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公會:月虧2000萬 家具廠撐不下去了

(吉隆坡2日訊)馬來西亞國際家私廠總商會(IFMCC)說,雖然政府制定經濟振興計劃,但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受惠,目前保守估計,家私業者每個月面對高達2000萬令吉的虧損,多間廠家即將面臨倒閉危機,因此希望政府能正視家私業者的困境及給予協助。

Advertisement

 

“新冠肺炎在國內迅速擴散,迫使政府於3月18日採取行動管制令,以遏制病毒持續擴散,但也導致制造業陷入全面停擺,讓業者苦不堪言,其中就包括家私業。”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國際家私廠總商會總會長文勁雄今日發文告說,家私制造業是我國主要的出口貿易之一,2018年的出口總額多達22億5346萬美元(約96億8877萬令吉),占全國出口貿易的1%,更在家私輸出國中名列全球第九,產品主要分銷到世界各國。

 

他說,由於不少國家實施封閉港口措施,導致家私廠面對著無法如期把貨品送給顧客,顧客隨時取消訂單的危機。

 

“家私不像其他產品,是根據顧客的需求生產,因此當顧客取消訂單時,已經制成的貨品就會堆積在倉庫內,難以再轉賣。”

 

訂單被取消 成品轉賣不出

 

國際家私廠總商會強調,行動管制令的實施對家私業更是雪上加霜。“家私業員工一般是70%本地人及30%外勞。本地員工的薪資平均在2000令吉以上,外勞則介於1000到2000令吉,因此薪資對工廠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由於外勞並不太清楚我國政策,業者除了要承擔他們在管制期間的餐飲費用,還要監視他們,確保他們服從管制令,乖乖待在宿舍。”

 

國際家私廠總商會認為,雖然政府提出經濟振興計劃,但政策上卻忽視中小型企業的權益,他們並未因此受惠。

 

“延後6個月還貸以及電費折扣雖有些許幫助,但也是杯水車薪,並未真正解除業者的困境。據我們的保守估計,會員已面對將近500萬令吉的虧損,如果算上同業,恐怕損失已高達每月2000萬令吉。”

 

文勁雄坦言,如果情況持續惡化,行動管制令遲遲無法取消,業者最多也只能撐3個月,屆時主動裁員將是工廠的唯一出路。

 

提數緩解方案冀政府正視

 

馬來西亞國際家私廠總商會提出幾個緩解方案,希望得到政府和合作夥伴的正視,並給予幫助,以在艱難的這一刻一起共度時艱。

 

該商會提出的緩解方案如下:

 

1.降低稅務,目前政府所提及的方案基本上是暫緩方案,包括延後還貸、降低電費等,對商家的實際幫助並不大,因此希望政府能給予減稅,讓商家能有喘息的空間。

 

2.要求局部運作,政府可制定條規,如保持安全距離、全面消毒等,並讓廠家在跟隨條規進行局部運作,以確保生產線不至於停頓,也能處理一些堆積的訂單。

 

3.降低租金,由於60%至70%廠家是以租廠運作,但租金不會隨著行動管制令而停擺,因此他們希望,廠家和業主各退一步,以降低租金來緩解雙方的經濟壓力。

 

由文勁雄擔任總會的國際家私廠總商會成立於2019年的家私業新興組織,主要任務是推動家私業發展及國際貿易合作。該商會認為,新山區目前有兩千多間家私廠,為同業發聲,他們責無旁貸,因此向政府作出呼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