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生命有轉機】膝關節痛勿拖延治療 盧妙容自由行走找回健康

(吉隆坡訊)關節就是骨頭相連接的地方,方便人體活動。

Advertisement

在長者中,最常見是退化性關節炎,由於關節慢性勞損而引起,最常受影響的便是膝關節,盧妙容就是受害者之一。

在2018年1月,盧妙容在坐姿不正確之下不小心坐傷了右膝蓋,一開始只是稍有疼痛,她並沒有太在意其疼痛,僅僅擦塗鐵打藥水護理,可是痛楚並沒有因此而改善。

ADVERTISEMENT

“擦塗了跌打藥水也只是暫緩而已,過後,我便去普通診所看診,當值的醫生也只是開了止痛藥給我服用,但療效並不理想。在這期間,我步行不方便,只能使用拐杖幫助走路,就連走一步也感到困難。曾試過坐輪椅代替,但多數是用拐杖步行。”

她回憶述,這疼痛為期了3個月,從少許的疼痛惡化至無法步行,她走的每一步伐都感到半月板位置有摩擦的痛楚,即使夜晚睡覺也感到疼痛,以導致難以入眠。在女兒的安排之下,她開始接受疼痛治療中心的護理。

“在護理開始前,我的膝蓋有腫脹現象,治療師先為我塗抹藥膏,治療2次症狀好轉後,再安排按摩師為我的膝蓋按摩,也安排了熱療法及電流刺激療法。

“醫師叮嚀我,藥膏塗抹上後必須24小時後才可拆除,但每次在睡覺時都拆除了,只因塗抹藥膏都讓我痕癢無比,在加上皮膚敏感因而長出紅點。這治療法維持了一個月半,每星期一次,而在接受7次治療後,步行不需再使用拐杖了。”

花4個月完成20次療程

她說,她選擇的治療配套共有20次(整個療程需時4個月),成功地完成整個療程後,膝蓋不再疼痛。未治療前,疼痛讓她無法步行買菜,結果她只能頻密訂外賣以解決生活飲食問題;康復後的她,也恢復了步行買菜的生活。

“雖然我有駕照,但已太久沒有駕駛而生疏,因此也不敢駕車出門了,只能步行去買菜,而且路程只須10分鐘,若想要去菜市場也花多10分鐘而已,所以我都會步行去買菜。”

康復後的她,最想回怡保探望親朋戚友,她表示,她本人也較熱愛本地旅遊,先前也曾去波德申旅遊,不過本地都需要丈夫駕駛,因此不敢太頻密勞煩丈夫。

尋找合適療方 配合復建調慢步伐

盧妙容提醒大家,若自己或親人有類似關節問題,絕不能拖延治療,務必找到合適的治療。她本人也是因拖延治療,而導致病情惡化,幸運的是,找對醫師不必再飽受關節疼痛折磨。

“在治療期間,醫師不斷幫助我進行復建運動,如單車運動、肌肉訓練等。在受傷前,我經常步伐過快,也是導致關節惡化原因之一,醫師也叮囑我不能再步行過快以配合康復,每次的步行時間控制於30分鐘內,不宜於過長並且需要調慢步伐。”

“另外,康復期也不宜於走上斜坡及樓梯,盡量使用電梯代替,走下斜坡也必須慢行,盡量不進行激烈運動。雖然我的療程已結束,但醫師仍提醒我,每二三個月都需要複診。”

至於療費,她說,需胥視病人病況而定,但她選擇的是20次的配套,一次的療費大約是120令吉,共花了約2400令吉。

限制患者活動能力

慢性疼痛無明顯病因

性疼痛到底是什麼?

運動與體育醫療協會副主席陳章豪指出,在2001年,美國慢性疼痛協會宣佈9月為“疼痛意識月”,其目的為提高公眾對疼痛和疼痛管理方面問題的認識。

他說,慢性疼痛定義為疼痛持續至少12週,它可能是穩定或無間斷的,其疼痛無任何明顯病因。在各個患病部位,疼痛感可能有所不同,其疼痛可能會變得尖銳或鈍痛,讓患處引起灼痛或疼痛感。

“慢性疼痛幾乎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其疼痛會限制患者的活動能力,並降低患者的柔韌性,力量和耐力。”

他指出,最常見的慢性疼痛類型包括:

◆頭痛

◆術後疼痛

◆創傷後疼痛

◆下腰痛

◆癌症痛

◆關節炎疼痛

◆神經性疼痛(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

◆心理性疼痛

  (不是由疾病引起,傷害或神經損傷引起的疼痛)

潛在健康問題可致疼痛

“通常,疼痛是神經系統的重要反應,有助於提醒你正被傷害。發生傷害時,疼痛信號會從受傷區域傳送至脊髓,再到大腦。”

他提到,慢性疼痛通常是由最初傷害而引起,例如背部扭傷或肌肉拉傷,盧妙容女士是因坐姿錯誤而導致關節疼痛。神經損傷持續時間更長會使疼痛更加劇烈,在這些情況下,治療潛在傷害可能無法解決慢性疼痛。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遭受慢性疼痛而沒有遭到傷害而受傷。沒有造成傷害的慢性疼痛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有時疼痛可能是由潛在的健康狀況而引起。”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