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繪本世界2】任美芳鼓勵親子共讀 睡前伴讀促進瞭解

坐落在檳州北海的“啟箱教育坊”藏有來自世界各國,以及本地創作的繪本,由疼愛孩子的母親任美芳一手打造。書架上琳琅滿目的繪本,都是由浩瀚的母愛堆疊而成。

她通過舉辦各種繪本課程與活動,鼓勵家長陪同兒童閱讀繪本,珍惜親子共讀的溫馨時光。

Advertisement

繪本不只是裝着圖畫的書,更承載着母親對孩子滿滿的愛。來自檳城北海的職業婦女任美芳與丈夫的工作很忙碌,只有下班後晚間才有時間陪伴兒子。

“但是,有時晚上我與丈夫得加班,陪伴兒子的時間就更有限,這讓我感覺與兒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為了拉近距離,任美芳在兒子逾兩歲大時,便每個晚上在睡前拿着繪本為兒子伴讀。不過,當時她還不懂得分辨盜版還是正版繪本,經常誤買盜版。

“當進一步了解之後,我才知道兩者的品質差別很大。正版繪本是以優質的材質製成的,有些精裝版的繪本更是經過特別設計的,無論是紙質或顏色的質感都是盜版難以複製的。”

ADVERTISEMENT

打造親子共讀環境

自從她陪伴兒子共讀繪本之後,母子感情更緊密。為了鼓勵其他家長為孩子伴讀,2019年她在北海創辦了啟箱教育坊,不但提供租借繪本的服務,也打造親子共讀的環境。每逢星期六舉辦聽繪本故事、繪本延伸課、繪本戶外故事繪等等活動。

她歡迎家長帶4歲以上的孩子來參與,藉共讀繪本啟發兒童的思考能力。“若是4歲以下的兒童參與,必須有家長陪伴在側。”

目前,啟箱教育坊裡有逾兩千本繪本,以中文佔多數,少量英文和馬來文繪本。主題多樣化,包括特殊教育、父母關愛、性教育、動物、植物、交通工具、顏色和形狀等等。

除了外國出版的繪本,也有不少本地創作,其中包括由本地南特出版社(南馬特別孩子關懷協會)出版有關特殊孩子的系列繪本。

無論工作多忙碌,任美芳每天都會陪伴兒子共讀繪本。

無字繪本

任孩子發揮想像力

任美芳經常一邊陪伴兒子共讀繪本,一邊作出解說。不過,她發現只有她在說,兒子在聽,彼此間缺乏了交流。

於是,她改變方式,在共讀後與兒子討論和交流觀點,從中了解兒子的想法,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每當舉辦分享會時也設立互動環節,了解其他小朋友在聆聽故事之後的看法。

“很多家長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習慣性照着文字唸,然後快速翻閱。其實,小孩在閱讀繪本時,非常注重細節。他們會仔細欣賞每一頁圖畫,甚至觀察到每一頁圖畫隨着故事的鋪陳而有所變化。”

因此,她建議家長改變舊有的伴讀習慣,除了每天睡前抽出5至10分鐘伴讀,在閱讀完畢後,家長也應與孩子互相討論,多了解孩子的想法。

她說,常見的繪本以圖畫為主,附有簡短文字。此外,還有無字繪本,也就是整本書只有圖畫任由閱讀 者發揮想像力去敘述故事。

“相比之下,我更喜歡無字繪本,因為它給予兒童更大的想像空間。其中,美國繪本作家艾倫貝克爾(Aaron Becker)於2013年至2016年創作的《不可思議的旅程三部曲》是我非常喜愛的無字繪本。我在陪孩子共讀之後,會與他一同討論,從中瞭解觀察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看待事物的觀點。”

任美芳鼓勵家長陪孩子閱讀不同主題的繪本,並與孩子互相討論相關主題。

居家防疫

針對需要選擇讀物

面對疫病來襲,任美芳鼓勵家長與孩子待在家防疫時,一起共讀享受美好的天倫時光。

“若家長面對難以向孩子解釋疫情的困擾,可選擇與衛生健康相關的繪本,例如《病菌大作戰》、《你不知道的冠狀病毒》和《可以給地球戴上口罩嗎?》等等,來向孩子傳達防疫措施。

“目前國內已展開兒童接種疫苗計劃,不少兒童對打針存有恐懼。建議家長可選擇由日本繪本作家穗高順也撰文、日本畫家長谷川義史繪圖的繪本《我可不怕打針》來協助孩子克服打針的緊張情緒。”

她說,許多人在疫情下經歷了生離死別,家長可藉由共讀繪本,例如《發光的樹》和《大熊的信箱》,陪伴5歲以上的孩子探討生命議題,讓孩子了解逝者離開後,將以另一種方式來守護在世的人。

“在疫情下,無論是網絡或社交媒體都流傳各種難以分辨真假的訊息。無論是兒童或家長都可藉由閱讀繪本《畢老師的蘋果》或《第二個惡人》來提高分辨訊息的醒覺。

“還有很多不同主題的繪本適合親子共讀。舉個例子,若是想輕鬆一下,美國繪本作家艾瑞克卡爾(Eric Carle)所畫的繪本《從頭動到腳》,適合家長帶領孩子跟着書裡的12種動物一起動一動身體。”

如果家長想與孩子一起認識情緒,那麼她建議可選擇閱讀繪本《告訴我,你怎麼了?》和《幫幫我好嗎?》若是欲傳達環保理念予孩子,那麼推薦親子共讀繪本《長滿樹的大樓》和《花城》。

“若是家中長輩與孫子一起閱讀,那麼建議閱讀由馬新博客黃淑萍創作的繪本《找到了》,內容記載馬新戲曲文化的傳承,適合長輩一邊閱讀,一邊說故事給孫子聽。”

家長可選擇與衛生健康相關的繪本來向孩子傳達防疫措施。

出外用餐 隨身攜帶小本陪讀

任美芳從兒子逾兩歲大時,就培養他閱讀繪本的習慣。因此,如今6歲大的兒子已可以在沒有她的陪伴下自行找書閱讀。

“除了每逢晚上睡前會陪兒子共讀繪本,每次出外用餐,我也會隨身攜帶小本或比較薄的繪本。在等待食物上桌的當兒,我會陪兒子閱讀。萬一忘記帶繪本出外,就隨機應變,使用小紙張畫圖一同討論,以避免孩子長時間使用手機。”

由於兒子即將上小學,如今她開始培養兒子閱讀橋樑書,以便兒子能從閱讀以圖畫為主的繪本,逐漸適應文字量比較多的書。

任美芳在繪本活動上,與小朋友分享繪本的故事。

養成習慣 從一本再漸添數量

任美芳說,繪本適合0至99歲的任何年齡層閱讀。“繪本也可作為胎教,孕婦在懷孕時期就唸繪本故事給肚子裡的寶寶聽,這對寶寶的發育成長有幫助。”

她鼓勵家長從孩子年幼時就伴讀,可先從一本繪本開始,再逐步增加閱讀的數量。隨着閱讀的數量增加,有助於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有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創造力和想像力等等。

“孩子也能從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初時,他們會先觀察繪本裡的圖畫內容,再漸漸地擴展至現實生活之中,常會觀察周遭環境所產生的變化。此外,繪本裡簡短的文字,也可以幫助學前幼兒認識簡單的字體。”

她說,家長可重複多遍陪孩子閱讀同一本繪本,這會讓孩子自然記取書裡的故事內容,還會記得書裡所提及的詞彙,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

她也鼓勵家中長輩陪伴子孫閱讀,即便長輩識字不多,也可陪伴孫子欣賞繪本裡精美的圖畫,促進祖孫感情更融洽。

任美芳打造啟箱教育坊,提供家長陪伴孩子共讀繪本的環境。

計劃眾籌 維持營運添購繪本

疫情嚴峻時刻,任美芳與很多家長都面對兩難的困擾,一方面想帶孩子參與繪本活動,另一方面又擔心帶孩子出外,會暴露在染疫風險中。因此,她將繪本課程和活動都轉成線上進行。

如今該坊也提供家長通過線上選繪本,她再把繪本郵寄到對方家的服務。

在疫情局勢難以預料的情況下,經營實體店面對更大的挑戰。因此,她計劃今年加入眾籌計劃,以便啟箱教育坊能有更多的資金來維持營運開銷,以及添購新的繪本。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