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矜矜樂道】如何不生氣

生氣就是你的期望沒得到滿足,然後帶來了失望,負面情緒就產生了,比如憤怒、焦慮、嫉妒、悲傷、痛苦等等。其實,產生負面情緒的真正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態度,和我們持有的信念。

那天上一堂美容撥筋課,我當老師的示範對象。老師說,她每次替人洗臉的時候,都會看見顧客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有的人會比較容易生氣。

Advertisement

“怎樣看得出一個人容易生氣?”我問道。

“你一定是容易生氣的人。”老師聽我這麼說,很容易就猜中。

是的,相比起一些冷靜的人,我是一個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我不是隨便發脾氣的人。可是,如果踩到我的底線,我會跟你翻桌。

有一些事,我真的看不過眼。比如說,我和朋友走在醫院前面的路上,那里很窄,兩邊都停了車子。一輛車子開得很快,“碰”的一聲,撞到我印度朋友的手。司機停下來,是一名馬來人。我好聲好氣地跟他說,先生,你撞到我朋友了,改次開車小心一點。他撞到人還惡人先告狀,說幹嘛我朋友走到那麼外面去。

ADVERTISEMENT

朋友沒什麼反應,反而是我火冒三丈,跟他溝通不過後忍不住向他翻白眼。他走了過後,一旁賣椰漿飯的馬來婦女也說,是那輛車開得太快了。

“你痛嗎?”我問朋友。

“痛。”她說。

“為什麼你那麼冷靜的?”

“我怕你打他。”

還有一些其他事情,也曾經令我很生氣。可是,令我生氣的事,在其他人看來是小事,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我會這麼生氣。我告訴一名朋友,她說:“你是太有正義感了。”

有一次,我谷歌“如何可以不生氣”,看到一篇文章。文章寫道:“生氣就是你的期望沒得到滿足,然後帶來了失望,負面情緒就產生了,比如憤怒、焦慮、嫉妒、悲傷、痛苦等等。其實,產生負面情緒的真正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問題的態度,和我們持有的信念。”

惡人先告狀 掩蓋本身過錯

回想起那些令我生氣的事,真的是因為我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或許,我對“人”的期望很高。當那名司機下車時,如果他跟我的朋友道歉,什麼事都沒有了。可是,他反而發惡責怪我的朋友。我心想,如果我朋友被撞到飛起,他一定會被嚇壞。因為看到她沒事,他才以這樣的態度掩蓋自己的過錯。當時我的腦子里想到的是:“怎麼會有這樣的人?”生氣的情緒就產生了。

那篇文章建議我們生氣的時候,什麼都別做。因為情緒是我們的一種防禦本能。你生氣的時候,大腦很興奮,腎上腺素分泌也會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反應速度和身體機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這是一種戰鬥狀態,你會很拚命,而且失去理智。所以,生氣的時候,什麼都別做。其次,要認同你的情緒,並充分表現出來。你可以跟對方說:“很抱歉,我現在非常生氣,我需要靜靜。”或者是:“你這樣做,讓我非常不舒服,我很生氣!”

如何讓自己不生氣?就是把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改去“理性信念”。這世界上什麼人都有,有好人,也會有惡人先告狀的人。惡人自有惡人磨,我繼續做好人就好。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梁韻矜)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