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破蛋而出3】李仁昌自創一隻鹿玩起 本土潮玩市場慢熱

藝術玩具,或者稱潮流玩具在收藏家之間並不是陌生的名詞,各種角色搭配合宜精緻的造型讓喜愛的人趨之若鶩,一些極具特色的更常常在相關領域掀起風潮。在大馬,藝術玩具在近年來也漸為人所知。儘管在大馬的普及程度不如國外,才華洋溢的藝術玩具設計師李仁昌依舊熱衷投入其中,期許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27歲的李仁昌來自馬六甲,是名獨立藝術家,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躋身成為藝術玩具設計師一份子,並自創品牌oodplex。

Advertisement

“oodplex是oodle加complex的組合,oodle是很多不同的東西,complex則意味着複雜,意即很多複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

他是於2017年在英國唸書時自創品牌,這也是他投入藝術玩具領域的起點。在前往英國深造前的他在大馬學畫插畫,在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後赴英國西英格蘭大學進修,國外開放且多元化的藝術氛圍也打開了他的眼界。

“在英國唸書時,那裏的藝術氛圍非常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對藝術發展的想像。”

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習了倒模藝術,並受到紐西蘭玩具設計師Yoii啟發,利用所學的技能和現有的器材嘗試去創造玩具。當時他並沒做多想,僅以一隻鹿開始做個嘗試,首個自己設計的玩具Raiki因此誕生。

ADVERTISEMENT

和不同的人合作

接着,他便使用這形狀簡單的模型去和其他藝術家合作來變化出不同的作品,擦撞出許多火花,更成功在藝術玩具領域嶄露頭角,包括在2017年的大馬動漫展首次展出,隔年也在英國布里斯托Glitch Gallery露面。

2018年他回到大馬,隔年開始在藝術學院擔任講師,在課餘時間他持續創作與設計。近來,他辭去講師一職,全心投入藝術玩具設計領域,近期的作品是Melting Ben,並在馬來西亞文創商場(GMBB)的《破蛋2.022》當代藝術展展出。

這樣一步一腳印走下來,李仁昌似乎走出了自己的路。以往的他是以一個原來的點子創造出雕飾,再和不同的人合作下帶來不一樣的火花與成品,現在的他雖然也以這樣的形式去做,但同時也嘗試踏出舒適圈去做更大膽的變化,即把原來的雕飾與不同的形狀和點子結合做出表達。

“一開始我比較傾向於和不同的人合作,現在則比較注重在把自己的想法做出來,在設計和想法上做不同類型的改變,所以在角色設計上會比較複雜些,變化和造型也更多更大。”

李仁昌在GMBB的《破蛋2.022》當代藝術展上展示自己近期的作品。

促進增長 積極推廣很重要

李仁昌一開始投入這個領域時,全馬真正在參展和在做的人也只有10個人左右而已,當時他不作多想,只覺得此行業在大馬還很新穎,或許有發展的機會和空間。

他說,比起台灣、香港、美國這些已有廿多年歷史的國家,大馬依然有許多推廣的空間,讓更多人認識藝術玩具的獨特之處。

“我看到這領域持續在成長,不過還是有相當多的人看不明白,對美術專業的人來說會覺得這太商業化,但是對商業化的玩具玩家來說又覺得不知道這是什麼,我們是卡在比較尷尬的位子。”

因此,積極推廣是首要去做的事,也慶幸這裡還有一些人很用心在從事推廣工作。

他披露,一些群組和朋友都會積極分享本地設計師的創作,與其他設計師或國外設計師交流與分享,這些都能促進此行業的增長與進步。這,想必也是近年來國內藝術玩具設計師數量在逐漸增加的原因。

李仁昌的首個自創玩具名為Raiki,是以鹿為原型,這也是最原始的樣子,他以此為起點,再和其他藝術家或設計師合作創造出不同的作品。

限量製作 價格非主要考量

藝術玩具是手作品,一般限量製作,因此價格偏高,不明所以的人難免會懷疑它是否值得。李仁昌說,對收藏家和玩家來說,玩具是否能引起共鳴才是重點。

“對收藏家和玩家來說,價格或許不是他們主要的考量,而是一個玩具是否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合眼緣,價格的考量相對的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他們注重的是玩具帶來的感覺,也不會用價格去衡量它的價值。”

他披露,一個作品從開始創作設計到發展至成品,依據不同的大小需投入的時間會用上好幾個月不等,而手作品只能限量生產,對於收藏家來說,藝術玩具的限量、帶來的享受和特別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願意付高價納入囊中。

“其實,與同類型、同樣大小而純藝術的雕像相比,藝術玩具的價格相對便宜。”

經過與其他藝術家及設計師合作擦出不少火花後的Raiki在2018年出現在一些展覽上。

引起共鳴 需留意市場需求

人們常常會好奇設計師的靈感來源,而李仁昌創作的靈感來源是自身的經歷和發生在身邊的一些事情,希望透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起共鳴。

他指出,他近期的創作Melting Ben也是此次參展的作品,想表達的是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和想法,此靈感源自於他在2019年患上骨痛熱症住院一個星期對他帶來的衝擊和震撼,這些衝擊讓他慢慢形成一個想法,於是動手把它做出來。

“當一個人看到我的作品時,他的感受是什麼?他想到了什麼?他可能看不懂那個玩具的角色是什麼,看不明白這玩具是什麼,怎麼創作出來,但是可以有些感受和共鳴。這是我現在最想做到的。”

他披露,在創作上,他會儘量以自己的想法為主,然而,也必須考量到市場的走向與需求。因此,他會從不同角度去探索。

“參與藝術展的時候,我較注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過,如果是要做銷售用途,我會考量市場走向。這兩者有些不同,不過都會儘量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再取得市場的反應後作出適當的調整。”

這三組尺寸巨大的模型皆從Melting Ben演變出來,左起名為Melting Ben、Crying for Help及Split Ben,也是少數李仁昌巨型的作品。

Melting Ben原來的點子長這個樣子。

首辦個展 一度迷失想放棄

今年5月,李仁昌舉行了首個個展,這籌備了兩年的個展讓他面對極大壓力,一度生起放棄的念頭。

“這是在疫情期間自己一個人,在很少接觸他人的情況下去做的個展,我有一種自己在做,但不知道外面的反應會如何的壓力,這是我第一次做,馬來西亞也沒有設計師這樣做,我做得很累。”

沉重的精神壓力、孤立無援的情況,加上投入的時間、精力和資金不少,讓他漸漸有點迷失和茫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有點想要放棄……

慶幸的是,他堅持下來了,因為覺得已經作出決定,起了一個頭,所以無論如何都想要把它完成、做好。這是他一直秉持的信念,也因為有這樣的想法,讓他度過了這次的考驗,更因此成為了他前進的動力,現在只要遇到任何問題,他都會想方設法嘗試去克服和試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除了創作與設計,帶着作品參展也是李仁昌必做的事。

未來計劃 冀開拓國外市場

獨自闖蕩藝術玩具領域的李仁昌在這幾年來都是孤軍作戰,從創作設計到參展推廣甚至銷售都一手包辦,他坦承無法做到面面俱圓,而創作始終是他的重心,並希望未來可以陸續推出更多作品。

在完成《破蛋2.022》當代藝術展後,他將在12月到台灣參加當地的玩具創作展。至於明年,他尚未有具體的計劃,不過,他不會只專注在馬來西亞市場。

“在這裡主要是做推廣,如果需要銷售還是國外比較多(機會)和容易,馬來西亞人比較看重外國的市場,會覺得你在外國有名氣了才來支持你。”因此,他除了積極創作,開拓國外市場也是勢在必行的事。

報導:何欣瑜 照片:辛炳耀、受訪者提供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