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

【選戰特區——戰將】換跑道打造第三股勢力 鄭雨週堅持原則不妥協

鄭雨週一生追求平等公正,為了跨性別群他在檳州議會一次次爭取跨性別平等權益;為要檳州落實檳首長兩屆職更不惜得罪了火箭黨內當權派,為了環保他矢言不懼強權施壓而妥協。

Advertisement

鄭雨週有太多的原則,他的堅定讓許多人為之動容,但也得罪了很多人。在4月7日首相宣佈國會解散後,他兌現了他的諾言退出行動黨,與黨“和平分手”。

退黨後他的政治圖騰更廣闊了,他要帶著檳州的第三股勢力繼續追求兩線制的成型,希望檳州可成為第三股勢力的火車頭。

ADVERTISEMENT

不眷戀原議席資源

社黨借旗重新開始

“我說過國會解散之日就是我離開行動黨之時,如今我不僅講到做到也以身作則推行兩屆制,不眷戀丹絨武雅區州議席,轉戰選民比例混合的雙溪檳榔區州議席。”

步入耳順之年的鄭雨週在今屆大選中向社會主義黨“借旗”出征,他改換跑道讓許多人深感驚訝與不解,鄭雨週毫無隱瞞地說,他離開行動黨後將致力在檳州推行第三陣線,會加入以社會主義路線奮鬥的政黨。

從加入行動黨至離開,鄭雨週一直都在扮演“選區墾荒者”角色。 他說,一些領袖因為某些原因而將原有開拓及服務的選區“讓出”,要他去這些選區“挽救”頹勢,對於這樣的安排他沒半句怨言,當年為了黨他願意吃苦,願意默默耕耘。

他說,他並不覺得到新選區開墾是一項苦差,相反認為是快樂的使命,因為他可以將好的帶給人民,當那個地區強大後他再去其他區。

“很多人認為這太辛苦了,但我覺得其實受苦也是成長,這種快樂給我力量走得更遠,凡事都在於當下的心態,就算是從阿逸布爹到丹絨武雅,再轉到雙溪檳榔區也好,開墾選區對我而言不是壓力。”

他坦言,現今他如果以其他規模較不大的政黨旗幟上陣的話,無可否認在資源上確實不佔有優勢,但這對他來說是一項新開始及挑戰。

無法苟同火箭理念

政二代問題特嚴重

鄭雨週坦言,棄火箭而去的他除了因為黨的政治理念已改變外,另外一個原因是希盟內的“政二代”或“家族式政治壟斷”的問題特別嚴重。

他披露,這種“靠老爸”的政治生態不僅成了大馬政壇的大隱憂,也是大馬關心政治局勢者所不能忽視的課題,而目前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陣及希盟政黨。

“如今行動黨、公正黨及土團黨的領袖都知道他們的年事已高,因此才會在來屆大選前整合資源湊成希望聯盟,以確保讓他們的政二代持續領導。”

他強調,他無法接受這種家族式的政治壟斷,他深信這種模式最終會讓希盟走向末路,況且,行動黨早期曾對國陣的家族式政治壟斷作出各種批評,但如今這種不良的政治風氣卻在希盟中大行其道。

“就上次的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補選,我也曾向行動黨檳州主席曹觀友反映,不認同由卡巴星家族成員上陣,但此意見卻不獲正視。”

鄭雨週也對行動黨內沒有平衡栽培各族領袖一事感到不滿,直言因缺乏其他族群領袖的聲音,使行動黨更偏向於華裔領袖的思維,促成此政黨只能上陣傳統的華人區。

沒栽培各族領袖

“他們沒有栽培各族領袖,尤其是道地的馬來領袖,這也是行動黨沒有辦法開發其他混合區,如峇都蠻或峇都茅等選區的原因之一。”

他說,黨內也曾經擁有很多有素質的馬來領袖,但最終卻因為沒獲得好的機會而選擇離開,其中包括中庸派的行動黨前副主席祖基菲。”

他說,如今的行動黨與他當年加入時已不一樣了,許多領袖的奮鬥方向早已改弦易轍,當年行動黨不存在人人爭著上陣的現象,很多資源大家都可以共享,上陣機會也是你推我、我推你的情況。

“2008年的政治海嘯讓行動黨強大了,如今的行動黨已是‘一塊肥田’,領袖們為了爭奪上陣機會無不出盡法寶。”

他指出,當年的行動黨與人民站在同一陣線,反對執政黨在檳州推行的不良發展計劃,但到希盟執政檳州後,卻去推行那些當年與人民一同反對的項目。

“我沒有辦法說服我自己,在無法苟同黨的改變下,我唯有下堂求去。”

無法接受擁抱敦馬

抨其從未反省認錯

對於希盟“擁抱”前首相敦馬哈迪,鄭雨週批評馬哈迪至今都沒真心為他過去掌權時所犯下的錯誤作出反省和認錯,更別說是懺悔了。他坦言,他退黨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火箭對馬哈迪的歌功頌德。

“林吉祥當年把馬哈迪罵得一文不值,如今卻去擁抱昔日敵人,我無法認同這種做法,馬哈迪在大權在握時的所作所為,我也無法原諒。”

很多人都說,鄭雨週的言行猶如檳州執政黨裡的“在野黨”,這是因為了人民及環境利益,他多年來仍堅持不“埋堆”。

“當了官換了腦袋是一些希盟議員或行政議員自己講的,我由始至終都不認同這種說法。”

他直言,他的政治理念始終如一,就是受人民委托就要為人民辦事,所作出的承諾一定要兌現,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

火箭掌權忘卻承諾

做着曾經反對的事

鄭雨週指出,檳州行動黨在505大選前曾許諾首長兩屆制及不要以地換外環公路等,但這2項承諾在行動黨擁有了強勢政權下,早被拋到九霄雲外了。

“希盟在檳州擁有很大的權力,為何行動黨不好好把握機會推行首長任期兩屆制,如果當年推動此良制,今天就不需接納敦馬的建議推行首長任期兩屆制了。”

“還有,當年行動黨在外環公路課題上堅持反對以地換外環公路,那為何今日州政府卻批准了以填海造島的計劃來換發展計劃,這些都不是一樣嗎!”

正面看待網路謾罵

盼人民給力續發聲

針對一些人對他離開行動黨之舉不理解,甚至在網上攻擊與謾罵一事,鄭雨週說,他會以正念看待這些對待,罵出來起碼知道這些人為何不滿。 

雖然離開行動黨,但他仍惦念一些仍未完成的使命,他希望可以獲得人民的給力,讓他繼續為跨性別平等、環境、治水、垃圾處理、山坡管理及發展等課題為人民發聲,他也希望檳州在未來,可成為是第三陣線的“民主火車頭”。

大選記事本

1982年第六屆全國大選

敦馬首次掛帥上陣

1982年的大選是敦馬哈迪從敦胡先翁手中接棒後,首次掛帥出征,提出“廉潔、有效率及可信賴”的口號,創造新首相效應並且贏得漂亮的一役。

當時的馬哈迪邀請曾在內安法令下坐牢的安華,在大選前夕加盟巫統並上陣峇東埔區國席,攻打伊斯蘭黨。

同年,董教總在獨大官司失敗後,為了突破而採取三結合策略,即執政黨(馬華和民政)、在野黨(行動黨)以及華團三股力量,並提出“打進國陣糾正國陣”的口號,爭取和捍衛華教權益,此舉深得華裔選民的支持。

當時,董教總委派的代表即郭洙鎮、許子根、江真誠和王添慶被稱為“華教四君子”加入民政黨,而民政黨也借助董教總的影響力而大傳捷報,贏獲5國15州議席,並在檳城保住8個州席,也讓敦林蒼佑再度執政檳州。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