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疫下露營風 下】】陳國豪愛探險 帶着學生去野營

露營風尚未盛吹時,有人已愛上挑戰野營。

野營和露營最大的分別是,野營迷通常會在高山、海邊、

Advertisement

森林中選擇一種路線,以進行登山、溯溪的極限挑戰為目的,

常需要克服無水、無電、無廁所的環境。

檳城菩提獨中體育老師陳國豪在在校積極發展體育活動,

更拓展野外探險,常帶領學生登山野營,甚至挑戰大漢山,

ADVERTISEMENT

他的用心良苦,改變了許多孩子的價值觀和未來。

野營時透過計分遊戲,讓學生了解團結的力量。

陳老師相信學生擁抱大自然,會更勇敢且學會惜福。

大疫之後,最炙手可熱的休閒活動,就是露營。

露營,除了大人喜愛,大自然更是個遊樂場,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天堂。

在澳洲,露營就是教育課程裡的一個環節。讓孩子去探索最原始的自然之路,與萬千植物、小動物做朋友,這是校園和家庭都無法給予的知識,讓孩子回到自然,做回自然的孩子,為自己負起責任,學習獨立自主。

在檳城,就有一名來自菩提獨中的體育老師陳國豪,這13年來,愛好登山的他積極推動大自然教育,更拓展野外探險活動,多年來每年或每2年都會帶領數名14至17歲的中學生去野營,後來更帶着學生挑戰西馬最高的山峰──彭亨海拔2187公尺的大漢山,也使該校成為全馬最多學生攀登大漢山的學校。

陳國豪是登山愛好者,也是名獨中的體育老師。

教學靈活多變

49歲的陳國豪可說是一名熱血老師,他原本從事電腦業,是一名業余的體育教練,一個機緣之下,成了獨中老師兼聯課主任至今,他另類的教學方式,令學生學會了懂得變通,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人生觀和命運。

陳國豪的教學方式可說是靈活且多變。他也是校裡烹飪學會的掌舵人,他將登山、體育、烹飪等技巧融入教學內,帶着學生去野營,學生需要親自動手紮營、烹煮三餐,他甚至將烹飪學會轉成在校方辦活動時的必用餐飲供應之選,給學生更多的發揮平台。

陳國豪也是緯度探險俱樂部(V2 Kembara)副主席,13年前,當俱樂部進行年度登大漢山之行時,陳國豪留幾個名額給學生。

帶學生走去森林探險,這是讓學生學會成長和堅強的最佳教育方式。

陳國豪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向戶外大自然,讓他們學習獨立和堅強。

為選擇負責 強化孩子能力

“帶學生去野營能堅持到今天,最大的收穫是許多給我帶過的學生在畢業後,會以校友身份回來義務幫我帶領其他的學生,其中一名學生還成了同事,在菩提獨中當體育老師,也帶學生走向戶外,這是我最感動和欣慰的。”陳國豪認為,或許只參與幾回的野營未必能完全改變孩子的問題,但他相信,這深刻而有趣的活動日後一定會一點一滴逐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在城市裡成長的孩子,日常都離不開電子產品,與大自然越離越遠,嚴重脫節,也因而會患上“大自然缺失症”。“我讓孩子們暫時放下手機和電腦,進行一次真正認識自己和擁抱大自然的旅程,不受環境控制,而是凡事靠自己的選擇去體驗,我相信,一定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選擇”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在野營活動中,旨在培訓學生獨立生活、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紮營和急救等生活知識。而孩子們在過程中都需要作出各種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野營的意義所在,也是大自然贈予的勇氣課。

陳老師和學生們的關係都非常融洽且親密。

熱血老師 掏腰包幫學生

說陳國豪是熱血老師,主因是他為學生做了許多超出老師職責範圍的事。

舉例,在推動野營活動時,如果發現有學生面臨經濟困難,無法支付活動費用,他也毫不猶豫的自掏腰包,為學生代付。

這些年來,他家也常會“收留”離家偏遠,或家境有問題的學生。“因為菩提獨中的學生人數不太多,所以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關係都特別好,彼此也非常的信任,所以我都會讓這一類的學生住進我家,而我也都會鼓勵這一群學生參與野營活動。”

因為和家長們關係友好,許多家長也知道這名老師具備豐富和專業的登山經驗,無論是拓展營或登大漢山,都放心讓孩子參與。

設計遊戲 培養合作精神

陳國豪說,現在孩子的依賴心很強,也好勝,會覺得自己比老師厲害,很難服從指令,但如果藉野營來讓他們自己作決定和體驗其中的甘苦,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比如在野營時,學生們必須建立起走到哪就吃到那,讓他們隨時準備好自己,如果覺得不餓而選擇不吃的話,可能就沒機會吃,又比如除了野營的第一餐先由老師作示範,接下來的每天三餐,學生就得動手煮了。

“我們會分組,然後由老師分派食材給他們,自己帶來的食物會被沒收,老師給什麼就得煮什麼,包括苦瓜、茄子都得吃下去,走得再累休息一會還得再繼續,讓孩子變得更堅強、有信心和自律。”

為提高學生的團結精神與管理能力,陳國豪也會在野營時設計出多項有趣而有意義的遊戲,比如以累計分數的方式,讓各個學生小組決定以分數競投什麼食材,而取得分數後,便可換取食物,更會有拍賣會供購買食物,而這遊戲必須與隊員合作才有機會取分,讓他們從遊戲中了解,不僅是要跟團員合作,更需要和競爭者合作,才能達致互惠互利。

“我想讓他們體驗,作任何決定都是團隊的功勞,不是一方主導,不同的人更會有自己的意見,如何從中找到平衡點,是學生們最好的學習機會。”

野營時的一日三餐,都由學生親自烹煮。

以食材來進行遊戲,讓孩子更能掌握生活技能。

 

野營之前 先做負重訓練

登大漢山前,陳國豪都會給學生們進行3個月的負重訓練,每周末揹上十多公斤重的背包,參與五六個小時的遠足。再從中選出達標的三四名學生,參與大漢山遠征之行。

一般上,數名不同種族與年齡的登山者,會帶着學生,在7至8天內完成全程約100公里的路程。

學生的登山書包一般介於18到20公斤,視身形與情況而定,學生自己收拾個人所需的衣服、水、雨衣、登山杖和食物等,隨大隊走進原始森林。

在沒有通訊網絡的情況下,學生們每天都得揹着沉重的背包攀山涉水,挑燈夜行,在找不到廁所時,就得自己挖洞處理,這可讓讓他們提起勇氣和耐力,真正擁抱大自然。

“學生們當然會很擔心無法活着回來,但這些折磨和體驗,在達成目標後相信會成為他們開心和難忘的回憶。”

 

陳國豪老師不但影響了許多學生的命運,他熱愛登山的精神,

也深深的影響着一個人,他就是登山達人蔡英偉。

因為登山,陳國豪與蔡英偉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這20年來,都是一起在森林登山、野營,體驗過多場驚險無比,

甚至跌斷了腿差點性命不保的野營經歷,但依然在堅持的路上。

而陳老師舉辦的多場學生野營之行,也少不了英偉的加入,

他就是個保姆與陪伴者,

用他豐富的登山經驗與知識來保護每個參與的孩子。

今年3月去野營時,蔡英偉從高山跌下斷了腿。

蔡英偉是登山野營達人,這20年,他征服過許多高山。

蔡英偉登山20年 摔斷腿也要爬

資深登山達人蔡英偉,現年59歲了,今年3月,更在一場野營活動時不慎從30米高跌下,幸有大背包保護,保住了命,但跌斷了右腳大腿,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所以,這場訪問是在輪椅上進行的,但是,這場意外絲毫無損他對登山野營的熱愛,他依然滿滿笑容說:“下星期,我還會去參與露營。”

坐着輪椅如何去露營啊?他說:“當然可以,又不是野營,無需上山下海,只是睡在營地享受大自然奏鳴曲。”他說只要他可以行走了,登山野營依然會去,不然人生就毫無樂趣!

陳國豪是蔡英偉的師父、中學學弟、知己,2003年英偉遇上國豪後,改變了他下半生的生活。

心境比實際年齡年輕

堅持登山野營20年,他的下半生已與山融為一體,就像生活呼吸般自然,對他而言,不到走不動,山還是會登上去。

陳國豪是他的野營啟蒙老師,20年前,他們因登山而結識,從此成了知己好友,組了登山好團隊,這15年,陳老師積極帶着學生去野營,包括大漢山之行,自然少不了他這個好兄弟的結伴參與,才能更順利落實這充滿意義的大自然教育。

“他是我的師父、中學學弟、知己,2003年遇上他後,改變了我的下半生的生活。”

蔡英偉快60歲了,但無論是外表或是心境,都比實際年齡年輕好多,他笑說:“所以啊,我就是愛跟年輕人混,說是他們向我學習,倒不如說我向這些年輕人學習,從這些孩子身上,我學會玩抖音小紅書,都是很開心的事,人生嘛,就是要開心的過。”

登山20年,英偉帶領團隊登上大漢山探險近21次,到蒂迪旺沙山脈(Banjaran Titiwangsa)馬來半島主幹山脈探險逾50次,他同時也是緯度探險(V2 Kembara)發起人之一。

驚心動魄經歷不止一次

20年登山野營的經驗,除了這一次不小心從高山跌下斷了腿,他也有過不少驚心動魄的經歷。

比如在山中遭遇山洪暴發,水流急促導致他與隊友都無法順利渡河;又有一次,途中有一名女隊友和3名男隊友半途掉了隊,令身為領隊的他焦急萬分;他更試過,一名女隊友在登山第四天時不幸感染病菌,由於當時已走到中途,無法倒退回到出發點,只能前進。

“那名女隊友很勇敢,堅強撐着走完旅程。後來我們才知道她感染的是食肉菌,所幸最後保全了雙腳,這是我經歷過最難忘的野營事件。”

野營也是體力、耐力和精神的考驗。

野營風險高,但可學會勇敢與自強。

非常時刻 守望精神很重要

蔡英偉熱愛探險,更熱愛大自然,他在其中得到身心大解放,懂得惜福,更學會堅強的應對人生各種難題。

登山野營探險中,也讓他改變不少,比如調整自己的壞脾氣,向那脾氣和修養很好的隊友學習,這是他最大的收穫。

他說,野營的風險高,有時團隊中出現不同的性格和不同意見是一件好事,因登山探險最忌就是自大和自我,容易出現盲點,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在過程中,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見,互相提醒,適時放下身段,開口要求他人幫忙,這就是團隊的力量和可貴之處,從探險生活中可以領悟到許多人生哲理,有助自我成長。”

他坦言,在受到各種限制的環境裡,也是考驗人性的時刻,比如有隊友受傷,有的隊員會主動分擔隊友的背包重量,並堅持陪他完成行程,也有的人只顧自己。

“在那非常時刻,大家都是一體的,守望相助的精神非常重要,還有不輕易放棄的正面想法,如此才能與團隊一起 過重重考驗,完成探險行程。”蔡英偉說。

蔡英偉長年和陳國豪一起帶領學生登山野營,給學生最好的大自然教育。

野營必備用品 和注意事項

蔡英偉具有非常豐富的野營經驗,這就讓他授招,野營時該注意事項和必備的用品。

◆要和有經驗者同行

一定要和有登山經驗的人同行,這非常重要。野營風險高,許多意外都是意想不到的,參與者要有登山野營實戰經驗、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急救常識等。

◆快干衣物

儘量不穿棉製衣物,多備快乾的上衣與長褲。

◆頭燈

一定要戴頭燈,尤其走夜路時,頭燈非常重要,手電筒不太實用。

◆準備兩層帳篷

在野林,最好建兩層帳篷,天幕也一定要帶。烹飪在天幕下進行,儘量不要在帳篷裡煮食,避免着火。

◆急救品

被火燒傷藥物及過敏藥一定要帶。過敏藥是準備給不幸被蜜蜂叮傷時使用。蔡英偉說,曾有人被蜜蜂叮傷後失去性命,這是很惋惜的事。

◆衛星電話

在荒山野林常無線路,那次蔡英偉自高處跌傷時,幸好有衛星電話方求救及時。

◆食物

個人需求,但登山流汗多,身體需要70%碳水化合物及30%脂肪支撐,需要準備鹹一點的食物。

◆紮營地點

有河的地方:

蔡英偉說,紮營的地方一定要靠近河邊,如此才有水可用。不要靠近枯樹的地方:

因為有可能半夜大風一吹,枯樹會倒。

2008年,蔡英偉曾試過紮好營之後,高處的枯樹忽然倒下,差點擊中他們。

留意洪水的痕跡:

留意是否有洪水的痕跡,有沙的地方,可能會有洪水出現。

2019年,蔡英偉就遭遇嚴重的山洪暴發,他和隊友都受困其中無法渡河,只能等洪水退了才能離開。

要在天尚亮時找到適合紮營之地:

天色暗下來後,就會出現許多的盲點,比如樹木是否枯萎和洪水痕跡等潛在的許多危險都無法看清。

留意是否有象糞:

蔡英偉說,野營時,不怕遇見老虎,只怕遇到大象。

他說,生火後,老虎會怕,但大象不會。

如有象糞,得留意是新的還是舊的,如是剛排出不久的,那可安心,因為象群剛經過,沒那麼快回來,如果是舊的,那牠們很大可能會再回來,那一定要趕快避開。

文 \ 林春蓮     圖 \ 受訪者提供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