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我看西西

西西是個作家,西西更是個人,我想看的就是西西這個人啊,看西西在香港街道遊蕩,看西西用左手擰干毛巾,看西西用左手縫製毛熊,看西西用左手吃飯,看西西年輕時玩的實驗性短片,看西西筆下的美麗大廈和花墟的原型,看西西和陳果玩捉迷藏,看西西跳房子。

他们在岛屿写作”两个系列,我只看过两部:以周梦蝶为主角的《化城再来人》和以西西为主角的《我城》。我的朋友把《我城》的DVD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叮咛我说:“你就先不要管陈果,只看西西好了……”一时之间令我茫无头绪,暗自翻找记忆的资料夹,找了许久,这才恍然,当年我曾经在专栏抱怨陈果一本西西的书也没有读过就开拍了这部纪录片,有点惊讶朋友竟然还记得这件事,我自己倒已经忘得干干净净。

Advertisement

西西好友何福仁更气的是,陈果言说西西在拍摄过程中曾经大发脾气,甚至说过以后都不拍了之类的话,这是大话,这是中伤。整个拍摄过程,除了一次因故拜托友人代劳照料西西,何福仁都在场,可以证明西西从未发过脾气。我也相信西西不是会大发脾气的人。还是西西幽默:“不单没有发脾气,更没有大发,也没有说过以后不拍的话。如果说以后不拍,我就真的不会再拍。他以为这是有趣的事么?我如今是否应该发一下脾气,以便证明他说的是实情?”

总之当年读了何福仁那篇题为〈他拍了一出自己不懂得的电影——对陈果拍《我城》的回应〉,我立刻打消了看这部纪录片的念头。但何福仁文末说它还是值得一看,大概跟我的朋友所说一样,理由只有一个就足够了:因为西西。有台湾人诟病这部纪录片只拍出了西西这个人,没有拍出西西这个作家,作为文学家的西西缺席了,但我更想看的就是西西这个人啊,这跟西西当年在《香港影画》写“开麦拉眼”专栏,把明星当作一个人来写,倒是一致的。至于西西这个作家,可以细读西西的书,就像西西自己说的,“如果要说什么话,作品里都说了,你自己去看”。所以,与其找一堆人来谈论或者朗读西西作品,不如省下菲林用来呈现西西日常生活各种细节。

什么细节?例如西西的造熊老师Gloria透露,西西学做毛熊初期常常介意自己手工无法完美,可是老师认为不应该这样看,“你不可能希望徐悲鸿像张大千,也不可能希望程十发跟黄永玉相似”,让我非常惊艳,Gloria真是一位好老师。例如有人抱怨西西除了制做毛熊猿猴之外不大写小说了,西西一以贯之宽容回答:“这是他们不明白而已。他们以为创作就只有写字,文字可以创作,其他都一样可以,绘画、雕塑和演戏也一样是创作。”我想看的就是这些细节。

陈果这部纪录片中特地安排三个人偶往来穿插,意图制造童趣以及魔幻味道,在我看来当然是失败的,片末拍摄团队个个装可爱的那段尤其讨厌。显然西西从头到尾都不知道那三个人偶的存在,直到有次在天星小轮上,那只粉红色的毛熊才跟西西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笨拙地从西西身边走过,我们可以清楚看见西西惊喜莫名,年逾七十的西西当下变回一个小女孩,两只眼睛闪烁发亮,好奇又兴奋地伸出左手(她的右手已经坏死)触摸变大了的毛熊,令我动容,甚至由衷感激陈果带给西西这么一刻的快乐。

ADVERTISEMENT

(文/ 圖:野東西)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