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學校是希望根據地

今年各獨中招生面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各校招生情況不一,目前所招到的新生人數也多寡不等,但基本上都獲得了廣大家長的肯定。

經歷了將近半年的努力,我的學校也達成了招生的目標,對於那些成功被錄取的學生,當然是令家長和學生欣喜不已,表示獨中學額在這個年代已經顯得越來越珍貴,許多家長也以孩子能夠考上獨中而感到安心。當然,中小型獨中也仍在積極招生,並通過招生來宣教,向華社展現學校的辦學素質。

Advertisement

越來越多家長都意識到孩子的教育必須予以關注,因為一旦錯過中學階段的教育,肯定影響孩子的前途。因此,為了爭取孩子進入獨中就讀,尤其那些處在及格分數邊緣的學生,家長的焦慮更甚於孩子。

家庭須完全配合校方安排

眾所周知,家庭是最原初的教育所在地,很多孩子的習性養成,最早形成於家庭教育,因此經常有人認為孩子的在校行為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素養,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現今的家庭結構已不是我們小時候所看到的男主外女主內情況,為了生計,往往男女都要共同主外,然後一起主內,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異於過去。因此,學校才是家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希望根據地。

對於考進學校的學生,接下來的3年初中教育階段,肯定是一個相當艱苦的教育過程,因為剛剛完成小學階段教育的學生,稚氣漸脫而未脫盡,品格的繼續塑造還是最迫切的,如何在這3年內把品格端正和鞏固,以面對未來的3年高中教育階段,仍是學校的教育重心所在。孩子的品格教育要在學校實現和完成,家庭就必須要完全配合和支持校方的教育安排。因此,我們說學校是教育希望的根據地,道理即在此。

ADVERTISEMENT

從家長來到我面前為孩子爭取進入學校就讀的期待眼神,我感受到家長眼神的兩層意義,第一層是要求讓孩子進入學校就讀的願望,第二層則是要求孩子在這座校園中實現成人成材的教育目標。因此,無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就是希望,家庭是教育的奠基地,學校則是教育的根據地,為人師者,若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理解原來教育和希望是表裡合一的。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