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副刊

【記者室】手沖咖啡之死

不久前在網上看到咖啡友翻譯的一篇外國博文,標題大大的標註着“手沖咖啡之死”。內文是在討論當地的手沖咖啡館經營困難問題。只賣咖啡不賣甜點或簡餐的咖啡館,一定經營不下去嗎?

Advertisement

試問有誰會只為了喝一杯咖啡,而特地到咖啡館去呢?我相信會這樣做的沒幾人。泡咖啡館不外乎是為了裡面舒適的環境,提供無線網絡和電源,炎熱的午後還有冷氣吹。很多人帶了一個手提電腦或手機,就坐在那裡長時間上網或跟朋友聊天。一般意式咖啡館的經營概念,基本上都會塑造一個這樣的環境,在裝潢和咖啡拉花藝術下功夫,吸引年輕人前來拍照打卡。要不然就是推出一些新奇的菜單,以食物來吸引客源藉此提高營業額。馬來西亞能單靠賣咖啡而吸引顧客上門的咖啡館,唯一的特例就是類似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店,而他們致勝的秘訣則是靠品牌效應。

提到手沖咖啡,一杯平平無奇的黑咖啡,既沒有拉花來裝飾,亦不適合搭配口味過重的食物。在這樣的前提下要單靠經營手沖咖啡來賺錢,確實有點困難。一般用意式咖啡機完成一杯咖啡只需要45秒的時間,附上簡單的拉花也不過一分多鐘。可是一杯手沖咖啡萃取開始到結束端上桌,已經需要至少5分鐘的時間。這樣的時間累計下來,處理一杯手沖的時間就可以賣出5杯意式拉花咖啡。而據我觀察,雪隆一帶的咖啡館會把手沖咖啡當作一個附屬,主要還是以售賣意式咖啡為主,再有一些是以烘焙咖啡豆或教學為主,售賣手沖咖啡為輔。

ADVERTISEMENT

回到手沖愛好者的立場,會喜歡手沖咖啡,主要是從沖泡的過程開始,體驗萃取的樂趣到最後喝到不同產地風味的咖啡。若自家有了完備的器材和新鮮的咖啡豆,鮮少會到外面的咖啡館喝別人家的手沖,除非是出門旅行或是被得獎咖啡師的名號給吸引過去。所以,這類的消費形式並不屬於慣性消費,可能一個月才會出現一兩次,不能確保一間咖啡館固定的營業額。手沖咖啡館在馬來西亞既是小眾的口味,亦沒有固定的客源來支撐,不另求出路怎麼能生存下去呢?

文/張家豪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