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新冠肺炎】依賴家用氧氣拒入院恐送命 醫生:患者延誤就醫BID劇增

(新山14日訊)家庭醫生兼專欄作者吳奕品說,冠病患者過度依賴家用氧氣,恐會引發錯誤的安全感(False Sense of Security),以致患者延誤就醫,繼而致使國內送院前死亡病例(BID)增加。

他通過網絡發文指出,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即顯示病情惡化,並將影嚮心肺功能,患者這時急需氧氣輔助儀,那就代表患者需要接受治療,所以一定要到醫院就醫。

Advertisement

“當冠病患者需要氧氣輔助時,至少都已是處於冠病第四階段,而氧氣筒所提供的氧氣只有輔助作用,且僅能暫時將血氧飽和度提升,無法治療已惡化的病情。”

他說,血氧飽和度暫時提升的同時,病情也有可能繼續惡化,因此,患者切勿因為備有氧氣筒,而拒絕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有時候在聯絡救護車後,或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因此,患者在等待期間以氧氣輔助自救尚可接受,但切勿因有家用氧氣筒而拒絕入院。”

他解釋說,病患隨時可能從每分鐘只需要3L的氧氣,而在短短幾秒內瞬間惡化至需要插管銜接呼吸輔助器的狀況,因此,若患者當時人不在醫院,那將無法及時應對突發狀況。

ADVERTISEMENT

“過度依賴家用氧氣將會引發錯誤的安全感,甚至因此延誤就醫,同時,我國氧氣供應商本就不多,當醫院已出現氧氣供應不足的問題時,請將有限資源留給醫院使用。”

他坦言,各大非營利和非政府機構或組織、政黨志工團行動部隊等也不應過度渲染家用氧氣在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用途,以致病患及家屬誤以為在家吸氧氣比去醫院治療更安全,並產生誤解。

“醫生治療的不是數字號碼,而是活生生的人,同時,每個個案都不同,每個人決定去不去醫院的原因也不同,這是個人決定與權利,我只是概括性為大家提供一點相關資訊。”

此外,行動黨柔佛再也區州議員廖彩彤過後也分享吳奕品的貼文,並希望民眾不要因為備有氧氣筒就拒絕就醫。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