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周刊副刊

【頑啤主張】 哥本哈根的三次啤酒天堂

以一個長期住在吉隆坡這個市場上並沒有多少高質量Craft Beer供應城市的啤迷來說,去到哥本哈根啤酒慶典就像小孩子進到糖果店,等着品嚐的不同類型風格啤酒確實太多,除了考驗個人體力和酒精抗力之外,更多的是個人對喝什麼才對味的選擇、時間分配和個人管理。

上期寫了自己沒去到的2024哥本哈根啤酒慶典(MBCC24)後有朋友問起,說同樣一個啤酒慶典要千里迢迢去三次到底有什麼亮點,也問說既然去了三次那應該是有什麼值得一去再去的強烈吸引力吧?

Advertisement

有關注哥本哈根啤酒慶典的啤迷朋友無論年資深淺都會有個大致概念知道,這是全球很多不同角落的啤迷會想要至少去一次的Craft Beer界年度重點活動,雖然有些釀坊是每年都會參與但每年酒單不盡相同,整體來說每年參與的釀坊陣容也會有或大或比較小的差別。

關於朋友問起的去三次有什麼值得一去再去的亮點問題,其實用最簡單結語回答的話就是為了特定某一家或某幾家釀坊而動。是的,答案很直白,大老遠飛去哥本哈根為的就只是以某一家或某幾家釀坊為主要吸引力的或相同或不同類型風格啤酒。

去過的三次的年份分別是2015、2016和2018,其中2015年第一次是在沒有摸清楚狀況下去的,是個人開拓眼界提升味蕾鑒賞力的一次重要啤酒之旅,以一個長期住在吉隆坡這個市場上並沒有多少高質量Craft Beer供應城市的啤迷來說,去到哥本哈根啤酒慶典就像小孩子進到糖果店,感覺完全目不暇給,等着品嚐的不同類型風格啤酒確實太多,除了考驗個人體力和酒精抗力之外,更多的是個人對喝什麼才對味的選擇、時間分配和個人管理。

2015年第一次去還有四處走走看看風景。 

ADVERTISEMENT

2015年~

Side Project等是後起之秀

2015年距離現在已經很多年,往回看的話會發現Craft Beer界的潮流起伏,當時最多人排隊領酒的釀坊有美國老大哥釀坊AleSmith和Three Floyds,另外以Mexican Cake黑啤為啤迷熟悉的Westbrook也見人龍。而一些之後成為啤迷追捧的釀坊比如Side Project、Omnipollo、Cycle等在當時只能算是後起之秀,當然隨着時間流逝,這幾家釀坊之間受啤迷追捧程度已有不同距離的此起彼落。

慶典第一天早上九點或更早就會看到排隊人潮。

2015年啤酒慶典還是舊名CBC,場地也比現在小。

2016年~

衝着Hill Farmstead而去

2016年去的那次,其實是原本就沒打算去的,不過最後還是去了,起因是最後關頭看到主辦方宣佈被譽為世上最佳釀坊來自美國Vermont的Hill Farmstead會參與其盛,而且更讓人不得不去的誘因是在啤酒慶典之前幾天釀坊會在米吧旗下一家酒吧舉行大型佔領啤酒泵活動,一路來Hill Farmstead就算在美國本土也絕少會做出這樣舉動,所以絕大程度上來說2016年會再次去哥本哈根完全就是衝着這家釀坊活動而去,錦上添花的是當時第一次參與啤酒慶典的比利時新貴小作坊Bokkereyder也參與啤酒慶典,況且當時本地瓶子分享會中有兩名啤迷朋友也決定一起同行,所以哥本哈根之行突然間變得非去不可。記得當時跟朋友笑說如果沒去到這次這樣難得陣容的啤酒慶典,那就直接躺下以後再別說要去什麼啤酒慶典了。

啤迷不只為兩天慶典來,
酒吧活動也是重點。

2018年~

享受喝少嚐多樂趣

至今最後一次去是2018年,這次一定意義上不是衝着某家釀坊而去,更多的是2016年同去的本地啤迷朋友都想去,於是三人再次同行,也見見之前認識的外國啤迷朋友們,這次由於有了一定經驗,對哥本哈根啤酒慶典那一周活動路線還有周邊酒吧也算輕車熟路,所以更多的是享受在那一周去不同酒吧挑想要的一起分着喝,在慶典日那兩天同樣也是分着喝,這樣就可以喝少嚐多讓身體減少酒精負擔。

這家是重點關注酒吧,
在這喝到好幾款頂級作品。

米吧本店每次都是啤酒慶典周的活動起點。

—後記—

哥本哈根啤酒慶典是每年大多在5月舉行的Craft Beer界年度重點活動,會有不少頂尖歐美釀坊參與其盛,所以從N年前的第一屆開始就逐漸受到全球啤迷關注,雖然啤酒慶典只有週五和週六兩天四個場次,但之前的禮拜天開始就會有不同釀坊在城裡不同酒吧/瓶子店舉行佔領啤酒泵或瓶子首賣會等活動,所以整整一個星期到八九天左右,啤酒慶典期間的哥本哈根會變身啤酒天堂,啤迷可選擇的不同釀坊不同類型風格啤酒無論從質或量來說都是平時不會有的精彩,這就是為什麼哥本哈根每年 5月會吸引那麼多海外啤迷飛進來的主因。

 

光明日報特約/CT Blog ( cttai.blogspot.com)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