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陳友信卸任馬中總商會會長】冀接班人續秉持多元開放理念 陳友信:勿成封閉式菁英組織

(吉隆坡16日馬新社訊)即將結束2屆任期的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總會長拿督陳友信說,其接班人選是由會員透過民主的改選推舉,不宜公開討論,希望新領導層秉持該會的多元開放理念,突顯該會特色。

他說,多元意即包容各族群、鼓勵不同思路,開放則指勿將該會變成封閉式的菁英組織。

Advertisement

“它應該是一個服務型的開放組織,同時也應是個學習型的組織。只有秉持著8;這樣的理念及態度,本會才會發展得更快。”

陳友信在卸任前接受《馬新社》專訪時指出,許多資深理事繼續參選,也不乏新人競選,他相當看好這种“老中青”的結合,并相信新屆中央理事會的表現會比他任期的團隊更為出色。

馬中總商會將在本月18日進行第13屆中央理事會選舉,一共有41人競逐35個中央理事職。

另外,陳友信說,由于我國有許多各類商會,各商團組織各有重點,因此,彼此間應維持配合的關系,而非競爭。 他對本身不忘初衷,承啟馬中總商會的多元開放創會宗旨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滿意,并指作為多元開放的馬中總需明确本身的特有定位,在他任內,非華裔中央理事的人數也達到自1990年創會以來的最高水平。

ADVERTISEMENT

他說,應屆63名中央理事當中有8人是非華裔,占比超過12%,這也是歷年來最高的占比;此外,受委的名譽會長及名譽顧問中,也有部分是非華裔。

“本會的中央理事會會議及公開活動,也盡量以雙語進行,跨越語言的隔閡。馬中總商會有一次參加深圳的展覽會,組團1000人參加,其中約300人為非華裔的企業家。”

他強調,該會為促進馬中經貿所展開的各項合作,皆是以全体大馬人的利益為依歸,因此友族企業家對該會的工作深感認同。

他提到,傳統上馬中總商會的會員主要是華人,開始時不易找到太多的馬來會員,但應屆理事會主動聯系跨族群組織,与領導計有華裔穆斯林的馬來西亞回教商會結成友好團体,共同籌辦許多活動包括水災籌款。

華團課題須向社會交代

陳友信認為,如果華團爆發無法通過內部管道解決的原則性課題,則可將它帶到社會層面探討与尋求意見,盡量避免對薄公堂。

他說本身不會接受“家丑不能外揚”的看法,并指華團是屬于華社的,對于華團的課題,他認為有必要向社會交代。

“所以,假如有課題拿出來(社會談),也沒問題,我不會接受什么家丑不可外揚這些看法。”

陳友信在卸任前接受馬新社專訪時說,盡管如此,華團的問題最好還是通過內部解決,而非事無大小都帶到社會討論,否則整個華社都會感到厭煩,原則性課題除外。

他強調,無論如何,華社的課題要盡量避免帶上法庭,因為此過程既耗時又花錢,而且法官是以法理為准,而非情理。

另外,也是董總署理主席的陳友信說,華教指的是“華文教育”而非“華人教育”,因此,只要有人對中文感興趣,華教都應不分膚色的為他們敞開大門。

他指出,華校的特點所呈現的是積极向上、居安思危和不屈不撓的校園文化,這也不禁讓友族家長也將他們的孩子送往華校就讀。

“他(友族家長)其實重視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內涵,它滋養在這一個校園文化,還有我們的老師的那种專業跟奉獻的精神,這是華教的傳統。”

他也將致力于將華教的思維分享予非華教人士,鎖定的目標群包括受英文教育的華人、馬來人或印度人。

建議政府協助中小企業

陳友信指出,該商會在新冠疫情期間制作許多報告和進行大量研究,以向政府提出協助中小企業的建議。

他說,該商會當時曾拜會國際貿易及工業部長拿督斯里阿茲敏和副部長拿督林万鋒等人,并指許多建議被接納,這些幫助中小企的建議也間接幫助到會員。

陳友信說,該會在去年舉辦逾20場的線上講座,以協助會員掌握更多有關在疫中生存和疫后發展的知識。

“疫情期間大家比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們就辦一些(線上講座和課程),(包括)疫后的經濟怎么辦、經濟复蘇要怎么准備?”

他也提到在疫情早期,該商會也成立一個小組收集資訊、排除假新聞和危言聳听,并將這些准确資訊放上网供會員參考,同時也提供馬中經貿在疫情底下的資訊。

此外,馬中總商會在一開始也籌款協助最早于2020年初暴發疫情的中國,過后輪到大馬疫情升溫,就轉向協助大馬各族群。

陳友信指出,他在任內所完成的其中一項工作,是強化馬中總商會健全的組織文化。

“本屆中央理事會落實授權制,讓每一個委員會、州分會、乃至于中央理事們,皆有机會負責任務及發揮才華。”

他說,馬中總商會也建立起向心力強、具有共識及默契的強大領導層。

陳友信即將結束2屆任期的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總會長任期。

達開源目標強化服務會員

陳友信希望該商會日后能達成開源的目標,以強化服務會員。

他說,馬中總是義務民間團体,未得到官方任何撥款,但需承擔每年近百万令吉的開銷,因此,一定要有開源的方法,以及長久的財務應對方案。

“在這一屆(中央理事會),本會确實成立了開源小組,但至今沒有績效,希望新屆理事會也往這方面繼續努力。”

陳友信在卸任前接受《馬新社》專訪時說,目前馬中總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靠活動籌款,比如每年舉辦的馬中企業家大會及會慶宴會,也可籌獲一些經費。

他也提到任內尚未完成的另一個項目是研究工作,若條件成熟,該商會也應展開現況調查及研究趨勢,包括調查會員的需求等。

“目前我們和中國安邦研究机构配合的很好,對方提供不少中國商業資訊。”

陳友信指出,該會原本計划要在中國尋找策略伙伴,相互借力開拓合作新領域,包括已成功与廣州旅游局、福建省商務廳及成都友好交流協會,結成合作伙伴。

“我們本意是要規划和落實合作行動計划,不只是泛泛之談,但雙方受疫情所阻,至今兩年多都沒有法子去執行計划。”

另外,他說,他主觀上也期望馬中總商會的另兩個臂膀,分別是青年企業家委員會和女企業家委員會,能夠發展的更快速。

馬中經貿關系良好將增中資

陳友信非常看好馬中的經貿關系,尤其是明年會有許多的發展,包括來馬投資的中資將增加。

他說,在目前的時局,比起歐美,東盟對中國而言可謂遠親不如近鄰,而大馬也是中國的選擇重點之一。

他說,該會去年在線上舉辦第12屆馬中企業家大會,并吸引23万名企業家參加,其中逾九成參与者是中國企業家,顯示他們對來馬投資十分感興趣。

陳友信提到,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但馬中兩國的雙邊貿易在去年仍逆勢而上,增長超過34%。

他說,這是因為馬中雙邊貿易的勢頭始終保持強勁和具有韌性,只是疫情使它稍微放慢,以及如果沒有疫情,相信增長趨勢將更顯著。

2021年,馬中兩國的雙邊貿易達到1768億美元,同比增長34.5%,以及單是在今年1月和2月,馬中貿易為294億5000万美元,同比增長28.1%。

中國在去年也連續13年成為我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以及中國企業在大馬的制造業投資也一直處于前列。

陳友信指出,他所接触的中國企業家中,有者早在2019年已表明有意來馬投資,但基于我國政治不穩定,再加上新冠疫情,導致中國許多企業家先持觀望態度,推遲進入大馬市場。

“等到哪一天中國的國境全面開放,不需要自我隔离,我相信全面的交往、報复性的經貿合作和投資(就會發生)。我就收到很多的電話,大家都在等,特別是中國的企業家。”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