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為孩子選擇中學

每年第二學期步入尾聲之前,越來越多華小家長面對孩子準備升中學的問題,到底要給孩子接受什麼樣的中學教育?在華人家庭中,關注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為人父母者必須面對的重大考慮,因為它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未來變化和發展。

這麼多年來,會見過不計其數的家長,尤其在獨中入學考試成績放榜之後,來到學校申訴的家長頗多,他們為了孩子考不進獨中而煩惱,和這些家長談話占了不少工作時間,但面對社會群眾,宣揚獨中教育畢竟也是份內工作。

Advertisement

最理想的教育銜接

全國獨中60餘所,各校規模並不一致,這跟學校發展背景有關,從人數規模來看,最大的獨中有兩所分校,總校和分校的學生總人數破萬,而最小的獨中,人數不足百。然而,無論規模大小,獨中基本上都已經形成共同教育面貌,並為華小畢業生銜接中學教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獨中入學考試放榜後,有人歡喜有人愁,考得進的,家長和孩子皆大歡喜,考不進的,則不知所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反映出許多家長對獨中教育具有信心,家長知道獨中的教育優勢,有利於孩子將來成人成才。然而,獨中的教育資源畢竟有限,對於那些每年入學考試都爆滿的學校來說,未必能夠滿足到每一位家長的要求。

我認為獨中是華小畢業生最理想的中學教育銜接,獨中的母語教育熏陶,對一般的孩子來說,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模式。獨中基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從掙扎求存到穩定發展,把辦校理念和教育精神融入校園文化之中,形成敦品勵學的良好傳統,無論學校規模大小,基本上都是遵循這樣的教育思路去栽培學生。因此,為了爭取發展空間,絕大多數獨中都提供學生宿舍,一來以校養校,二來擴大招生範圍,為遠地的華小學生提供母語教育機會,從而擴大獨中的教育影響。故對於來談的家長,我極力強調獨中的教育優越性,就算考不進某所獨中,臨近的獨中也可以提供同等水平的教育。

ADVERTISEMENT

體驗獨中教育

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獨中很難爭取到當局合理的教育對待,對於有心要把孩子送進獨中就學的家長,既然已經把目標鎖定在獨中,應該打開思想格局,放心讓孩子去體驗獨中教育,哪怕這所學校離家較遠而需要住校學習,但獨中的宿舍教育已經形成校園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長大可安心。只要孩子在中學完成品格塑造,他的未來就是一條康莊大道。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