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让树木说话

我们看起来是在破坏自然,其实是在破坏我们和自然共存的筹码。我们需要和自然共生,自然不需要和我们共生。

Advertisement

说有种现象,叫做“Tree blindnes”,意即人们对树木的视若无睹,即使树木无处不在。卡迪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我们树木”这样一个展览,让树木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治疗”人们这种“盲症”。当然,展览主旨还是为了让树木说话。然而,与其说是我们人类为树木重新取回它们被人类中心主义剥夺的地位,不如说是我们人类试图透过艺术、科学与哲学展现我们人类对树木的神奇与智慧的好奇、敬畏和爱。

参展的艺术家、植物学家和哲学家来自欧美、伊朗和拉美,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来自巴拉圭和巴西亚马逊丛林的原住民画家。他们藉由绘画、摄影、视频、装置艺术等等不同媒介,展现树木的美学与科学意义、树木和人类之间的联系,表达各自对树木的独特情感,当然少不了环保议题。

ADVERTISEMENT

树木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三十八亿年,而我们人类迟至三十万年前才算真正成形,相较之下,我们只是自然妈妈的不知道已经第几代的子子孙孙,而非我们自诩的万物之灵。树木是我们人类的祖灵。已有科学证实,树木拥有感官功能、记忆力,以及与其他物种交流、共生的能力。它们之所以能够在亿万年的变更之中屹立不倒,或许是因为它们掌握了能够帮助人类解决自然危机的密码。但在人类中心论的主导下,树木一直只是沉默的存在和陪衬的背影而已。

但在我们眼里近乎永恒的树木也启发了我们的梦和诗。诚如法国植物学家Francis Halle所说:“我想我们与树木最初的关系是否美学上的而非科学上的。当我们遇见一棵美丽的树,这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这番话成了策展之初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因此“树木的美学”是这个展览的一大主轴,多位艺术家通过不同媒介展现树人之间充满诗意的精神联系。

在这方面,巴西艺术家无疑是这个展览的熠熠星光。Luiz Zerbini混合自然与人工材质的装置艺术,让我恍若置身瑰丽异常,令人目眩神摇的精神丛林。Afonso Tostes打造了一系列乍看仿佛寻常的劳作工具,仔细端详才发现每件工具的木制把手,既像人类骨头又像树木枝桠,举重若轻地将意大利哲学家Emanuele Coccia的想法具象化,后者说过:“没有所谓纯碎的人类,植物存在于所有人类之中,而树木是一切经验的起源。”但我最喜欢的是巴西亚马逊丛林亚诺马米部落(Yanomami)和巴拉圭查科地区(Chaco)原住民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朴质绘画表现了树木之美,以及,他们和森林生死相依的密切关系。

我也非常喜欢伊朗画家Mahmoud Khan童趣十足的插画,和秘鲁摄影家Sebastian Mejia那一系列黑白摄影。有说这一系列照片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我眼里它们却是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见证,例如那个围绕着一棵高大的棕榈树建造的加油站,在天花板挖一个洞让树穿过,朴素的善意和日常的智慧令人击节,也是让我莞尔的城市景观。另外一帧让我难忘的摄影作品出自于莫桑比克摄影家Jose Cabral之手,但见他向不远处的一棵树伸出左手,利用角度制造错觉,仿佛那只左手继续伸展长出树来,意义不言而喻,是的,植物存在于所有人类之中,人类也存在于所有植物之中。

(续完)

 

(文/ 圖:野東西)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