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

【選戰特區——選民當家】落實垃圾土埋場 大路後巴剎重建 2課題纏日落洞

根據2017年第4季選民冊,日落洞是全檳13個國會選區中,選民人口排行第6多的選區,佔7萬7195人,其下州選區有峇都蘭樟、雙溪檳榔和柑仔園。

Advertisement

日落洞國會選區內最受關注的2大課題:一再被提及,至今未有定案的大路後巴剎重建計劃;以及鄰近新興的卡巴星道,喊了更多年,至今尚未落實關閉的日落洞垃圾土埋場。

提多年沒定案

ADVERTISEMENT

巴剎何時重建

位於日落洞中心地帶的大路後,坐落在峇都蘭樟州選區,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其中作為大路後綜合發展計劃一環的大路後巴剎重建計劃,更是未來主要的基本設施建設。

當地居民和商販都盼望有更舒適環境的現代化巴剎,但是大路後巴剎重建計劃提了多年仍然沒有任何定案。

現有的巴剎建築建於1951年,已有67年歷史。檳島市政廳自2015年開始提出巴剎重建計劃,重建巴剎地點獻議有二:第一,在原址附近重建;第二,遷至是在大路後消拯局旁地段。

當地居民和商販大多傾向巴剎留駐原址,重建現代化巴剎,反對遷移至消拯局旁地段。

兩度公開招標

大路後巴剎計劃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通過檳州發展機構展開兩次公開招標,卻因不符合條件而不成。今年1月,檳島市政廳更舉辦比賽公開徵求大路後重新發展設計圖,至今未有定案。

峇都蘭樟區原任州議員羅興強說,去年招標時原本通過某承包商在舊地重建巴剎的計劃,但由於多個項目不達標而作罷。

他指出,目前市政廳舉辦比賽徵求計劃,因此,巴剎重建地點維持之前兩種可能的選項。惟承包商須建設容納350個攤格的巴剎建築,以及停車場。

“市政廳將在4月底選出發展規劃圖後,公開招標,之後再諮詢當地居民意見。”

他表示了解居民面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因此會確保該計劃包含建停車場。

日落洞垃圾場

不時起火冒煙

位於雙溪檳榔州選區內超過20年歷史的日落洞垃圾土埋場,佔地58英畝,目前吸收海泥、建築廢料和大型固體垃圾,每日約3000噸。

這座位於敦林蒼祐大道旁,周邊有著許多住宅的垃圾場,也在近年來新興的卡巴星道沿海地段鄰近處。每當天氣乾燥時,該垃圾場會不時起火,冒起的濃煙,多年來是附近居民的夢魘。居民憂心健康和污染問題,盼望早日關閉。

雙溪檳榔區原任州議員林秀琴說,多年來居民向她投訴垃圾場著火冒煙的困擾,但自從該垃圾場停收家庭垃圾,轉為只收大型垃圾和建築廢料後,著火已沒那麼頻密。

她說,垃圾場由市政廳管理,防火措施也應該由他們去解決。但她讚揚每當垃圾場著火時,當局都及時趕到現場滅火,很有效率。

日落洞原任國會議員黃泉安則指出,垃圾場距離宅區僅有約200多公尺,已經不符合環境部遠離居民住宅至少500公尺的標準。

PLB得標改造

他認為垃圾場缺乏妥善規劃,以致性質較軟的垃圾被埋在下方,而體積較大或較重的垃圾則置於上方,導致該處多個地方地勢不穩,過去坍塌了幾次。另外,埋在下方的廢料腐蝕後會產生污水,被重物長期擠壓,也導致污水排到海中。

他指出,目前日落洞垃圾土埋場已由國雲集團(PLB)得標,預料在6年內會完全關閉,進行大型綜合發展計劃,該處未來有望成為能與卡巴星大道媲美的新城市,包含房屋、休閒公園等計劃。

賴明標:召集小販討論

大路後巴剎魚販賴明標認為,當局重新規劃該區之際,應該召集首當其衝的小販一起討論。

他說,寧可麻煩一點,在原址重建時期搬遷到臨時巴剎,隨後再搬回去,也不願選擇一次性搬遷到消拯局附近的方案。

“無論是誰執政,只要幫助當地人民解決問題就好。”

胡友冬:倣傚吉靈萬山

近期將搬回大路後居住的老居民胡友冬期待當局在原址重建具現代化設備的大路後巴剎。

他讚許吉靈萬山的現代化建築乾淨又涼爽,是大路後巴剎可以倣傚的對象。

“現代化巴剎的設備比較先進,逛起來感覺比較舒適。又設有停車場,不必憂心違規停車被拖走。”

約20年前從大路後遷居至阿依淡的他笑言,因為情感聯繫,最終仍決定搬回來。不住這裡期間,他仍時常回到該巴剎嘆早茶。

張海欽:停車位不足夠

大路後萬山同業公會主席張海欽批評,停車位不足是導致大路後巴剎落後,影響人潮的“元兇”,他促請當局正視此問題。

“這一帶人口稠密,沒有停車場,讓原要到該巴剎的人因不方便而不願前來。”

他坦言,現有巴剎的設備老舊,已跟不上時代,即使不重建也亟需重新整修。在該巴剎已是第三代菜販的他感嘆,大路後巴剎重建計劃已經談了許久,至今仍未實現。

張海欽將現有巴剎攤販比喻重建計劃首當其衝的“原住民”,認為沒有被充分諮詢,因當局沒有正式跟身為同業代表的公會進行討論。

他認為,無論誰執政或哪個發展商得標,都應該讓當地商販和居民了解計劃藍圖。

他接受原址重建或遷往消拯局附近兩種方案,惟要顧及當地人的需求。

蔡翩月:期待原址重建

在大路後居住近60年的蔡翩月希望大路後巴剎能在原址重建。

她認為消拯局附近的交通有點亂,而且是車禍黑區,不贊同巴剎搬遷到該處。

姚明強:可整修不重建

生果與鮮花小販姚明強不贊同巴剎重建,他認為,這座獨立前建成的建築物結構是現代化建築所無法媲美的,現有巴剎沒有太大問題,僅需整修。

他指出,目前巴剎的位置具有優勢,是人潮往來的所在,而人民也熟悉在此地解決日常生活所需。

顏金水:不須花錢重建

魚販顏金水認為,大路後巴剎的老舊設備可以整修,沒有必要花大錢重建。

在該地營生超過50年他說,近年來大路後巴剎的人潮比以往來得少,如今的建築物內更空著幾個攤位。他質疑若重建成現代化巴剎,是否能夠填滿所有攤格。

楊嘉輝:應該遠離市區

楊嘉輝說,時不時起火的日落洞垃圾場冒起的濃煙都會飄進屋內,聞了覺得頭暈。

他說,該處一起火,就要把露台關上,導致空氣不流通,很不舒服。

“垃圾場應該遠離市區,因為這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地方,沒有人希望垃圾場在自己家附近。”

李宏俊:做好防火措施

李宏俊(31歲)認為,當局應該做好防火的措施,以免火患一再發生,造成空氣污染,希望垃圾場能盡快搬走。

他的孩子患有支氣管炎,每當該處起火就要關起露台玻璃門,以免影響孩子健康。

此外,他也憂心住家因鄰近垃圾場而影響屋價。

葉春蒂:希望盡快關閉

患有哮喘的葉春蒂(69歲)說,每當垃圾場起火,濃煙飄入屋時就會發作,導致無法入睡,非常難受。

目前在住處租房的她非常喜歡該區,因為那裡具備良好的生活機能,她不想搬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垃圾場著火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希望能盡快關閉。

檳消協:樂見商家改造

檳城消費人協會研究員瑪葛絲瓦利說,日落洞垃圾場要關閉一事,喊了許多年仍未見落實。

她指出,日落洞垃圾場多年來引起的問題主要是環境污染,包括垃圾場物質流向鄰近海域,以及垃圾場著火造成的空氣污染,也長期困擾附近居民。

她樂見目前已有發展商標得該垃圾場的改造計劃,當局也宣稱將在6年內關閉垃圾場。她希望這座不合適的垃圾場這次真的能夠盡快關閉。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