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歲月劉聲】 安華面壁沒思過?

倘若沒有不幸被加刑的話,安華預料將於今年6月8日第二度刑滿出獄。這位人民公正黨實權領袖在前後6年內兩次在雙溪毛糯監獄面壁的日子裡,不知曾否真正“思過”,而誠心地對本身從政以來尤其是他在朝當權期間所曾犯下的嚴重錯誤,向國人表示愧疚。

Advertisement

無論如何,“茅草行動”前扣留者及他們的家屬包括這麼多年來已與安華結為政治盟友的林吉祥和林冠英父子,至少在目前不可能奢望這位曾被指控為這宗發生於1987年10月27日的大逮捕行動“始作俑者”,願意公開認錯和道歉。

安華上週三在淨選盟2.0主席瑪麗亞陳起訴“紅衫軍”頭子嘉馬誹謗一案中,以訴方第三證人接受辯方律師的盤問時把當年“茅草行動”所引發的大逮捕,歸咎於當時的馬華領袖李金獅及納吉領導的巫青團發生爭執而引起,但他卻未細說從頭為何李金獅及馬華與納吉及巫青團發生“爭執”,也就是沒有還原歷史的真相。

ADVERTISEMENT

眾所週知,時任巫統副主席安華執掌的教育部因派遣大量不諳華文華語的教師到華小擔任高職,結果掀起軒然巨波,被董總和教總視為企圖逐步變質華小,頓時引發華社尤其是華教界一片嘩然,遂在“全國十五華團行動委員會”主催下,華社各界連同民主行動黨、馬華和民政黨於1987年10月11日在吉隆坡的天后宮召開抗議大會,接着發動國內各地華小大罷課。

與此同時,顯然獲得巫統高層的默許,時任巫青總團長納吉同年10月17日號召在吉隆坡的蘇萊曼草場舉行一場馬來人大集會,以示進行反擊,而巫統極端政客和種族主義分子更醞釀再辦另一場50萬人大集會,揚言展示“馬來人大團結”;10月18日晚,一名“精神錯亂”逃兵在吉隆坡的秋傑路亂槍殺人,導致人心惶惶,頓使緊張的局勢延燒到沸點,極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就在“513”種族衝突事件疑似重演的關鍵時刻,時任首相兼內政部長馬哈迪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展開頓使大馬進入一個最黑暗歷史時期的“茅草行動”,援引內部安全法令,毫不手軟地共逮捕101人(納吉和李金獅“慶幸”安然無恙),並勒令3家日報停刊。

不認賬比道歉不認錯更糟

馬哈迪被指通過“茅草行動”製造白色恐怖,藉以轉移巫統A、B隊高層權鬥的視線,以及伺機打擊當時所爆發一波又一波的工潮、婦女及環保運動,從而減緩當權者所陷入的執政危機。(在不久前,馬哈迪聲稱願意對本身從政以來尤其是在位長達22年期間所曾犯下的過失作出不等同認錯的道歉,這位土著團結黨兼希望聯盟榮譽主席也一再把“茅草行動”大逮捕的責任推給警方。)

其實,安華在2007年的依約州議席補選前夕,或因不堪被馬華窮追猛打而公開承認“華小高職事件”是執行錯誤,但他當時毫不諱言自己身在國陣,有須遵循巫統的單元教育政策;直至2014年加影州議席補選前夕,安華回應馬華總會長廖中萊點名他是“茅草行動”的始作俑者時表示,若有錯的話,他願意道歉。

由此看來,安華在這之前並未直接否認本身是“茅草行動”的始作俑者,而他如今儼如改口“不認賬”,看來比馬哈迪“道歉不認錯”還糟。

或許安華可以振振有詞,因為“不認賬”非僅他一人,納吉2009年在國會回答時任行動黨全國主席卡巴星的質問時,矢口否認他當年曾在“茅草行動”引爆大逮捕之前發表煽動性言論,但政府所發表的“茅草行動”白皮書證實,“以華人的鮮血洗馬來短劍”這句標語曾出現在巫青團反擊華團的大集會中,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