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3.12 世界腎臟日】35%患者長期吃錯藥 早發現還有機會保住腎

(吉隆坡訊)腎病超過3個月就叫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研究發現,全球或大馬約10%的人患有慢性腎病,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得病。

Advertisement

腎臟內科顧問潘雄志醫生(Pang Hoong Chee)指出,許多病人都是無意中發現自己有慢性腎病,因為它一開始沒有跡象,不過跡象出現時可能腎臟已經壞了50%,我們唯有極力控制讓病情不再退步,卻無法再讓腎臟恢復原樣。如果早發現,可能還有機會救回一部分,即使無法恢復,也不會帶來長期影響。

“就大馬來說,慢性腎病患中,有65%是源於糖尿病和高血壓,其他35%是因為吃錯藥(包括止痛藥、中藥、營養品等)、腎結石、自體免疫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紊亂,反攻擊回自己的身體,如紅斑狼瘡)等。

ADVERTISEMENT

松筋丸會吃壞腎

或可以這麼說,在大部分情況下,腎臟是‘受害者’,是其他地方的病痛造成它損傷,而它最大的敵人是糖尿病、高血壓和用藥尤其是止痛藥。”

他說,大馬有10%的病人洗腎,是因為長期性吃過多止痛藥。

很多病人喜歡自己做醫生,到藥房說要買藥“松筋”,其實所謂的“松筋丸”就是止痛藥。

病人要買任何藥物,最好都經過醫生處方,否則為了節省幾十令吉看診費,最後犧牲了自己的腎臟,這很不值得。

他提到,慢性腎病無分年齡,年輕、年老都會因不同的原因患上腎病,很多時候往往不是出於單一原因;比方有的病人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壓,同時自己又亂買藥吃,搞得腎臟有3個敵人。

“要知道自己有沒有腎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驗血、驗尿和超聲波掃描(ultrasound),只做這3個檢測,就足以讓我們確定一個人是否患有腎病;因此高風險群包括家族病史有腎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的人士、長期有病痛必須大量服用止痛藥者最好都進行體檢。”

他解釋,腎臟有很多功能,如排毒、排尿、排水、排尿酸等,而在患上慢性腎病初期時沒跡象,但隨着日益嚴重,問題就一股腦冒現,包括腳腫、骨疏、呼吸不順暢、食慾低落、胃痛、沒有精神、易疲累、全身酸痛、發癢等。

“這些症狀都是一般的症狀,也可能和其他疾病有重疊,因此很多病人都是見了好幾個不同專科的醫生,比方胃痛可能見胃科,腳腫可能見心臟科,兜了一大圈,最後才發現是腎病,而且一開始症狀可能是不定時出現,公眾如果要確定,可直接掛腎臟專科。”

“有許多病人因為腰骨痛而懷疑自己有腎病,其實大多數腰痛的病人沒有腎病,同樣的,絕大多數腎病患者沒有腰痛,除非生石或腎臟感染,否則腎病患者是不會腰痛的,因結石導致腎病的病人只是佔了一小部分,而且很多時候可以治療。”

慢性腎病分為5期,一般上第一及第二期沒有症狀,第三期(腎臟功能剩下30%至60%)症狀開始浮現出來,很多病人來求診時已經是第四期(腎臟功能剩15%至30%)或第五期(腎臟功能剩15%以下),要讓腎臟恢復的機率很低。

所以要醫腎病就要早發現早治療,即便是第一二期,通過檢驗也可確診。

“除了洗腎,我們不要忘記還有換腎這個選擇,現在有新的方法無需要求捐贈者和受贈者血型相同,但必須詳細檢查鑑定雙方身體狀況。”

2040年全球5大死亡疾病

鑑於當前全球慢性腎臟病發病率不斷上升,而公眾對該病的防治知識普遍缺乏,經國際腎臟病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確定為“世界腎臟日”,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病以及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認識,並重視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的檢測和預防方面的迫切需求。

腎臟疾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疾病(NCD),目前影響全球約8億5千萬人。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慢性腎病(CKD)。

全球約8億5千萬人

慢性腎病(CKD)的全球負擔正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將成為全球第五大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慢性腎病是造成災難性醫療開支的重要原因。

在高收入國家,透析和移植的開支,佔全年度醫療預算的百分之二至三。這些開支卻用在不到0.03%的人口之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大多數患有腎衰竭的人,無法獲得維持生命性的透析和腎臟移植的機會。

視患者情況

第五期非立即洗腎

很多人也會問:要到腎病第幾期才需要洗腎?

潘雄志解釋,其實這不是看驗血報告,而是看每個人的情況。比方你的血中肌酸酐(creatinine)指數可能和別人的一樣,但若一個體型健碩一個體型嬌小,同樣的指數對前者來說或許還算低,但對後者來說已很高。

“一般上,到了第四五期就必須準備洗腎,是‘準備’而非立即開始,雖然大部分洗腎病人都是第五期患者,但不是每個第五期患者都要開始洗腎;所謂的準備就是動手術將臂內血管的動脈和靜脈接駁成動靜脈廔管(AVF),以承擔洗腎時使用的大針頭。做好手術後,即使還未開始洗腎也可以先‘收住’,就好像一把雨傘,沒下雨時你先買好放着,下雨時就不需要再趕着去買傘。”

“洗腎可分成血液透析(洗血)和腹膜透析(洗水),前者每週洗3次,後者每天洗4次。有很多洗血病患問:醫生我可以不要洗那麼多次嗎?其實1週3次已是最低標準,嚴格說來甚至還不夠,因為腎臟沒有休息,是24小時操作的。”

飲食禁忌勿一概而論

他表示,由於每個病人情況都不一樣,因此關於飲食禁忌,不可以一概而論。即使對所有病人說“你要少吃肉”,但因為沒有一張標準配方給所有的病人,就算少吃肉,每個人少吃的分量都不同。

“在蛋白質攝取方面,肉和豆類食物裡的蛋白質,會在體內形成名為血中肌酸酐的毒素,但病人又不能完全不吃,否則身體會不夠營養。除了醫生,飲食治療師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會為患者擬好詳細的菜單,早餐、午餐、晚餐吃什麼、吃多少、怎樣煮等。”

顧好血糖血壓

服用酮酸須控制飲食

潘雄志指出,目前市面上腎病患者可攝取酮酸氨基酸(ketoanalogue)或簡稱酮酸(keto acid),它是經過處理後的蛋白,既有蛋白的營養,身體又無需面對血中肌酸酐。

“不過病人不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它身上,服用它的同時還是必須控制飲食,看好自己的血糖和血壓。有的病人吃酮酸後腎臟得到良好控制,但也有病人吃酮酸後一樣要洗腎,每個人情況都不同。”

鼓勵患者照常工作

他說,很多患者都有一個迷思,覺得自己有腎病,就只能躺在床上,不可以工作和運動,這是錯誤的想法。只要不太粗重,不弄傷自己,患者仍能工作。

“我們也很鼓勵病人做運動,比方快走、去健身房等,視個人身體能力而定,因為運動可以幫助腎臟血液流通,腎臟獲得營養和氧氣供應後就會排出毒素。”

“如果病人一直躺在床上,他的肌肉會收縮,到了真正需要洗腎的時候,身體就負擔不起洗腎的壓力。所以我們鼓勵腎病患者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不要太限制自己,照常工作、運動、走街、如常生活,整天睡在床上反而對病情不利。”

他提醒,患者如有抽煙,最好戒煙,根據研究,抽煙的腎病患者,腎臟比沒抽煙者退步得更快。有的病患一得知自己患上腎病,立刻對人生失去希望,這也是錯誤的。

“很多病人即使有第三四期腎病,都能繼續維持不必洗腎,那是因為他們有接受治療,並服用醫生開出的補血、補骨等藥物;若病人選擇什麼都不做只是等死,等到病入膏肓就已經太遲,失去了的時間已經無法追回,醫生也無能為力。”

他強調,酮酸必須每天服食足夠分量才能提供足夠營養,分量太低沒有作用,吃得對的話,加上其他風險控制得好,就可以見到效果。

“第四五期的病人也必須服食別的藥物來控制血糖、血壓、維持骨骼等,很多病人認為,吃這麼多藥會吃壞腎臟,其實如果不吃藥,腎臟壞得更快。”

“也有很多病人說,藥物和酮酸很貴,但其實洗腎更加貴;這也必須視病人的情況和能力而定,比方病人進入洗腎階段時,若沒有能力我們就會把焦點放在其他補血、補骨的藥,但若有能力就可以繼續服食酮酸,這會讓病人有更足夠的營養。”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