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重見天日的石碑

大山腳玄天廟經過修復後重新開放,民眾可以如常到廟裡燒香膜拜,修復後的玄天廟,呈現美輪美奐的盛景,成為大山腳地標的歷史建築。廟旁的店屋包括文物館也將在不久後啟用,大山腳民眾都引領盼望,伯公埕的玄天廟、文物館和廟旁店屋,將成為檳州其中一個重要的古跡文化區。

對於這座百餘年的古廟在火劫後重現風采,腦海里涌現許多回憶,有些回憶跟普羅大眾一樣,無非是日常到廟裡燒香膜拜的生活經驗,然而有一個回憶倒是值得跟大家分享,這跟一塊石碑有關。

Advertisement

師生聯手尋石碑

話說當年日新獨中歷史老師盧榮成偶然閱讀到《大山腳福德正神廟成立百周年紀念特刊》中潘友平先生的文章《我所知道之大山腳福德正神廟》,該文引用了大山腳義學堂的碑文內容,引起了盧老師的關注,認為這塊石碑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物,決定去廟裡看個究竟,但尋找了一兩年,總是找不到。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廟外墻角找到了這塊大山腳義學堂石碑,原來是被米台目攤販的一個櫃子遮掩了多年,難怪找不到。發現這塊石碑時,依然保存完好,只是石碑下端埋進洋灰地板裡,部分碑文無法讀取。

盧老師發現石碑的那一年是在2005年,在歷史科會議中,大家決定帶領學生到玄天廟進行戶外教學,以考察廟宇的古跡文物,包括這一塊重見天日的石碑,讓學生了解這座百年古廟和學校的歷史關係,並講解廟中各種文物的意義。我當時也是其中一名歷史教師,就和同事們進行了事前規劃,每一位老師分配一個講解主題,於是就擇日帶領學生到廟裡去進行考察活動。

還記得學生在考察結束後,就在廟前填寫學習單,完成了一堂別具意義的歷史教學。

ADVERTISEMENT

科技重塑了歷史

戶外教學結束後,我們召開檢討會議,大家認為大山腳義學堂石碑是證明日新學校歷史起源的歷史文物,而且對我國華文教育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必須妥善保護,乃議決向福德正神會聯署呈函,請求將大山腳義學堂石碑遷移到日新獨中校園作為永久紀念。後來這塊石碑被安置在廟裡,卻在2019年的一場大火中不幸燒毀。

如今在廟旁看到的大山腳義學堂石碑,是根據先前所保留的圖檔,以先進技術還原字跡,再複製而成。我仔細看過石碑上的字跡,和原來的石碑幾乎一樣。最近幾次去廟裡燒香,總要一睹那塊被燒毀的義學堂石碑,然後再繞到廟旁去觀看那塊複製石碑。

暮然回首,往事歷歷眼前,感恩生活在這個科技昌明的時代,能通過先進技術保留百多年前的歷史記憶,也保留了當年我和一群歷史老師的教學回憶。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