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湯米湯姆斯自傳】 希盟倒台非“數字”問題 “內部爾虞我詐致分裂”

(八打靈再也31日訊)前總檢察長丹斯里湯米湯姆斯指出,當初讓希盟倒台的不是來自敵對聯盟的外部挑戰,而是內部成員之間的矛盾。

“希盟在國會下議院有足夠的議席完成任期,來自國陣的外部挑戰並不會動搖政府的穩定。

Advertisement

“因此,作為執政聯盟,唯一威脅到希盟執政黨地位的,是內部成員之間的爾虞我詐和相互猜忌,進而造成組成政黨退出或分裂,一些黨員離開加入對手的陣營。”

湯米湯姆斯在自傳《我的故事——荒野中的正義》的“希盟倒台篇”中說,希盟倒台有3大主要原因,分別為聯盟管理不善、前首相敦馬哈迪對接班人拿督斯里安華的不信任和馬來人支持率的下降。

“這三個原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政治人物之間的不信任,不僅在盟黨之間,而且也發生在黨內,尤其是土團黨和公正黨內部。”

希盟擁多數支持  倒台非外在因素

ADVERTISEMENT

他指出,國會民主制是一場數字游戲,當時大多數人顯然更傾向希盟,因此希盟倒台並非是外在的客觀因素。

“當然在補選中有少數國會席位流回國陣。這是一種全球現象,因為補選通常會變成針對執政黨表現的抗議投票,但當大多數選民考慮到不同因素時,這對全國大選來說幾乎沒有影嚮,因為在這種一次大選的情況下,選擇政府比選擇個人議員重要。

“希盟的崩塌速度,甚至還不到2年就結束了5年的議會任期,在現代政治中是絕無僅有的。”

湯米湯姆斯說,當敦馬宣誓就任第7任總理時,希盟在222個國會議席中獲得122名國會議員的支持,即公正黨48席、行動黨42席、土著團結黨13席和誠信黨11席,另外8席屬於希盟的盟黨民興黨。

“他們成了內閣成員的的代表,相較國陣鼎盛時期由多達14個政黨組成,這是一個可控的數字。”

他說,在希盟4個政黨中,只有行動黨和誠信黨沒有內部沖突,得以保持完整,但公正黨和土團黨卻因內部矛盾而四分五裂。

“公正黨前署理主席阿茲敏率領10名國會議員脫離政黨,雖然只占少數,卻是削弱了公正黨的力量。土團黨情況更明顯,慕尤丁帶領著絕大多數人出走希盟,只有少數人願意跟隨馬哈迪,這導致希盟議席急劇下降,僅剩109名成員。”

他說,這些叛變都是在馬哈迪在2月24日宣布辭去首相一職後,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的事。

“無論是在敦馬辭職前就在醞釀,還是因為辭職才有所決定,他們都無法說明。沒有人比政客更加自私和算計,如何真實敘述和整理變幻多端的時局,是政治學者和历史學者的任務。”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