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一小片日常

张雍毕竟专事摄影,他的新书《牧羊人与屠宰场——库德斯坦日记》毕竟有半本是摄影集,那么,书里这些摄影作品怎么可以不谈谈呢?这是最后一篇。

到底嗜字,所以一连花了五个星期来写《牧羊人与屠宰场——库德斯坦日记》文字部分。俗话常说,“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我也觉得如果你不擅长文字,那么,还是交给影像去讲故事好了。但你如果能写,为什么不?有些地方终究是文字的胜场,影像难以抵达。况且,好多好多不是专事文字的人写起文章来,常常比那些诗人散文家小说家的东西好看一百千万倍。阿巴斯,安迪华荷,安藤忠雄,森山大道,张照堂。张雍也很不错,他的文字有一种不修边的粗糙感,微微刺痛读者。台湾年轻一代的摄影师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力和反省能力,例如王正翔,但我觉得他太多话,结果他的文字给人印象甚于他的摄影。

Advertisement

文字不应该只沦为对影像的多余诠释,我很高兴张雍不是这样。他把这本新书的摄影和文字部分分开来是对的,可以先读文字,可以先看影像。先读文字的人后来看到影像,影像就不只是影像而已,每个影像里面都有故事,那是因为有了文字垫底。就是因为有了文字作为思想背景,张雍这些影像才不至于沦为猎奇景观,我们始终可以看见,张雍在极有可能流于戏剧化的场景里,始终睁着一双冷静的眼睛。先看影像的人后来读到文字,文字也不只是文字而已,每一句每一字都有表情。有些句子是铁条禁锢不住的灼人目光,有些段落是依然好奇遥远的眼神,有些字是无奈也无言的倦容。

至于摄影部分,张雍也不像欧美摄影家那样注重美感然后印制成精美的摄影集,这本新书比较像是他把照片随手塞进资料夹里那种感觉,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有失焦的,有过曝的,粗糙,摇晃,浮躁,尤其是拍精神病院的那一批,但拍婚宴现场的那一批也是,拍牧羊人市集的那一批亦然。以至于夹在中间的几张静物,它们所截获的一小片日常一小片宁静,尤其令人痛惜。例如在鸡蛋与高墙之间,张雍选择掉落一地的红番茄。例如那一面画有双鹿奔驰的墙壁前堆积着旧床垫,空调的排气管插入其中一只鹿的颈项,谁会想到墙的另一边就是精神病院。甚至是屠宰场内某个青年稍事休息在血腥中抽一根烟的那一张。我最喜欢的是那一面比黑夜还要黑的墙壁边上一幅海景海报,仿佛墙上敞开了一个窗口,让人得以从恶梦般的现实中透一口气,尽管连那口气都是虚拟。

(完结篇)

(文/ 圖:野東西)

ADVERTISEMENT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