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彩繪仁心】醫生難為

(第一章:新冠疫情爆發前)

透過這些文字,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何謂重症加護醫療,   以減少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強化並改善醫患關係。

Advertisement

望着whatsApp手機軟體傳來的消息,國內同行朋友開的3間診所最近悄悄地歇業了,剛看到這樣的消息還真是令人震驚,因為在之前這3間診所收費不高而且病患很多,還曾經傳出要擴大營業徵召新醫生的消息,卻想不到不過才兩三年的光景就出現了180度的反轉情形。

私下詢問的結果,雖然大夥兒給的理由稍為有些不同,但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競爭不過大環境!

剛開始聽到“大環境”這個名詞時,許多人直覺上會認為這應該就是答案了。

但俗話有一句說的好:“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明明醫生這個行業是一個高門檻、高度專業的一門服務業,其所提供的服務理應是屬於“藍海市場”,也就是說應該是待價而沽、做一行賺一行的行業,怎麼可能演變成“紅海市場”,出現低價競爭卻依然抵不過大環境這種窘境呢?

ADVERTISEMENT

根據2019年6月28日的Free Malaysia Today報導,我國近幾年來的醫療支出費用節節上升,在這醫療費用中獲利最豐厚的居然是第三方(指的就是不具有醫療背景的投資生意人,說白一些就是私人醫學中心的股東),這些人至少賺走了超過了利潤的6成。

試想想,當一位專科醫生在醫學中心向病患收取全部費用100令吉時,其中至少超過60令吉是歸於第三方收入的。

誰搬走了醫生的乳酪?

如此一來,從事第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就失去了對醫療服務的“議價權”。雖然說馬來西亞醫生行醫有醫師公會收費規範可作為參考,有明文規定其收費上限,但是患者前來求醫的其它收費(例如醫院的停車費、伙食費、病房費、葯物、抽血檢驗或影像學檢查費等)卻是由所謂的“自由市場供需”來決定的。

精明的第三方生意人都會採用連鎖、企業化方式經營,有者甚至還能透過政商關係以更低(減稅或免稅方式)的價格獲取進口醫療用品,從而做到利潤最大化。如此一來、長久下去的結果就會變成極端的醫療市場,形成小者恆小、大者恆大的情形。

最終的結果是小診所永遠無法與大規模財團醫院競爭,無形中造成醫療市場上某種形式的“壟斷”,這對於開私人診所的醫生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另一種讓人感覺非常明顯的變化,也是最近幾十年來“器官導向治療 ”(organ specific treatment)的盛行,也就是俗稱的專科醫生診治制度,意味着某專科醫生只能專注於人體某一種器官的疾病。

舉例來說,一位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功能不全和關節炎的患者,這麼多疾病在過去都可在診所裡交由一名醫生“一腳踢”來治病。其最常的做法是定期服葯,或再加些抽血、驗尿加上簡單的影像學檢查絕大多數病患就會認為可以接受了。

但隨着醫學的進步,醫療糾紛越來越多,慢慢演變成人體每一個器官的疾病最好交由相關的專家來治療。

於是前述所說的一位患者現在來到醫學中心就診時,極可能會交由幾位專科醫生一起來診治,這樣子的做法肯定會造成看病成本上升,如果萬一醫生們給予的意見不一致時,不僅患者與家屬變的無所適從,也會增加醫生們的醫治難度。

總之,醫療費用節節上昇在未來是可預見的,在此也希望各位讀者能多去體諒醫生,畢竟現在的醫生真是難為啊!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黃學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