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草草療事】貌似番薯可生吃入菜 雪蓮果降三高

(吉隆坡訊)“雪蓮果”像薯類植物,它的植物名為“菊薯”。別稱雪蓮薯,晶薯,神果,地參果及地下水果等。

Advertisement

它不是一般的薯芋類,口感討喜,在蔬果界中,它也是最高果寡糖代表之一。有強大的排便功能,是三高症患者,肥胖者,胃病者等養身佳品。可以媲美傳說中的天山雪蓮呢!大部分薯芋類都含有很高的澱粉質,它幾乎不含澱粉,因而是可控制肥胖的天然保健食品。

腸胃病剋星

ADVERTISEMENT

菊薯(雪蓮果)可以預防和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對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有明顯的保健作用,雪蓮果的果寡糖含量是所有植物中最高的,可幫助消化、調理腸胃、治療下痢、排便通暢,是腸胃病的剋星,消炎利尿、保持尿路暢通、減少結石和致癌毒素、清肝解毒,能有效預防面部暗瘡斑點,是養顏美容的天然保健果品果肉。

吃起來口感很像梨子,皮薄汁多、晶瑩剔透、香甜脆爽,不僅可以生吃,還可以作沙拉、煲湯、糖水、菜餚等,風味獨特,美味可口,也是酒家飯店上乘之佳餚,把雪蓮果加工成果茶、果凍、糕點、飲料、罐頭等,其美味獨特,深受消費者喜愛。

原由與發展——又稱南美洲神果

菊薯原產於南美洲秘魯,尤其安第斯山脈,是當地印第安人的傳統美食,經常以蔬果食用,以及當作主要糧食,而且都見有很長壽的人民,已有500多年歷史,在當地還有南美洲神果的美譽。

20世紀初傳入歐洲,1985年日本從美國和紐西蘭引種栽培成功,對於凡是有塊根的植物都有相當興趣,並十分推崇,如地瓜(番薯)、蘿蔔、牛蒡、山藥、甜菜根等。

後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中國,已在雲南、福建、海南、貴州、湖南、湖北、山東、河南、河北引種栽培成功。並進行研究在中醫上的藥用功效。

台灣於2002年由雲南省成功引進,現在南方各省均有種植。產品多用於出口,部分進入超市。馬來西亞約12年前開始大量栽培,從印尼引種,多數種植在金馬崙高原地區。

種植成長——宜在高原栽種

菊薯(雪蓮果)是一種屬於高原栽種的農作物,主要生長在涼爽高濕度的氣候。一般要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原,雪蓮果才能茁壯生長,日夜溫度為17至24度的涼爽氣候,加上充足陽光及雨量,就是孕育雪蓮果的溫床。其莖塊會長出一些芽眼,可挑選健康的芽眼,種植在小花盤中。經過一個月的灌溉與照顧,其幼苗就會破土而出,長出翠綠的葉子,這時就可以移植到果園。經過5至6月的成長,就會形成成熟的雪蓮果。此外,雪蓮果也能通過插枝繁殖,可剪一小段分枝,並插在泥土中生長,但一般上以芽眼繁殖為主。

目前最適合雪蓮果生長之處,是具有理想潮濕度的高原,若在平原種植雪蓮果,其葉子及枝莖可順利成長,只是果實無法結薯。

植物形態——表面帶泥最新鮮

菊薯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生長至2米以上,全身密被粗毛,單葉對生,葉片極大,有20至30厘米長,頂端卵狀三角形,葉柄兩側呈翼狀;頂生頭狀花序,花肉質淡橙色,由邊緣的舌狀花和花盤中央的管狀花組成,形似向日葵,花期為11至1月;果實為瘦果;性喜冷涼,不耐暑熱,生性強健,可用冠芽種植。

挑選沒有節,芽,坑的果實。勿挑選表面損傷的果實,容易腐爛。表面帶有泥土的雪蓮果最新鮮,而且有利於保存。挑選圓潤光滑,體形均勻的果實,其水份含量較多。勿挑選表面有切口或裂開的果實,容易產生褐色素,且不易保存,放置冰箱中保存或放置陰涼處,避免陽光照射,可保存約1個月。若果實表皮帶有泥土粘著,其保存時間更長久。

營養成分與臨床功效——果寡糖含量高

含豐富果寡糖(Oligofructose),因為果寡糖不會被人體吸收能夠幫助降低血糖及血脂、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含大量食物纖維,能夠幫助清理腸胃、促進消化、調整腸胃、潤腸通便、增強免疫系統(腸胃疾病的剋星)。

屬低熱量植物,其碳水化合物並不為人體吸收,因此適合糖尿病和瘦身減肥一簇食用。因為它的能量低於一般水果,所以也不會引起肥胖的問題,

含豐富水分,不含澱粉,蛋白質及脂肪少。(一般塊根植物都含有大量澱粉)

被認為具有改善腸道內益菌生態,消除便秘等。

能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減少或避免結石症的發生。

具有清肝解毒、降火功效、防治青春痘、面皰、痤瘡。亦有滋陰潤肺、養顏美容之效。

還含有20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鈣、鐵、鉀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菊薯莖葉據研究發現,葉子中含有相當多的礦物質,特別是鈣、鉀、兒茶素、黃酮甙,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B2、胡蘿蔔素及菊糖,經過研究菊薯的葉子更含有類胰島素物質,能幫助人體控制血糖,還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一般可也把莖葉曬乾當成茶葉泡水喝。本人都在臨床應用中,望未來有更多的臨床實踐。

調養消暑涼茶——癌症化療後宜飲

雪蓮果石仙桃調養湯

適宜癌症化療、放療(電療)津液缺乏者、及減毒作用,提高免疫力。

材料鮮雪蓮果150克、石仙桃20克(鮮品60克)、五指毛桃15克、北沙參各15克、雪梨幹20克、無花果3粒(約24至30克)、草石蠶(金馬崙蟲草)20克、山藥20克。

做法清水1000毫升,文火燉約2至3小時,即可溫服正在治療期間患者,連續服用7至10劑。

菊薯莖葉消暑涼茶

適宜炎熱天氣所致口乾口渴、暑熱、咽喉不舒、頭痛、胃熱、便結等。

材料菊薯莖葉40克(鮮品100克)、白鶴靈芝20克、牛白藤20克、吊蘭20克、蔗糖適量或加馬蹄/鮮甘蔗適量。

做法水適量,中火煮約1至1個半小時,即可飲用。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