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第一時間】老朋友仍是好朋友? ──敦馬第八度“非一般”訪華

際此希望聯盟入主布城第100天, 敦馬哈迪二度拜相後第一次受邀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也將是大馬於本屆“509”大選“變天”以來,兩國領導人第一次在北京會晤。

Advertisement

93歲的敦馬是當今世界最高齡的國家領導人,他於1981至2003年擔任大馬第四任首相長達22年期間,曾經先後7次訪華,對推動與發展馬中關係做出重大的努力和貢獻,因而長期以來被譽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所敬重的老朋友和好朋友。

馬中建交至今44年,有一半時間正是在敦馬第一次的首相任期內,足以彰顯敦馬曾在馬中關係的穩定發展進程扮演重要的推手角色。

ADVERTISEMENT

或是因為如此,當大馬獨立以來第一次出現政黨輪替,希盟上台執政,尤其是敦馬再度掌權,兩國人民期待馬中關係今後的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完全可以理解。

希盟上台馬中關係降溫

但“不幸”事與願違,在過去幾個月,有跡象顯示,馬中關係似因出現某種“不確定的因素”,而或多或少“降溫”。

再說敦馬這回再度“非一般”訪華看來不會引起所謂“政治尷尬”,大馬1974年成為東盟中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應歸功於當年“破冰”訪問北京的大馬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薩所作出的高瞻遠矚決策。

馬中關係正常化的那一年,敦阿都拉薩的長子納吉年才21歲,而納吉於2009年4月3日成為大馬第六任首相後,猶如秉承其先父的“遺志”般積極強化馬中關係,但僅在位9年的納吉於本屆“509”大選被逐出布城,而對敦馬來說,這位“恩人”的兒子(在1969年“513”事件後一度被“國父”東姑阿都拉曼逐出巫統的馬哈迪,當年在敦阿拉薩掌權時獲准重返巫統,最終成為第四任首相,他因而視這位第二任首相為其“恩人”)所犯下的“原罪”之一,據知就是他在其任期內過於“親”中國。

尤有進者,在本屆“509”大選之前和競選期間,敦馬及希盟尤其是土著團結黨和人民公正黨一再指控納吉和國陣前朝大量引入中國資金為“喪權賣國”,並持續妖魔化中資和政治化馬中關係,進而企圖挑起馬來社會的保守勢力“反華仇中”情緒。

納吉引入中資被指賣國

更甚的是,中資的湧入竟被質疑協助一馬發展公司(1MDB)減債或還債,也可能金援國陣備戰大選。

若這純屬敦馬及希盟在野時的“選舉語言”及出自選票的考量,或不會對馬中關係引發負面的效應,但敦馬組閣後以國債破兆令吉為由,決定暫時凍結或取消一些大型發展計劃,尤其是中國融資或投資或參與的基礎建設項目,包括東海岸銜接鐵道,以及沙巴天然氣輸送管和馬六甲多元石油產品輸送管計劃。

倘若中資不幸因敦馬和希盟政權“去納吉”而首當其衝,再加上不知是否中國方面尤其是駐吉隆坡大使館對本屆“509”大選的結果及隨之引起的大馬政局演變,未能作出正確的評估,因而可能不曾做好“政權更迭”的心理準備和制訂應急預案,以致馬中關係起“變數”,看來也是必然的。

無論如何,敦馬一再否認他反華,也未拒絕中資,他闡釋,希盟政權只是要求針對國陣前朝所簽署的“不合理”合約重新談判,因為有關條款重創國家經濟;他表示不歡迎任何對大馬無效益的交易,包括中資全數引進“中國”製造的材料和人力資本,剝奪大馬的實際利益。

他直指馬中關係並非建立在“大型計劃”或“巨額貸款”上,而是要中國成為大馬真正的貿易伙伴。(觀察者認為在這期間,敦馬兩度對日本進行工作訪問,目的在於一方面招攬更多投資及商業交易,藉以減少對中資的依賴,另一方面調整大馬的外交政策,佈局搞平衡外交,避免大馬向中國過度“傾斜”。)

這意味,敦馬旨在從維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向北京方面傳達某種訊息,預料他這回訪華將進一步釐清立場,磨合馬中投資理念,探討兩國新的合作領域,而中國也已表明兩國在雙方經貿合作所產生的問題,應通過友好對話妥善處理,尋求有效解決。

大馬支持“一帶一路”大戰略

在這方面,敦馬明確地強調,大馬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投資帶來資本和技術,設立工廠以增加大馬人的就業機會。

更重要的是,敦馬在動身訪華之前重申,希盟政權期待和中國建立密切關係,繼續推動他上次擔任首相時所致力促進的馬中關係向前發展;他也再度表明,大馬繼續支持和積極參與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大戰略。

正是共同利益大於分歧,馬中領導人有須建立互信,從戰略的高度務實地持續發展兩國關係,這不啻是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

但願敦馬第八度“非一般”訪華以行動證明他依然是中國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俾讓馬中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得以提質升級。

文/劉漢良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