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

【選戰特區】姓名學師傅指點 MU候選人改名鋪仕途

第14屆大選提名日快到了,候選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紛紛在選戰策略上出奇招,除了勤走選區、推出創意宣傳品、利用電子媒體宣傳,更頻頻更新社交網站,目的就是要吸引選民的注意。

Advertisement

新誕生不久的第三勢力國民團結黨(MU),今屆大選將上陣檳城5國20州,為了黨的運作更加順利,以及為準候選人力求好運,該黨9名候選人在姓名學師傅的指點下改名,期盼改名添加正能量,讓選民更能夠記住之外,也力求在多角戰的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國民團結黨主席陳胤黇(原名陳銀添)接受訪問時說,該黨有大約9名候選人改名,主要是因為黨中有幾位黨員對姓名學很有研究,並建議黨員改名。

ADVERTISEMENT

剛開始不懂怎麼唸

“對姓名學頗有研究的黨員,認為改名有利於黨的運作,會添加運勢,以及更加順利。”

他笑言,當師傅將改好的名字給他看時,他連怎樣念都不會,惟後來會接受,是因為師傅說服及打動了他。

“當時他說改名為了黨的大局,而不是為了個人,所以身為黨主席的我就打頭陣,成為黨內第一位改名的人。”

“我原名用了40多年,原本並不想更改,因為新名字除了筆劃很多,許多人認為深澀難念,但為了黨我願意讓步。”

他透露,當初將30多位“有潛能”的候選人名單交給師傅,後來師傅在考量之後,為大約10多名黨員改了名字。

“改名後所帶來的影響,現在還看不出,但國民團結黨原本並沒打算上陣,改名之後不久就獲得人民的委託,並宣布了上陣的候選人,這是最大的改變。”

陳胤黇>參選警惕執政黨

陳胤黇強調,此次的參選主要是希望給執政黨起到警惕作用,輸贏並不是很重要,主要是獲取經驗,給人民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對於國民團結黨來說每一區都沒機會,但每一區都有機會,沒所謂黑區、白區或灰區,最重要的是我們用行動來展現服務人民的誠意。”

詢及新名字的含義,他表示並沒多加深究,改名只是個小小的助陣,最重要是真心想為人民服務。

吳崎銘>啟柔軟崎更有力

植物園區準候選人吳崎銘(原名吳啟銘)說,原名的“啟”給人比較柔軟的感覺,由於要當人民代議士就必須更具有力量,尤其植物園區選民大約3萬名,所以師傅建議改為“崎”,給人感覺比較“有力”。

他說,國民團結黨一直以來的報導篇幅比較小,也很少人認識他,但在沿用名字第二天召開抗議打鎗鋪垃圾問題的記者會後,獲得媒體大幅度報導,讓他知名度有所提升,很多人因此而認識他。“國民團結黨是個大家庭,為了黨的大局著想,所以接受改名,希望能帶來更多正能量,中選後造福更多人民。”

江得瑋>改回最初的名字

阿依淡區準候選人江得瑋(原名江德瑋)說,自己從小的名字就叫“江得瑋”,只是後來將名字中的“得”改成“德”並沿用了10多年。

“黨的姓名學師傅將我的名字改回‘得’,湊巧改回原本父母起的名字,而姓名學師傅說改名可以幫助到黨,所以可以接受。”

管庵皖>風水助力帶好運

壟尾區準候選人管庵皖(原名管岸萬)說,壟尾區有約4萬多名的選民,所以確實需要藉靠風水的助力,帶來好運。

“改名只是一個加分而已,最主要的還是要服務選民,由於名字讀音相同,所以為了黨的大局著想,願意接受改名。”

他透露,改後的名字“庵皖”寓意心靜、平靜或安寧的意思,所以面對競選,本身一樣是以平常心看待,但會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人民服務。

“改名前有幾次走選區時民眾會出現排斥感,現在反而可以接受並願意聆聽,但我認為這也不是完全靠改名,還要親自下功夫去服務人民,人民看到我們的誠意自然會接受。”

紀帘邑>讀音一樣不抗拒

峇都蘭樟區準候選人紀帘邑(原名紀蓮憶)說,改名字對於本身來說,只是筆劃上的不一樣,並不會太迷信於風水。

“換了名字後,讀音還是一樣,而家人也沒有意見,主要是希望改名後可以帶來更好運,事事順利,所以就接受了。”

她受詢時說,名字是根據五行來計算,並按照五行中缺少哪一行而改名,但由於還未仔細詢問師傅,所以不清楚名字的含義。

“對於競選我是平常心看待,只要可以對執政黨起到警惕的作用,喚醒政治初衷,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賴卸磬>換名後獲派上陣

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準候選人賴卸磬(原名賴雪卿)說,藝人都會有藝名,而政治工作者也要有個政治的“藝名”,所以就不介意改名。

“換名字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被黨委派為武吉牛汝莪的國會議席的候選人,這是我所沒有預料到的。”

她說,候選人都希望能中選,而武吉牛汝莪是其中一個最多選民的選區,不過還是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服務選民,一切盡力做到最好。

張聒翔>對黨有益就改名

峇都蠻準候選人張聒翔(原名張烙銄)說,改名主要是黨的決定,對黨有益所以決定為黨而改名。

“改名之後目前帶來的改變就是有機會當候選人,希望有機會可以服務大眾。”

翁珺傑>若適合會用下去

光大區準候選人翁珺傑(原名翁俊傑)說,改名後一個人的運氣以及名字所帶出來的特質會有所不同,所以為了黨員接受改名,希望增添運勢。

“以前曾經改過名字,但是一直都沒有去用,但此次又再改回我以前曾經改過的名字,如果名字適合我,我會繼續用下去。”

他說,上陣都是希望能夠中選,但無論結果如何,本身都會以平常心來看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
2018選戰

【選戰特區】姓名學師傅指點 MU候選人改名鋪仕途

第14屆大選提名日快到了,候選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紛紛在選戰策略上出奇招,除了勤走選區、推出創意宣傳品、利用電子媒體宣傳,更頻頻更新社交網站,目的就是要吸引選民的注意。

Advertisement

新誕生不久的第三勢力國民團結黨(MU),今屆大選將上陣檳城5國20州,為了黨的運作更加順利,以及為準候選人力求好運,該黨9名候選人在姓名學師傅的指點下改名,期盼改名添加正能量,讓選民更能夠記住之外,也力求在多角戰的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國民團結黨主席陳胤黇(原名陳銀添)接受訪問時說,該黨有大約9名候選人改名,主要是因為黨中有幾位黨員對姓名學很有研究,並建議黨員改名。

ADVERTISEMENT

剛開始不懂怎麼唸

“對姓名學頗有研究的黨員,認為改名有利於黨的運作,會添加運勢,以及更加順利。”

他笑言,當師傅將改好的名字給他看時,他連怎樣念都不會,惟後來會接受,是因為師傅說服及打動了他。

“當時他說改名為了黨的大局,而不是為了個人,所以身為黨主席的我就打頭陣,成為黨內第一位改名的人。”

“我原名用了40多年,原本並不想更改,因為新名字除了筆劃很多,許多人認為深澀難念,但為了黨我願意讓步。”

他透露,當初將30多位“有潛能”的候選人名單交給師傅,後來師傅在考量之後,為大約10多名黨員改了名字。

“改名後所帶來的影響,現在還看不出,但國民團結黨原本並沒打算上陣,改名之後不久就獲得人民的委託,並宣布了上陣的候選人,這是最大的改變。”

陳胤黇>參選警惕執政黨

陳胤黇強調,此次的參選主要是希望給執政黨起到警惕作用,輸贏並不是很重要,主要是獲取經驗,給人民帶來不一樣的聲音。

“對於國民團結黨來說每一區都沒機會,但每一區都有機會,沒所謂黑區、白區或灰區,最重要的是我們用行動來展現服務人民的誠意。”

詢及新名字的含義,他表示並沒多加深究,改名只是個小小的助陣,最重要是真心想為人民服務。

吳崎銘>啟柔軟崎更有力

植物園區準候選人吳崎銘(原名吳啟銘)說,原名的“啟”給人比較柔軟的感覺,由於要當人民代議士就必須更具有力量,尤其植物園區選民大約3萬名,所以師傅建議改為“崎”,給人感覺比較“有力”。

他說,國民團結黨一直以來的報導篇幅比較小,也很少人認識他,但在沿用名字第二天召開抗議打鎗鋪垃圾問題的記者會後,獲得媒體大幅度報導,讓他知名度有所提升,很多人因此而認識他。“國民團結黨是個大家庭,為了黨的大局著想,所以接受改名,希望能帶來更多正能量,中選後造福更多人民。”

江得瑋>改回最初的名字

阿依淡區準候選人江得瑋(原名江德瑋)說,自己從小的名字就叫“江得瑋”,只是後來將名字中的“得”改成“德”並沿用了10多年。

“黨的姓名學師傅將我的名字改回‘得’,湊巧改回原本父母起的名字,而姓名學師傅說改名可以幫助到黨,所以可以接受。”

管庵皖>風水助力帶好運

壟尾區準候選人管庵皖(原名管岸萬)說,壟尾區有約4萬多名的選民,所以確實需要藉靠風水的助力,帶來好運。

“改名只是一個加分而已,最主要的還是要服務選民,由於名字讀音相同,所以為了黨的大局著想,願意接受改名。”

他透露,改後的名字“庵皖”寓意心靜、平靜或安寧的意思,所以面對競選,本身一樣是以平常心看待,但會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人民服務。

“改名前有幾次走選區時民眾會出現排斥感,現在反而可以接受並願意聆聽,但我認為這也不是完全靠改名,還要親自下功夫去服務人民,人民看到我們的誠意自然會接受。”

紀帘邑>讀音一樣不抗拒

峇都蘭樟區準候選人紀帘邑(原名紀蓮憶)說,改名字對於本身來說,只是筆劃上的不一樣,並不會太迷信於風水。

“換了名字後,讀音還是一樣,而家人也沒有意見,主要是希望改名後可以帶來更好運,事事順利,所以就接受了。”

她受詢時說,名字是根據五行來計算,並按照五行中缺少哪一行而改名,但由於還未仔細詢問師傅,所以不清楚名字的含義。

“對於競選我是平常心看待,只要可以對執政黨起到警惕的作用,喚醒政治初衷,就算是達到目的了。”

賴卸磬>換名後獲派上陣

武吉牛汝莪國會選區準候選人賴卸磬(原名賴雪卿)說,藝人都會有藝名,而政治工作者也要有個政治的“藝名”,所以就不介意改名。

“換名字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被黨委派為武吉牛汝莪的國會議席的候選人,這是我所沒有預料到的。”

她說,候選人都希望能中選,而武吉牛汝莪是其中一個最多選民的選區,不過還是希望自己有能力可以服務選民,一切盡力做到最好。

張聒翔>對黨有益就改名

峇都蠻準候選人張聒翔(原名張烙銄)說,改名主要是黨的決定,對黨有益所以決定為黨而改名。

“改名之後目前帶來的改變就是有機會當候選人,希望有機會可以服務大眾。”

翁珺傑>若適合會用下去

光大區準候選人翁珺傑(原名翁俊傑)說,改名後一個人的運氣以及名字所帶出來的特質會有所不同,所以為了黨員接受改名,希望增添運勢。

“以前曾經改過名字,但是一直都沒有去用,但此次又再改回我以前曾經改過的名字,如果名字適合我,我會繼續用下去。”

他說,上陣都是希望能夠中選,但無論結果如何,本身都會以平常心來看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