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招牌菜】山不在高 有景則美 雲浪滾滾戀姑山

去年8月,在我國新冠疫情稍微緩和時刻,彭亨金馬揚有一座山突然爆紅,短短幾天就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景點,每天都有人前往爬山、健行、打卡,週末的人潮更是洶湧,在去年國慶和大馬日當天更寫下千人登山的紀錄。

在詩諾蘭山的「帶挈」下,不少茶室不止逢週末的登山日都高朋滿座。

Advertisement

間爆紅的那座山名叫詩諾蘭山(Bukit Senorang),也有的翻譯成士諾朗、史諾蘭等,但更多人傾向於它那帶點“別意”的“戀姑山”的名稱。看到“戀姑山”,武俠小說迷可能會想到楊過思戀姑姑的可悲可凄愛情故事,但事實上,“戀姑山”源自於方言,因山頂外形像女性乳房而得名,也有人稱之為“奶頭山”。

詩諾蘭山坐落在距離彭亨西南部小鎮金馬揚數公里外的斯里韓沙甘榜(Kampung Seri Hamzah)。從金馬揚市鎮朝中學方向遙望,若是天氣良好,可以目視到這座山。金馬揚是一座環山圍抱的山鎮,根據一些老村民的說法,詩諾蘭山因為其“一點突出”的形狀,而一早就得戀姑山之名,只是一直以來,沒有人真正去登山探索。

一直到數年前,有喜歡冒險的馬來人開始攀爬該座山頭,驚訝的發現詩諾蘭山的美麗山景。一直到半年前,隨着一名葉姓導遊登上山並拍攝了一組“無邊美景盡收眼底”的照片,上載至在臉書後,在“有心人”積極的推廣下,詩諾蘭山“一炮而紅”,成為疫情中最火紅的新興景點。

沒有厚厚的雲層,澄藍潔淨的藍天,同樣讓人心寬神怡。

ADVERTISEMENT

山上看夕陽,又是另一幅光景。

峭壁奇石 仙意繚繞

詩諾蘭山不高,僅有326公尺,它的“吸睛”之處在於它那如夢如幻的雲海奇觀。浩翰的雲層在群山峽谷之間翻騰,奔湧,時而把幽靜的山谷覆蓋,時而翻滾而去,柔軟的雲層仿佛就在伸手可及處,讓人恍如置身山水畫中。

如果趕得上日出,日出加上雲海,極目遠眺,看着朝陽緩緩升起,陽光折射,霞光漫天,把整個天際都染紅,美麗得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美妙。

如果運氣不是那麼好,沒有厚厚的雲海,也趕不上日出的美麗,詩諾蘭山也不會教人失望,可以從似霧似雲的飄渺雲海中,俯視山下整齊排列青蔥油棕園和遠處的山鎮風光,感受遼闊的綠意;又或許遠處忽隱忽現的山巒,也許雲層會勿然奔湧而至,也是讓人心曠神怡。

詩諾蘭山頂上的一些奇石和紅樹也讓登山者“迷戀”。

膽大者爬上峭壁的奇石,以奇石為獵影座標,拍攝出一張張仙意繚繞的照片。罕見的紅樹,在晨光的照射下,整棵樹身通紅發亮,為山頭添加亮眼色彩。

經過翻新後的金馬揚觀音廟,氣勢磅礡、莊嚴典雅。

山頂上的數棵紅樹也成為登山客鏡頭的焦點。

踩着晨光 擁抱自然

詩諾蘭山從山腳往山頂需耗時45分鐘至一小時,最佳登山時間是在清晨5時30分至6時之間,或傍晚5時左右,山路寬闊不難走,左右兩旁有油棕和橡膠園,晨曦中往上爬行,沿途泥土夾帶着草木清新的氣味,以及偶爾隨風飄來的橡膠屎味道,鄉野氣息濃厚。

來到半山,會經過一個羊欄,羊群由當地原住民所飼養,再往上走,過了一個地勢較平坦的空地後,才到難度較為陡峭的最後10分鐘山路挑戰。在這兒,已有綁上繩索方便登山客,因此登山客只要稍微留意腳下的樹根、滑石,基本上不成問題,唯建議自備登山杖以減輕登山的負力。

除了綁上繩索,受託管這座網紅山的甘榜斯里韓沙也通過委員會,迅速的展開一些措施,包括闢停車場、沿途放置垃圾袋、垃圾桶,在危險地點拉起警示繩等,登山客在頂峰盡情擁抱大自然,聆聽呼嘯的風聲、享受晨曦的沐浴、感受美景盡在我腳下的美好之餘,也受促好好保護這塊大自然的恩賜,讓詩諾蘭山不只是開啟金馬揚無煙工業的窗口,同時也能夠成為永續的瑰寶。

金馬揚有歷史歲月的火車站也是打卡的景點之一。

國慶日大馬日  千人登山

詩諾蘭山爆紅,臉書“金馬揚雲海詩諾蘭山Bukit Senorang(戀姑山)”群主黃群榮是其中一個推手。

“我還記得那一天是8月27日,我與同村的鄉民喝酒聊天時,突然扯到這個話題,大家都認為難得金馬揚出現一個如此漂亮的景點,應該把它推介出去。”

於是在大家的起哄下,他就在臉書架起群組。“結果沒想到反應超熱烈,短短一天就有上千人瀏覽、點讚。隔天我又把該名導遊拍攝到的美景分享到群組去。”

“結果,這一組照片一經轉發,不得了,詩諾蘭山瞬間爆紅。相隔數天的8月31日國慶日、916的大馬日,都吸引千人登山看美景,詩諾蘭山儼然成為疫情中最閃耀的一座山。”

他說,儘管當時仍是在行管期間,但彭亨州一直處在疫情綠區,在外州人不能跨州旅遊時,詩諾蘭山還是吸引了附近一帶如直涼、文德甲、關丹等人客的光臨。

截至今日,詩諾蘭山的魅力持續發酵,每逢週末都會看到扶老攜幼,或是成群結隊的到來健行,登山客甚至有遠自檳城、柔佛、登嘉樓。也曾經有巴士載着大批旅客到來,只為一睹詩諾蘭山的美麗。

兼任氣象預報員

在創建群組的同時,黃群榮也開放讓人為詩諾蘭山投選中文名字。結果,在3個月的投選中,戀姑山這個名字以超高人氣,把其他如靈谷山、奶頭山等遠遠拋開,最終黃群榮也把群組命名為“金馬揚雲海詩諾蘭山Bukit Senorang(戀姑山)”

目前,金馬揚詩諾蘭山的群組已經有近6000名成員,黃群榮則繼續“擔任”其氣象預報的角色,每天通過其二樓窗戶拍攝的天際照片,預示金馬揚是雨是晴的氣象消息,讓登山者可以更好的把握觀雲海的日子。

他說,一般上,如果當晚有下雨,第二天看到雲海的機率就比較高,如果連續多日有雨,那看到厚厚雲海的機率就大增。

根據了解,詩諾蘭山的定位為生態旅遊,雲海和瀑布是賣點,而旅遊局已在附近找到一個瀑布,並正規劃路線和建設安全設施,預計仍需要數年才能開放。

無師自通的黃群榮靠着一根竹竿,找到養家餬口的活技。

登山客 帶火脆彈竹昇麵

詩諾蘭山的爆紅也間接帶紅了金馬揚,讓這個以務農為主的小鎮也分到一點的旅遊經濟蛋糕,特別是餐飲和民宿業者,都不諱言在疫情期間,因為詩諾蘭山,他們的生意是逆境成長。

馬揚是一個傳統的華人新村,只有一條街,村子不大,登山客下山後,從甘榜斯里韓沙出來,到街上、村子兜個圈,基本上就能找到吃。

金馬揚並沒有古傳美食,村民幾十年來也僅是在大街的瓊海、天天來等茶室覓食和嘆茶,後來隨着一些遊子的回流,在家鄉開設茶室,村民近十年來才多了另外的一些選擇,而在詩諾蘭山的“帶挈”下,不少茶室不只逢週末的登山日高朋滿座,不少食物更打動了登山客的味蕾,為了這一道美味而一再來登山。

黃群榮與越南籍妻子陳美心的助興麵檔的竹昇麵和水滴咖啡廣受登山客歡迎。

金馬揚比較“津津樂道”的早餐檔,當數老板娘都是外籍新娘的助興(竹昇)麵檔、老洞(Tong Family Kopitiam)和肥佬發小炒檔。3間茶室中,2家設在自住宅房旁,也形成另一特色。

助興(竹昇)麵檔,也是金馬揚人口中的越南麵檔,東主黃群榮不否認,在登山客到來後,他的生意也跟着火紅,尤其是招牌竹笙麵,在週末時分一天可以賣出200至250碗。

無師自通的黃群榮靠着一根竹竿,找到養家餬口的活技。

半路出家自學擀麵條

49歲的黃群榮雖然愛吃,但在餐飲業卻是半路出家。7年前,從外國返回家鄉的他在朋友送了一根竹竿給他後,開始學人擀麵條。“我本身很喜歡吃手工麵,外面很多都做不出我滿意的口感,所以乾脆自學。後來用了整年時間,從優管、請教師父等,終於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竹昇麵。”

他說,初時他只是和朋友分享,後來有人向他訂購,他就開始接訂單,每天出售竹昇生麵和手工包點。後來他才租下與Speed 99同排的老舊板店,開檔麵食。

黃群榮的太太陳美心是越南華僑,在黃群榮開檔賣麵後,她也招來其姐姐、同鄉從越南過來幫忙,並改裝越南米粉,擺上麵檔的菜單內。

爽口Q彈的干撈竹笙麵和麵條寬扁的大埔客家麵是得意之作。

經過修改配方,更符合本地人口味的越南米粉。

越南米粉 本地口味

助興麵店名稱的由來與竹昇麵脫不了關係,而助興麵店最著名的招牌麵自然就是黃群榮的手工竹昇麵,食客可以選擇清湯、乾撈或者咖哩口味,各有千秋,都能完美演繹竹昇麵的“脆彈”。

除了竹昇麵,助興麵店也出售自製的客家麵,鋪上炒得香濃肉碎的客家麵,Q彈爽口,一樣受歡迎;而出自老板娘老家的越南米粉,則配合本地人的口味,減少香菜的使用,調整酸味,再配上一杯正宗的越南水滴咖啡,來個偽越南吃也是不錯的。

生活規律的黃群榮說,他現在早上6點半開檔,大約中午時分賣完收檔,下午開始做麵,做到晚上7點半左右就休息,晚上在報告了氣象後,一般就睡覺,生活規律、健康。

助興(竹昇)麵檔

019-2468632

6.30am至12noon(週五休息)

唐水華(老洞)和印尼籍妻子阿花(中)在觀音廟旁側開設住家式美食。

來一碗金瓜板麵吧!

助興麵檔是越南檔,那唐家咖啡店(Tong Family Kopitiam)就是印尼店了。這間位置在金馬揚觀音廟旁住家邊的麵檔老板名唐水華,其妻子是來自印尼的阿花。兩人原本一是茶客身份,一是茶室助手,結果緣份讓兩人結為夫妻,並在5年前共同經營起食檔,而妻子也招來印尼的親友前來幫忙。

也有人稱之為老洞(Tong)+阿花的這家茶室,同樣以早市為主,早上7時營業至下午1時。茶室的金瓜板麵是賣點,以金瓜汁糅進麵團碾成的板麵或麵粉粿,是清晨一道無壓力的美味。

濃郁不失清香的咖哩麵,是值得一嚐的早餐。

除了板麵,老闆娘阿花把本地人愛吃的咖哩麵注入印尼香料,自創出來的印尼式咖哩和每週三及週四推出的Mee Soto也自有其捧場客。色澤偏黃,味道濃郁不失清香的咖哩和包含黃薑、生薑、香茅、檸檬葉等香料熬煮而成的Mee Soto,是另兩道教人醒味的南洋美味。

不過,說到最受歡迎的一道美味,茶室週一、週二推出的亞參叻沙在登山客的追棒下,已經一如詩諾蘭山成為該茶室的“賣點”。酸酸辣辣,滿口魚肉鮮香味的亞參叻沙甚至紅到有不少人要求提供外送服務,也因此,每週五的茶室休假日,阿花還得外送近百包的亞參叻沙到到鄰近的直涼、吉拉央等地。

唐家咖啡店

018-9012204、011-10664239

6.30am至12noon(週五休息)

肥佬發是設在住家旁側的檔子,應接不遐的登山食客有時叫陸天成怕怕,恨不得多一雙手來協助。

在和平村路口的大樹下茶室,很容易認,前面就有棵招牌大樹。

陸天成和印尼籍妻子雪莉一人負責煮炒,一人負責端菜,合作無間的在金馬揚開業了十餘年,他們的福建麵可是有名的哦!

除了麵食,在大樹下可以找到雞飯哦!

小炒福建麵鑊氣足

另一間“特色”茶室是位于後街一間磚屋旁的肥佬發茶室。這間茶室小炒部老闆陸天成(47歲)的妻子雪莉(43歲),也是來自印尼。兩人在吉隆坡工作結識,在金馬揚開煮炒檔已經近10年。

肥佬發為陸天成哥哥的名號,哥哥負責茶水部分,他則負責小炒,妻子則負責上菜。檔口在早上開檔至下午。與鑊鏟為伍近30年的陸天成的小炒功力不容小覷,他炒的福建麵鑊氣十足、星洲米蓬鬆乾爽彈口、香底米酥脆味夠。

基於夫妻只有兩對手,到肥佬發吃早、午餐必須要有“等待”的耐心,尤其是人多時,往往可能要等上一小時,這也是為何陸天成對登山客抱持“欲迎還拒”的態度。“沒有辦法,實在是做不來。”

對於本地的堂食和打包客,陸天成促最好是先打電話預訂,以減少等待時間。

午餐過後難找到吃

當然,除了“特色”茶室之外,金馬揚還有其他茶室選擇,大樹下炒粿條、潘記素食、阿萊茶室、阿豪麵檔、唐林手工魚丸、巴剎Roti Canai、好運來、一路吃等都足夠滿足登山客的需要。

唯一美中不足的,金馬揚的茶室主要集中在上午時段營業,午餐過後,其實還真的滿難找到吃的,尤其是晚餐,似乎除了嘉場花園外的強記餐館,還有街上不定時開檔的炸蝦餅和經濟粉檔,以及在金馬揚中央(以前高林板廠)的泰國餐館外,只能駕車到直涼覓食了。

詩諾蘭山的爆紅,除了帶旺金馬揚的餐飲業外,另一個也受惠的就是當地在近年來冒起的許多住宅式民宿。這些民宿過去只能依靠有人辦婚嫁,或者過年過節才有生意,現在也做到不少外地登山客的生意了。

肥佬發煮炒

017-9532949

7am至下午,隔週休息(週一和週二)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