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

【選戰特區——戰將】街頭送暖到大選上陣 黃志毅心系民生

黃志毅(34)是植物園州選區鎖定的國陣候選人。他在踏入政壇前一直都活躍於非政府組織,他發現社會上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Advertisement

 

他曾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了“團結計劃”,每當籌到錢就會免費派送食物及衣物給流浪漢或弱勢群體,讓街友有餐溫飽。

ADVERTISEMENT

 

但後來他發現,派送食物只能讓弱勢群體獲得暫時性的溫飽,無法讓他們更有尊嚴和改善生活,於是他走上了政治這條路。

 

做生意可討價還價

從政不可罔顧民瘼

 

在21歲時,黃志毅在朋友的牽線下加入了民政黨,剛加入的幾年他只能兼職,其正職是小商人。直到近幾年生意上軌後他才成為全職政治工作者。

 

他指出,商人與政治工作者大不相同。生意上他遇到的客戶沒多大差異,但政治工作卻讓他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每天所面對或需解決的問題也千變萬化。

 

他說,做生意可討價還價,但從政者就不能拒絕民眾的任何請求,只能盡量去協助。

 

身形高佻的黃志毅是名早熟男孩,於2005年加入民政黨。剛加入民政黨時他對政治沒太大抱負,主要的是協助黨辦活動。

 

2008年全國大選時,他加入植物園區候選人方志偉的競選團隊,這讓他對升旗山及植物園區的民生問題有了認識。

 

他說,黨的理念和他的想法很吻合,很多政黨強調多元種族,但民政黨卻強調不分種族,兩者乍聽下很相似,但卻有差距。

 

“多元種族是把各種族人才吸納進黨,但當中仍以種族作區分;不分種族則是大家都是馬來西亞人,不管你是華、巫或印裔,一旦有需要就去幫忙。”

 

他指出,有人誤以為民政黨以華裔黨員居多所以會多幫華人,但事實上他們也幫助很多巫裔與印裔人士。除了民生問題,該黨也關注經濟、教育及女性權益。

 

黃志毅出生於小康之家,是家中獨子,父親做室內設計生意,父母都沒政治背景。他笑言,父母沒政治背景,他的參政反而讓一些朋友感到很意外。

 

“幸運的是,我的雙親沒反對我參政,可能是我年少時已積極參與非政府組織活動,一直都很忙碌,父母已習慣了我的方式。”

 

他說,這麼多年來,他參與過的非政府組織包括紅新月會、獅子會及青年團等,加入民政黨就是想用另一個平台來幫助更多人。

 

“非政府組織和政黨不同,非政府組織是接到求救後馬上著手幫忙,幫助的範圍也有限。但政治工作除了可幫助求助者,也有機會參與研究政策工作,從中學習如何規劃長遠性政策。”

 

他說,通過良好政策,所能幫助的範圍及影響性更大,是可以真正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

 

服務須適合各階層

崇尚林肯處事風範

 

在未成為協調員前,黃志毅協助管理家族生意。他坦言,服務人民和做生意是兩回事。做生意簡單得多,只需面對顧客時,但從政者每天所要面對的是各種各樣帶著不同訴求的民眾。

 

他說,植物園區很特別,經濟能力很好的人會住在高尚區,中低階層多集中在打鎗埔組屋。所以他和團隊必須擬定一套適合於各階層選民的服務計劃。

 

“遇到刁蠻的顧客我可以不做他的生意,但我卻不能拒絕人民的請求。他們就是在無計可施下才找到我們,我們就必須盡力幫助。”

 

外表看似內向的黃志毅,其實是一名動靜皆宜的優秀青年。閑暇時他最愛閱讀,也擅長畫素描及彈鋼琴,他笑言,他從小就對畫畫有興趣,只是沒上過正規課程。而身高近6尺的他打起籃球也勇猛無比。

 

黃志毅說,中學時期他常閱讀各國領袖的自傳,這些大人物的待人處事及解決問題的手法深深吸引著他,也開啟了他對政治的興趣。

 

在眾多領袖中他最欣賞的是美國第16任總統,即被喻為國家拯救者的亞伯拉罕林肯。林肯競選總統時曾面對激烈挑戰,但在他當選總統後非但沒對付對手,反聘請他們擔任重要官職,唯才是用。

 

“他示範了政治人物應有的風度,競選時難免互相抨擊,但選後無論成敗都應放下成見,回歸以民為本的初衷。”

 

他說,如今我國的政治文化已偏離軌道,人民選黨不選人無疑讓優秀人才凋零,讓管理國家的領袖參差不齊。

 

“一些政黨人士為打擊對手使用不健康手法製造負面新聞及粗暴文化,讓大選氛圍充滿仇恨。批評別人容易,但要實行對人民有利的措施就不簡單了。”

 

“大馬是多元國家,應該推動正面與和諧的政治文化,唯有這樣全民才會團結一致,一起為國家的發展努力,讓國家穩建前。”

 

善用社媒網民互動

設團隊關懷打鎗埔

 

在數據時代,黃志毅也深知社交媒體的用途,除開設Instagram帳號也積極在臉書專頁分享活動,讓網民即時跟進其消息及分享他們的想法。

 

他也常把團隊配合節慶或出席活動時所拍的影片放上臉書,以吸引更多網民關注政治。

 

對他而言,政治需跟每位民眾接觸。為能兼顧不同年齡層,他必須每天走動選區,一一了解他們的問題。

 

近期,他積極推動#PadangTembak50社區計劃,希望透過泛黃的照片和珍貴的故事喚回當地居民及檳城人的回憶。

 

打鎗埔組屋是植物園區最大的票倉,建竣至今已有50年,曾經是軍人居住的地方,後來逐漸變成中低階層人士的安樂窩。

 

他特別設立一個團隊訪問組屋居民,從他們口中憶述打鎗埔過往,居民的反應很好。目前他把部份屬於居民的故事和照片上載到臉書,如果資金足夠就舉辦一個展覽會。

 

“開始的想法是點亮打鎗埔社區,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此區人口密集,衍生很多民生問題,我想通過這個計劃為當地居民帶來希望。”

 

談及打鎗埔的問題,他說,當地居民多是貧窮人家,窮人家庭百事憂,所以許多問題也會因為貧窮而延伸。

 

“很多家庭每天都會為衣食住行而憂心,也面對被屋主趕走的困境。在去年,區內就有15個租戶,就因沒交房租而慘遭屋主鎖門。

 

他說,當地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因為房屋單位太小,許多戶家庭的孩子在成家立業後都遷住別處,所以很多老人家都是獨居,有者甚至三餐不繼。

 

他明白打鎗埔問題非一朝一夕能解決,尤其該區的環境衛生和公共設備都也有待改善。

 

“很多居民也投訴路過該組屋區的駕駛人士開車速度極快,已威脅到居民安危。此區的停車位長期嚴重不足,我希望可興建多層樓停車場以解決此問題。”

 

“要打造宜居城市需先從設備開始,我覺得改善設備不難,只要有撥款就能提升,最重要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能力。”

 

人物檔案

名字:黃志毅

年齡:34歲

學歷:檳城理大社會科學碩士

黨職:協調員

政黨:民政黨

可能上陣選區:植物園州選區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