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打開天窗】令吉跌不休,財長說免驚

開始有點懷疑財長的經濟認知和理財能力。何以這麼講?他可當過聯昌集團的CEO啊!

美元走強,令吉跌破4.50水平,是24年新低。24年前,一場金融風暴席捲東亞國家,大馬不能倖免,美元更一度試叩5令吉大關,民心惶惶。

Advertisement

那一年,大馬政治也天翻地覆,敦馬和安華正式鬧翻,所以有了後來的烈火莫熄,國家歷史從此改寫。

如今令吉再跌回24年前水平,兌新元更是有史以來新低,通膨持續升高,尊貴的財長卻說,令吉貶值,政府不會太在意,因為政府把重點放在中長期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固然重要,為了經濟卻不理馬幣貶值?兩者息息相關,卻只能選一?這是哪一門的邏輯?

經濟增長備受質疑

ADVERTISEMENT

財長這番言論,難以令人認同,我國日常用品以進口居多,令吉貶值,造成成本升高,物價高漲不下,經濟增長,也不過是賬面上的增長,實際增長若呈負數,豈非功虧一簣?如拉菲茲說的,令吉下跌導致成本與物價高漲,經濟又如何增長?

因為受到質疑,扎夫魯回應說,令吉只是兌美元貶值,對比日圓英鎊人民幣歐元等貨幣,令吉表現其實更好,他因此駁斥令吉兌美元下跌反映我國正面對經濟危機的說法。

問題是,人家匯率是因為美元走強才相對疲弱,但令吉是自發生金融風暴以來就從未回到風暴前的水平,換句話說,令吉毫無抗跌能力,哪裡可以跟人家比?

如公正黨李健聰說的,令吉不是最近才開始貶值,而是自20多年前便逐步貶值到現在,兌新元的話至今已貶了32%、人民幣與泰銖30%、歐元21%與美元15%。

財長還在國會表示,令吉下跌是好事,因為它間接提高國家的出口競爭力。還在等着受委駐華盛頓大使的納茲裡也發表過同樣的論調。但,我國的出口競爭力真的提高了嗎?

我們多出口原產品,但原產品的價格並不由我們控制,它們還是隨着國際價格波動,我們的競爭力,可以說是被動的。

只有第三世界國家才不得不採取弱勢貨幣策略,所以你會發現,大部分的第三世界和發展中國家的貨幣,都是相較疲弱的,難道我們要和它們比,還跳不出這個框框嗎?

物價恐進一步走高

國行日前再宣布加息,是自今年5月以來第三度加息,說是為了遏制通膨。物價升漲是因為物品短缺,不是因為需求增長,升息只會造成物價進一步走高,不會下跌,更使令吉走軟啊。

但財長似乎不當一回事,還說大馬經濟迄今強勁增長,要歸功於國內消費、出口以及貸款增長等。

既要經濟增長,為何還要三度加息遏制?如果經濟實際增長,令吉表現應該也很強勁啊!為何還是疲弱不堪,還跌跌不休呢?那不太自相矛盾了嗎?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康華)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