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冠病讓人悟出命運共同體 謝詩堅:一帶一路倡議精神

(檳城12日訊)馬來西亞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祝賀中共經過百年奮鬥終取得“小康社會”成就。脫貧後的新生中產階級將在民間形成新的中流砥柱,以更大的自信融入世界,捍衛世界和平及締造和諧世界。

該中心主席謝詩堅發文告說,基於冠病衝擊全世界造成巨大人命損失,也讓大家領悟到人類命運是共同體,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精神。

Advertisement

“正因為人類命運是禍福同擔,當1億8000萬人確診冠病及近400萬條人命被奪走時,也反映出生命的脆弱與渺小,更甚的是變種病毒還在耀武揚威。”

“大馬人感謝中美等國及時提供疫苗應急,但仍遠不及需求。”

他說,疫情也打擊“一帶一路”在海內外的基建工程發展,相關工程在緩慢中前進。

他指出,中國在基建穩定後於2013年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成果共享,將帶動65個沿線國家在建造公路、鐵路/高鐵、港口及機場上的發展。此區涵蓋44億人口,佔全世界GDP的29%。未來5年中國外出旅遊人數將破5億人次。

ADVERTISEMENT

他說,在“一帶一路”下的“中歐班列”竟提前5年完成指標,在今年3月後成為世界貨運的主要運輸工具。中歐班列是亞洲與歐洲間的列車直通服務,稱為“大陸橋”。

他指出,中國鐵道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是5.2萬公里,2007年增至196.2萬公里,至2020年,中國鐵路網達15萬公里,其中3萬公里為高鐵。中國在10年間已成為列車/高鐵強國,其長度名列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6月20日,中歐班列已超過4萬例,累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打通了73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2個國家和60多個城市,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創新篇章。”

“蘇伊士運河今年3月發生貨輪擱淺事件,也造成中歐班列受亞歐國家重視,增加使用率。我希望大馬在東鐵計劃完成後能開展泰馬新高鐵計劃,這對大馬貨運通向中國再進入歐亞國家是極為重要的“大陸橋”,要致富,先建路/鐵路就是此道理。”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