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醉裡挑燈】旅行的意義

歲末將至,很多人開始在規劃今年剩下的年假,乘着年尾旅遊熱潮,準備踏出行天下的腳步。

Advertisement

生長在廉價航空崛起的時代,比起上一代的父母,年輕人出國旅行從來都不是困難的事。許多80後、90後甚至00後,年紀輕輕就可以搭上跨國航班,出國旅行從來就不是一個夢,而是現實生活中早已真切發生的休閒活動。

還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至千禧年左右,小學六年級畢業旅行多只限制在跨州範圍,例如金馬崙、檳城、吉隆坡、怡保等地區。對當時鮮少有機會跟家人跨州遠途旅行的中下階層兒童來說,可以在小六畢業前去金馬崙走走,已經是值得穿上全年最好的衣服出行的事。

ADVERTISEMENT

隨着雙薪家庭的普遍、華裔少子化現象,現在的孩子一般從小就有機會跟父母四處去,未必有能力常一家人出國旅行,但跨州旅行早已是平常的事。近幾年聽見小六畢業旅行的範圍已經提升到新加坡、台灣等地,一邊慶幸未來主人翁的眼界開闊,也一邊思考旅行的意義是否在於越遠越好。

旅行,是一種藉由新事物與切身異地體驗,提升視野與心靈高度,還是只是物質攀比的指數之一?不走出去,儼如井底之蛙,但這一輩子去了多遠,與人生的高度有時未必是成正比?

迷失在旅行的意義,對許多出來社會後一味追着廉價航空機票追跑的80後、90後上班族來說,相信感受更為深刻。

古代的人,出行皆肩負使命,在航運和空運不發達的年代,遠行代表着一場冒險,是人類文明的交流與拓展,記載沿途所見、採集異國植物品種、開發新經濟資源。

現在我們每天拚命賺錢,物資豐裕,壓力令人失去對周遭環境美好的鑒賞能力,總覺得每年要出國旅行一次,才能犒賞疲倦的心靈。但每次回來後,不久仿彿又失去自愈能力,繼續賺錢、疲倦、出行尋找外援。

美與醜都是升華生命的體驗

這意味着,解決心靈疲倦的要素,未必是把人身放在一個與現實生活無關的地方,而是你該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努力用功,先學習應該把心安放在何處,才能長久解決內在的困惑。

唯有從內散發喜悅,出行時才不會容易傷春悲秋,才能更真實看清這個世界的美和醜,其實都是一體。學習如何正面醜陋,糾正錯誤,同時又有欣賞美好的能力,都能讓日常生活與旅途生活更豐富圓滿。

旅行的意義固然是為了傳遞世界美好,但美好的面向不代表要逃避問題,否則何來進步?如果花些心思閱讀關於企業、機構、社團組織、甚至是旅遊景點的發展成功歷史,都是建立在拓展優勢、直面與糾正缺點的基礎上。

現代社會,樣樣強調永續。被網絡時代包圍的現代人,旅途中的美與醜,都是升華生命的體驗。平時若自覺活在爾虞我詐的環境,出外旅行如果也被虛情假景包圍,豈不厭哉。

如果旅行的意義是為了尋回內心的初衷,那旅行的意義總不會把你導向下一個迷失。如果是為了瘋狂消費與拍照打卡,那這世界也該感謝你貢獻了經濟,刺激就業機會。只是重點在於你自己,旅行回來後的你開心嗎?沒有人比起你自己,更在乎你的旅後生活有沒有更美好。

如果明年你出席台灣歌手陳綺貞來馬的演唱會,願你不會在聽她唱《旅行的意義》這首歌時,感到有點悵然若失。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蔡志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