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老屋新貌 3】敲開吳家老宅 門翻新賣古董

古董收藏愛好者邱吉壽將爪夷大街上有逾百年歷史的吳家大宅翻新,打造成集合古玩,博物館和咖啡館的“Coffee-Dol小隱別院”,希望沉寂多年的老街和老屋能恢復生氣!

坐落在檳州威南縣市鎮雙溪峇甲(Sungai Bakap)的爪夷大街(Jalan Besar)是以潮州菜粿、鴨飯和叻沙等道地美食聞名的老街,大街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古蹟老屋,其中包括有逾百年歷史的吳家大宅和紀家大宅。

Advertisement

從小在雙溪峇甲長大,現年36歲的邱吉壽,17年前曾在紀家大宅隔壁的老屋經營貨幣兌換店8年。不過,當時他不曾踏進紀家大宅,也不曉得同在一條老街上,還有另一座與紀家有親屬關係的吳家大宅。

靠農業起家

後來他結束生意,到國外工作了幾年。兩年前爆發新冠疫情後,他決定回鄉發展。由於他素來熱愛收藏古董,遂有意設立古玩店。

他再次回到爪夷大街,欲尋找具有特色的老屋開設古玩店。於是,他嘗試敲開紀家大宅門,紀家後代開門回應,由於紀家大宅是紀氏家族的私人住宅,因此並不對外開放,於是推介他到吳家大宅洽詢。

ADVERTISEMENT

吳家大宅因荒廢了20年,其外觀並不起眼。經他接洽吳家後代,對方願意出租給他。

“吳家大宅是中國清代正七品官位文林分部主事吳明繼的府邸。吳明繼出生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來自中國廣東省澄海縣樟林港,樟林是廣東省的大港口之一,其父是樟林港潮州紅頭船的開山鼻祖之一。”

吳家大宅有143年歷史,吳明繼南來馬來亞的年份不詳,他曾在高興港(現今威南縣市鎮高淵(Nibong Tebal)的舊稱)落腳,隨後,在新興港(現今霹靂州吉輦縣的縣府─巴里文打(Parit Buntar)舊稱)種植甘蔗,後期改種植橡膠,因擅長理財而致富。後來吳明繼娶了被譽為威南縣爪夷區發展始祖──紀來發的長女紀秀枝,成為了紀家大女婿。

紀來發以種植甘蔗和經營糖廠發跡,並成為爪夷區的大地主,於逾150年前在爪夷大街建了紀家大宅。同樣坐落在爪夷大街的吳家大宅是於1879年建立,迄今有143年歷史,也是吳明繼和紀秀枝結婚後居住的府邸。

經邱吉壽翻新後,吳家大宅以藍色外觀成為爪夷大街上非常顯眼的古蹟,迄今保存良好的吳氏堂號《延陵》依然高掛宅門上。

邱吉壽展示書中一張攝於清代宣統元年(1909年),當吳明繼的岳母,即紀秀枝的母親90歲大壽時的全家福。

三合院設計 曾大整修

邱吉壽於2020年租下吳家大宅後,將它打造成集合古玩、博物館和咖啡館的“Coffee-Dol小隱別院”於同年7月開放。

“威南縣原本有11座以清代三合院為設計基礎的古屋,其中5座已拆除,目前包括吳家大宅在內共餘6座。”

他說,吳家大宅佔地大約兩萬平方尺,以三合院為設計基礎,同時也融合南洋建築風格。當時大宅在建設時所用的材料都是從中國運輸過來,後來經歷了兩次大整修,形成如今的模樣。

該大宅曾荒廢20年,他租下後並沒有大規模改造其結構,而是耗費很多時間和精神來清除雜草,還有消除侵襲大宅的白蟻,並重新髹漆。

吳家大宅的大廳依然掛着吳氏家族和先賢的舊照片,還有古董家具和娘惹器具、服飾等等。

整修翻新 還原舊模樣

經過翻新後,吳家大宅以藍色外觀成為爪夷大街上非常顯眼的古蹟,迄今保存良好的吳氏堂號《延陵》依然高掛在宅門前。

邱吉壽說,宅門左右兩側以前是僕人房,男僕住左側,女僕住右側。僕人房分為雙層,舊時僕人在樓下用餐,樓上是寢室。寢室內有窗口,如果有客人在宅門外敲門,僕人會從窗口往外張望即知。如今,左側房變成了咖啡館,右側房樓下是辦公室,樓上是可容納約20人的包廂。

從宅門進入後就是庭院,在清除雜草後種植了多盆綠植,還有桌椅供客人坐下來品咖啡。

此外,庭院裡可看見許多石柱。邱吉壽解釋,他是在後門發現這些石柱,於是把它們都搬到庭院裡作為擺設。“其中,有一個小石柱比較例外,我是在宅門前發現它。根據了解,這小石柱其實是上馬石,供主人家吳明繼上馬時墊腳的石材。”庭院裡依然保留着一口老井。不過,為安全着想,井口上以鐵網覆蓋着。

峇峇娘惹社會地位較高

面向庭院的大廳門上“文林第”牌匾也非常醒目。他說,由於吳明繼是清代正七品的散官“文林郎”,因此以“宅第”來尊稱其府邸,所以這大宅也稱為“文林第”。

邱吉壽在翻新時,儘可能將大廳還原舊時模樣,重現吳氏大戶人家的氣派!因此,大廳依舊掛着吳氏家族和先賢的照片,還有古董家具和娘惹瓷器,牆上展示着吳氏先賢的娘惹服飾。櫥櫃裡有些古董是邱吉壽的收藏品。

“吳氏與峇峇娘惹族群並沒有血統關係。但是在英殖民時期,峇峇娘惹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因此,吳家的女主人紀秀枝年輕時穿清朝服飾,老年時則穿娘惹服飾,也使用娘惹器具,以突顯吳家當時在社會上的地位。”

宅門左側房以前是僕人房,如今變成咖啡館。

吳家大宅庭院種植了多個綠植,並以紅燈籠布置,還有桌椅讓訪客坐下來品咖啡。

舊時大廳

禁女眷進入

因舊時社會風氣保守,所以大宅裡有些空間設定規矩。邱吉壽說,舊時大廳只允許一家之主用來接待客人,不允許女眷進入。在大廳後方走廊左邊的房間,則是吳家婦女的產房,男士禁止進入。

“目前,這個房間暫時用來擺設古董。但是,我計劃未來還原舊時產房的模樣,讓人們參觀。”

走廊右邊是樓梯,但目前是樓上不開放。從走廊中間門內進就是後院,由於荒廢多時,此處多被白蟻侵蝕至坍塌,邱吉壽為後院整修後,用來擺設古董。

宅門右側房以前是僕人房,如今樓上是可容納約20人的包廂。

警報器響起 

居民逃命

20歲那年,邱吉壽因祖父送了一個古董鐘給他,而挑起收藏古董的興趣。他曾訪問不同國家收藏各國古董。

因此,吳家大宅裡除了有吳家的古董,還有很多是他收藏的古董。“這裡的古董種類繁多,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古董’就是這一座有逾百年歷史的吳家大宅。”

他也展示一個吳家保留下來的古董,那是一個警報器,依然可以操作。他手搖把柄後,警報器發出了響亮的警報聲!

“舊時,貧窮百姓若獲悉即將發生戰爭或緊急事故,就會敲鑼來通知街坊鄰里。家境富裕的吳家有能力購買警報器,於是就會啟動警報器來警惕鄰里。”

如今吳家大宅內擺設着各種古董,邱吉壽手上拿着的是舊式警報器。

人口流失

老宅被荒廢

邱吉壽說,威南縣的歷史大約起源於1820年左右。目前,威南縣是整個威省裡擁有最多古蹟的地方,其中多數在高淵市鎮的老街區。

由於威南縣擁有200年的豐富歷史,因此他經常與前來參觀大宅的訪客分享威南縣的歷史故事。

“以前,北上南下的人們必定會經過爪夷大街,自從南北大道建竣後,這裡的車流量減少,人口流失,許多老宅也被荒廢。”

他曾在吳家大宅舉辦過“百年老宅之薪火傳承”和中秋聚會等等文化活動,希望推動老街和老屋重新活躍起來。

報導:劉楚珊 攝影:葉鍾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