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社區營造 3】具多元發展潛質 逛巴剎發掘新使命

“每一條河,是一則神話,從遙遠的青山流向大海……”這首耳熟能詳的詩樂《傳燈》,道出了河流賦予大眾的無限遐想,我們或許不知道某一條河的源頭,但卻能肯定每一條河都有它的傳奇故事,以及孕育沿途兩岸的溫柔。

習慣被地方上居民稱為居鑾河邊巴剎的它,坐落在明吉摩河邊,其實,它有一個非常漂亮且正式的官方名字:日落洞早市巴剎。巴剎具有數十年的歷史人文價值,近年來合法化後,能讓50餘家小販安居樂業,除了是美食、新鮮蔬菜、海鮮、雜貨銷售站,它亦是居民交流、溝通、聯誼的地方。有居民天天到巴剎報到,不為別的,只是單純逛一逛也覺得安心。

Advertisement

陳子彬(左)和羅璟彤組成蔬果派,以居鑾河邊巴剎為軸心,圈出了「逛巴剎」一題參賽。

陳子彬在社群組織“新新村”舉辦的第一屆企劃案大賽中,和伙伴羅璟彤組成蔬果派,以居鑾河邊巴剎為軸心,圈出了“逛巴剎”一題參賽,一舉拿下企劃案大賽的季軍,樂壞了居鑾河邊巴剎的每一份子。

作為居鑾人,也作為行動黨柔佛州主席劉鎮東助理及巴剎委員會秘書,陳子彬是當地居民與地方政府溝通的一座橋樑,在去年行動管制令後重開的居鑾河邊巴剎,居民對很多必須遵守的條規感覺陌生及不習慣,例如凡進入巴剎者都必須遵守登記、掃描、測量體溫和佩戴口罩等等要求。

“到巴剎的以老年人居多,大部分都是葉陶沙新村的居民,開始時大家不熟悉政府新訂的防疫條規,於是我每天早上都到巴剎協助他們處理登記等的事宜,前後大約兩個月。”

ADVERTISEMENT

其實,陳子彬並沒有逛巴剎的習慣,但因有任務在身,那段時間他天天清晨五點多就前往巴剎報到,從巴剎圍欄在6點鐘推開,就一直忙碌到9時許太陽發出熱力、巴剎攤主們收檔為止。

在這短短兩個月內,陳子彬對巴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培養出一段剪不斷的情緣,為他日後參與社區企劃案埋下伏筆。

10點鐘後回歸平靜

在巴剎裡,這位在砂拉越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的學生覺得處處充滿新鮮感,時日一久,他與小販及顧客們也交上了朋友,敏銳的觀察力讓他意識到巴剎具有可以跟進,並且打造得更加完美的小細節。“巴剎攤主多已高齡,只有幾個有第二代接手,再者巴剎攤主的營運模式也碰上瓶頸,難和超市的價格競爭。”

陳子彬也發現,巴剎在早上6時至9時間人潮湧現,在10點鐘小販們收檔後,巴剎就回歸平靜,了無生氣。“巴剎的空間每一天只有那短短幾個小時人來人往,感覺有點浪費,因此,我們深思能夠做些什麼,賦予巴剎新的使命,讓它具有更多面向的發揮空間?”

與此同時,因為與小販們熟絡了,他也經常聽到小販們抱怨疫情下生意難做,他的一顆心,為此而揪着,擔憂着。

巴剎小販和超市最大的差異,就是巴剎是熱情的火,超市則是寒冷的冰,前者的融合性,功能性無法被取代,即便時代巨輪如何向前邁進,這一份溫情對長者而言,有如“生活必需品”般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巴剎內充滿着人間煙火味,例如你可以和買菜的安娣交流,請教你沒見過的菜如何烹調,甚至彼此可以分享食譜,或者因事去不到巴剎,請對方給你留菜等等。濃厚的人情味無時無刻在巴剎內飄揚,跑一趟巴剎回來,有感覺被熱情圍繞的溫暖。”

腦中醞釀各種想法

在“執勤”的兩個月內,陳子彬也發現很多年長居民每天都會往巴剎鑽,是天天都需要購買新鮮蔬菜水果肉類海鮮嗎?答案肯定不是。他們天天跑巴剎,是基於一種習慣,是基於一份情懷,即使只是到巴剎兜個圈,空手來空手回也感覺內心收穫滿滿。

這所謂的收穫,是一份每天不來看一眼,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的情感依賴,不來一趟巴剎,這一天就像是欠缺了什麼一般。

“即使受到人數限制,老街坊們仍然願意在巴剎圍欄外排隊等候十多分鐘,畢竟巴剎內有他們每天想見面的朋友,有要分享的資訊,有打打牙骹的平台,這是他們的心靈轉播站呀。這,當然就是巴剎的獨特魅力。”

因為眼睛所見耳朵所聞,慢慢地有一些想法在陳子彬的腦袋裡醞釀着,等着在某一天盛開。

他堅信,居鑾河邊巴剎具有無限的發展和想像空間,它會是小朋友的娛樂空間,也可以是年輕人的聯誼處、樂齡者的吹水天地。它,是結集地方人文薈萃的一頁經典。

巴剎裡,每一道都是亮麗的風景。

採集小販故事 每道都是美麗風景

巴剎營造從人文基礎做起,收集故事記錄生活點滴,一步一腳印慢慢烙印出巴剎的深度記憶。

這一部分在企劃案的第一階段即故事採集和改造及美化巴剎中,詳細的提了出來。“它包括瞭解巴剎歷史,認識在地文化,與社區建立關係。再者也與鑾中美科班及畫室合作,和小販們共同進行美化工作。”

巴剎小販的生活是一項活潑生動的文化遺產,添加巴剎新元素可以從採集巴剎小販的故事開始,或許小販朋友讀書不多,但他們本身職業就已是一種專長,更可能是個達人,“例如魚販會幫忙你挑選新鮮的海產,還會跟你分享烹調祕訣等等。”

也因此,巴剎委員會副主席阿順,委員會成員之一賣菜嫂以及和巴剎一起長大的阿珠姐,都透過羅璟彤的鏡頭,成為巴剎裡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宣傳巴剎的一個做法,就是透過收集到的文字記錄和故事,上傳至社交媒體,讓更多人認識巴剎。

從最初的模糊印象,到後來透過社交媒體略知一二,再到後來像老朋友般瞭解是需要時間慢慢編織的,唯卻實實在在需要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先邁開腳步,才能一步一步收穫結果。

居鑾河邊巴剎充滿無限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巴剎可以是公園、藝文空間、遊樂場和戶外教室。

利用荒蕪之地 合力開拓土地價值

社區菜園計劃、巴剎小學堂……巴剎營造企劃一步一步來。

早上11點過後,居鑾河邊巴剎回歸平靜,而靠近河流一帶有一大片空地因為無人使用,便成一片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於是,它提供了社區菜園計劃一個發揮的空間。

“我們希望這一片土地可以被開發起來,或者切開成幾個空間,讓小販、居民,甚至是附近的學校領養,到來這裡種菜種花,開拓土地的價值。”陳子彬補充,當蔬菜花果有收成的時候,大家可以把產品拿到巴剎售賣,學習當一天老闆。

巴剎小學堂的企劃內容,是因為巴剎和學校靠近,他也希望可以與校方合作,安排學生逛巴剎,瞭解食材,學習交易,吸收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以親身體驗的方式體現多面向的生活教育。

因此,在不久的未來,巴剎可以化身公園、藝文空間、遊樂場和戶外教室多種角色。

參賽喜獲季軍 盼逐步落實提案

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意外的獲得第三名,教陳子彬喜上眉梢!

陳子彬從來不曾奢望能夠獲得企劃案大賽的獎項,他只是想參與成為一份子,從中向其他團體學習如何激活地方文化,甚至,他希望評審們可以就其企劃案給予指點,讓提案從紙上談兵獲得逐步落實。

“居鑾河邊巴剎有二三十年歷史,這裡的小販在更早期是大路邊擺攤,後來搬遷到雜草叢生的河邊落地生根,直到2019年才取得合法身份,正式在河邊擁有屬於自己的家。我們在2020年疫情嚴重之前舉辦了一場新年市集,一連9天類似文青市集的活動獲得居民積極參與,熱鬧無比。”

因為新年市集的成功,讓陳子彬意識到居鑾河邊巴剎具有無限可能。

他在提案裡整合了早前活動的資料,也提供了地方特色研究,他更希望透過及結合地方上的人力,為河邊巴剎擦出亮點,陳子彬特別要感激其社區啟蒙老師劉德全給予的援助。

人文底蘊濃厚 連結起來發揮功能

要把一個地方激活起來,除了最重要的人口資源要豐富這個因素之外,得天獨厚的環境特色亦是重點之一。

在準備企劃案時,陳子彬希望能夠賦予巴剎新的生命,他整合了各方資料,找出地方特色,從方方面面發掘巴剎的獨特魅力。

居鑾河邊巴剎坐落在葉陶沙新村範圍內,在步行可到的方圓1.2公里就擁有4間華小和一間獨立中學,同時在居鑾老街有數間會館,是同鄉們聯誼的去處,另外大大小小的神廟也有4間之多。

“華小、獨中、會館、神廟……都是豐富的資源,表示這裡歷史人文底蘊濃厚,我們的重要任務就是把他們連結起來,從而發掘彼此的特色,發揮更多的功能。”

他坦誠,要落實社區營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會是一段很長遠的路,但無論如何,巴剎的確存在着它的各種可能性,端看人們如何把它激活起來,成為一個地方上的文化特色。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