海中等死 被指不人道

 

雖然魚翅向來被大中華文化區域視為珍品,且常成為婚宴的主要菜餚,但許多人卻認為,魚翅的食用和消費備受爭議。

 

環保份子和動物權益組織都堅稱,人類捕獵魚翅的做法或導致鯊魚絕種,而且許多漁民把鯊魚割鰭後,再把失鰭的活鯊拋回海中的做法極不人道,因受害鯊魚屆時將因無法再游泳,而被迫沉入海底等死。

 

鯊魚生長期緩慢,且生育量少,加上被人類過度捕撈,以致17%的鯊鰩目前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頻危物种紅色名單中。

 

Traffic全球通訊協調員理查湯姆斯說,雖然大馬允許捕獵鯊魚和魚翅,但也需要被持續監督,以確保不會過度捕撈或放任非法捕魚活動。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