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翱翔天際】南明敗局 今之再現

如今許多本來屬於普通人不得而知的內幕的消息,在慕尤丁宣誓任相局勢底定了之後,就開始從各方面流出來了。其中,敦馬哈迪是在223“喜來登政變”之時,被黨內人士及黨外親信變相強迫硬拉上馬當政變首領,但其始終拒絕現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Advertisement

發生上述那一幕因敦馬牛脾氣和自己早已是首相,“黃袍”早已穿在身上的情況,而導致以阿茲敏及慕尤丁為首的政變派所發動的“陳橋兵變”失敗後,土團就已經陷入分裂的局面,分成了“支持組新政府派”及“堅定跟隨敦馬派”兩股力量,現今也已被證實。

而在陳橋兵變失敗後,敦馬有感於被自己人背後插刀、硬逼上馬而覺得顏面盡失,進而因情緒化和深信自己依舊掌控大局的情況下,憤而辭去土團主席及首相一職,這一步錯棋也為其乃至希盟後來的敗局,即慕尤丁擄劫土團黨而任相埋下了伏筆。

ADVERTISEMENT

現今結果已塵埃落定,但其實正如在當時政變一開始就作出的即時分析,在土團分裂、政變方貌似掌握人數優勢時,希盟及敦馬一方並非沒有逆轉局勢、反敗為勝的契機,即是在223“喜來登政變”失敗後,希盟及敦馬方早已會面及會談,更達致繼續支持敦馬作為希盟首相人選的關鍵決定。

但這個本來足以讓希盟逆轉乾坤、反敗為勝的關鍵決定,卻在希盟國會議員於2月26日覲見元首前的早上被徹底推翻,希盟一方在沒有與敦馬商議之下,加上得知巫伊亮牌自招並沒有支持敦馬而選擇解散國會後,竟轉而遺棄敦馬投選安華,進行了一場政治豪賭。

希盟的這一豪賭,直接導致了3位候選人皆不過半,國家元首決定第二次以只讓黨主席覲見的方式來鑒定首相人選的情況出現。這最終也直接導致了慕尤丁以黑馬姿態勝出,成為了我國在這艱難時局之下的第八任首相的結果。

希盟之敗實敗於自身

如此的局勢發展,不期然讓自己想起了短命的南明政權。在清兵已經入關準備南下殲滅南明殘餘政權,但南明即便擁有廣闊的國土及大量的軍隊,卻還在面對強敵之時不懈地內鬥內耗,甚至為了利益還出現多位皇帝人選和互相攻伐,進而直接致使後來敗亡的歷史故事,這與當今政局竟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回顧歷史,南明抗清勢力的內鬥首先表現在朱明宗室對帝位的覬覦。南明政權主要就有弘光、魯王、隆武和永曆。在崇禎皇帝自殺殉國、滿清入關之後,出於各自利益想要當開國功臣,南方朝臣相繼擁立不同的明朝宗室藩王為帝,不止猶如一盤散沙互不承認,還互挖牆腳、互相攻擊。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隆武政權失敗後,桂王朱由榔被擁立為監國,但隆武帝之弟、續封為唐王的朱隸卻以“紹武”年號稱帝了。桂王在看到唐王稱帝之後,不久也由監國繼統自稱皇帝並改年號為“永曆”,南明一國二主的局面由此再度出現。 

明明如狼似虎的清軍已在一旁虎視眈眈,但南明的紹武與永曆政權卻還在為誰是正統而同室操戈,把雙方各自僅餘的兵力都投入到廣東大打了一仗。結果僥倖取勝的紹武帝政權,在還沒來得及慶祝勝利之下,就讓清軍兵不血刃地攻陷了廣州,也造就紹武政權的滅亡。 

如今回望歷史,實在不得不驚歎於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這句話的真知灼見。若非希盟內部的互相猜忌、互不信任進而對首相大位的人選屢屢動搖轉變,又怎會讓早在一旁覬覦政權已久的虎狼之徒有機可乘,進而竊取國家大權了呢?

希盟之敗實敗於自身,實在是一點也沒錯的。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洪偉翔)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