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漢詩在今日的價值

讀高三那年的年尾,我跟隨父親到吉隆坡辦事情,事後父親對我說道:“我帶你去瞻仰一位華教偉人”。到了雪華堂,我才知道往生者是林連玉先生,對於當天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的是靈堂裡的一副輓聯,“橫揮鐵腕批龍甲,怒奮空拳搏虎頭”。

後來讀到林連玉先生那首《呂毓昌妹夫有詩見寄部韻一首》,才知道上述輓聯來自此詩的頸聯部分,原詩為“飄零作客滯南洲,時序渾忘春也秋。幸有嶙峋傲骨在,更無暮夜苞苴羞。橫揮鐵腕批龍甲,怒奮空拳搏虎頭。海外孤雛孤苦甚,欲憑只掌輓狂流。”對林連玉先生更是由衷敬佩,原來老先生的文學造詣如此之高,忖思為人師表者當如是也。

Advertisement

林連玉先生留下不少詩作,都反映他在世時的生活和華教抗爭的事實,我就不在這裡細說,只是要強調一點,漢詩一直是文人雅士喜用的創作體裁,而林連玉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漢詩是馬華文學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在學術研究領域中似乎乏人問津,但仍然有人孜孜不倦繼續創作漢詩,但都以年長者居多,好此道者的新生代則不多見,因為創作漢詩,必須要能掌握詩的格律,包括平仄、押韻和對仗,現今的社會,如果不是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興趣,而且有志於古典詩詞創作,大概也沒有人會去接觸。

除了漢詩,也留意到對聯這一文學體裁,而且至今仍有人在創作應景應節的對聯,水平不下於古人,從漢詩到對聯,都已經融入生活文化之中,只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而已。

就如兩個多月前的東京奧運會上,中華台北隊的羽球雙打榮獲冠軍,我的一位台灣老師非常高興,寫了一首七言律詩表達興奮之情,原詩為:“聯手東瀛建偉功,臺灣氣象貫長虹。輕揮毛羽尋常事;震撼寰球億萬瞳。枉學戰狼施狠計;仍教落葉遇秋風!山川壯麗歌聲起,蓬島光輝淚眼中。”我拜讀老師的詩作之後,看出詩意所在,也沿用原詩的韻角寫了一首詩,“羽賽東瀛記駿功,炎黃胄裔氣如虹。馬來台海登三甲,華社同胞聚萬瞳。負煦勝謙呈氣度,技精藝湛展雄風。欣逢對手分高下,共享光榮炫族中。”以之分享和交流。在生活中通過古典詩詞來互相酬答,這種傳統的雅興,至今仍然存在。

ADVERTISEMENT

從漢詩到對聯,現今的漢詩創作者通過古典文學體裁來表達對新時代的看法,這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文學創作方式,而馬華文學界在這一百多年來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漢詩作品,只是需要有人去重新整理和研究,我認為這是一項對華人文化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