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以《山海經》人物編神話音樂劇 李易修妙用4方言糅合神仙話

李易修在舉手投足間帶有一股儒生氣質,外表沉穩老練,內心卻思緒萬千,牽掛着當晚在檳城的《蓬萊》首演,偶爾拿起手機回覆舞台監督催促他入場技術彩排的訊息,希望在有限時間內,將燈光聲樂與演員走位都順走一遍,以達到他想像中的理想狀態。

Advertisement

《蓬萊》取材自中國古籍《山海經》,同時也是他“超神話系列”中的第二部曲,首部曲則是2008年演出的《大神魃》。上古神話人物如旱魃、軒轅、刑天、西王母等輪番上台,但劇情早已走出古籍書寫架構,除了保留古籍裡的人物性格描寫,故事都是由他個人編創。

“以《山海經》為藍本純粹是個人喜好。我很喜歡看神神鬼鬼的故事,無論是中西,好像《魔戒》、《地海戰記》、《納尼亞》、《聊齋》和《搜神記》等等。而‘超神話系列’便是模仿神話故事寫成的劇本,利用原先就有的人物性格再重新編創故事架構。”

ADVERTISEMENT

《山海經》書成之日距今年代久遠,許多神話人物的故事描繪都僅有隻字片語不盡深刻。然而,正是這充滿想像空間的古籍,啟發他自己想像一個完整的故事架構,補足書中所缺乏的敘事,並將所有角色牽連在一起。

不過,《蓬萊》的劇情裡也藏有他的小心思。劇中講述着崑崙神族與鬼島神族間的鬥爭,但並非所有出場角色都來自《山海經》,因一些角色是他的再創作。

把台灣政治狀況融入劇中

“熟讀《山海經》的觀眾可能會發現我的小心思。但一般上,觀眾都會被我騙過去,認為雲鬼、泥鬼這些角色同樣來自《山海經》。其實,我只是在《山海經》既有的角色架構上,融入幾個虛構角色,才會讓觀眾覺得有真實感,但整體故事仍是屬於虛構的。”

身為創作者,他嘗試把台灣的政治狀況融入《蓬萊》當中,希望為當地人民預留思考空間。劇中一句台詞:“鬼島,以前也不叫做鬼島”,真正說明了當今台灣在國際上的劣勢。

“故事梗概可能很普通,就是兩大神族的相互鬥爭。但我希望談的是台灣當今的政治狀況,談那段曾被殖民的故事,當代社會對於金錢、經濟,人才的流動及慾望的流動等等。”

如今漂洋過海來到檳城演出,他卻絲毫不擔心觀眾看不懂劇內暗藏的心思。“我沒有要求大馬觀眾一定要讀懂我隱藏的心思,他們可以單純欣賞演員的演技、南北管音樂與歌聲,還有我們的舞美設計。”

他說得雄心壯志,演出結束後,也的確獲得大馬觀眾的一致好評。

台詞融合幾種語言

觀眾有熟悉錯覺

李易大學時期修讀中文系,為他的劇本創作打下良好基礎,甚至不少經典書籍成了創作養份。然而,畢業後,他不像其他同學投身在學術或傳統戲曲當中,而是選擇擔任舞台劇演員,爾後才轉型為編劇與導演。

“中文只是一種工具,讓我可以閱讀和敘述故事。例如我利用《山海經》內的人物角色創作,舞台劇演員們的台詞語言,也是因為我曾修讀音韻學而得以把4種方言獨創成‘神仙話’台詞。”

他披露,“神仙話”融合了廣東話、蘇州話、泉州腔閩南話與客家話的元素,不少大馬華裔觀眾在觀賞戲劇時,都會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然而,在認真聆聽台詞時,卻又不知其所以然,最終只能求助式的望向舞台兩側的字幕。

“觀眾並不需要聽得懂台詞,我設計這套神仙話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貼合劇中的時空。我描寫的是上古時期的神話時代,無論我用廣東話、閩南話當作台詞都顯得怪,那個時空感並不對。但以我結合這4種方言創造而成的神仙話作為劇中媒介語,卻可以讓中文背景的觀眾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而這也比較符合戲劇裡的時空背景。”

熱愛南北管音樂

將之融入《蓬萊》

李易修喜歡閱讀古詩詞與傳統戲曲,甚至愛上台灣早期的流行音樂——南管、北管音樂。

他說,在接受西方樂理的影響之前,南北管音樂便是台灣人民的流行音樂,除了常見於戲曲之外,同時也泛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在他創作《蓬萊》一劇時,他便嘗試把南北管音樂融入其中,並以易經八卦為本,另創曲牌。

“南管唱腔用的是本嗓,就是用真音在唱歌,所以音調會比較高。但我們再創作時也會加入一些流行樂元素,因此,聽起來又會與傳統的南管音樂不同。就像《泥鬼之歌》,我請演員以北管咬字方式與高昂唱腔來演唱。”

雖然劇中南北管音樂的歌詞都是由他親手所寫,但作曲者卻是另有其人,即由台灣知名樂師許淑慧所創作。現場演出時,南北管樂手們坐在舞台後側負責即時配樂與歌唱。

“我只是告訴她這一幕所需要呈現的音樂感覺,剩下的就由她自行發揮想像了。唯獨有一幕是延用傳統曲牌,便是關於《觀落音》的那一幕,只有台詞略有更改。”

又唱又演背神仙對白

演員吃盡苦頭

長達兩小時半的南北管音樂劇《蓬萊》,對演員來說是高負荷的演出經驗。除了必須具備傳統戲曲的身段演出,同時還要懂得演和懂得唱,並必須記得住‘神仙話’對白,若演員無一定功底,都難以駕馭演出。

“整部劇只有5個演員,年齡幅度橫跨在三十至五十多歲之間。由於《蓬萊》對演員根基的要求極高,我需要的是配合度高並且受虐性強的演員,他們必須放下原有的功架去嘗試新的事物。例如我把操偶戲也加入演出當中,但這些是演員們過去從未嘗試的。而以類似傳統戲曲方式演繹現代劇,整場演着一些可能沒人看得懂聽得懂的事物,這些都必須有經驗的演員來完成。”

不過,《蓬萊》的演員在面對這位“大魔王”似的導演時,也不由得頻頻喊苦。越是臨近演出,演員除了得匆忙裝身打扮,同時還得狂唸台詞。偶爾被路過的他聽到有誤,還會馬上作出糾正。

後來,終有一位演員忍不住悄聲地說:“我不要在他面前說台詞了,待會他又繼續雕我,弄得我更亂了。”

超神話系列料有三部曲

在李易修的創作概念中,超神話系列應該會發展成三部曲。三部戲劇故事梗概各自獨立,但又隱隱貼合,可能是以前傳或後傳的方式寫成,唯一不變的便都是出自《山海經》中。

他說,首部曲《大神魃》創作於2008年,而二部曲《蓬萊》則完成於2016年,中間相隔8年時間。

“在這期間,我把更多心思放在別的演出上。我並不是一個會強迫自己創作劇本的人,而是當積累到一定程度並靈感爆發時,我才會去寫這個劇本,但我希望第三部曲不會要大家等得太久。”

除了超神話系列,他也曾編導文學劇場,即以古代文人蘇東坡、杜甫、李白、陶淵明、屈原及《詩經》等當作編導內容,以公益活動形式讓觀眾免費入場觀賞。

穿戴人偶面具上場 宛若神明附身

檳城場的《蓬萊》是在檳州大會堂演出,舞台空間大小、燈光音像設施與台灣兩廳院相差甚遠,但這並不妨礙李易修的演出。

從事劇場工作接近20年以來,他也見過許多大小不一的劇場規格,而導演、舞台監督的工作便是解決這些演出難題。

“以前我前往法國藝術節演出時,由於場地都是在偏遠農村裡,那裡的牆壁大概都快腐化成灰了。當時,我們剛把投影器安裝在天花板上,但沒過一會便掉落下來,幸好有一名工作人員及時用雙手撐住。所以,舞台條件不好對我們來說是常態,就算我們前往紐約演出時,也是會遇到類似難題。”

作為一個大型劇目,《蓬萊》的舞台美術設計華麗,場上道具精湛,服裝別出心裁,包括讓演員把人偶面具穿戴上身,宛若演員被上古神明附身一般的即視感。

他說,這些道具早在一個月前便通過海運運來馬來西亞,單單是安裝舞台的道具就塞滿了一整個貨櫃。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