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我們的助學路3】跨越山路崎嶇 義教老師獻大愛

有義教老師的同心協力,讓師資匱乏的泰北華文教育路走得更順暢,這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但這些義教老師都體現了人類的大愛及奉獻精神,歡喜和孩童們結下善緣!

從2014年迄今,透過“泰國清萊中華文化教育協會”的牽線,成功吸引對山區孩童教育感興趣者前往執教,藉此改善山區華文學校師資匱乏及教學水平低下的問題,如今,已先後有超過260名來自馬新和中港台等地的義教教師到泰北山區華校服務。

Advertisement

理事長柯保合說,有興趣當老師的義教都需要通過面試一關,因為是義務性質,所以沒有薪金可支付,但吃住則由有關單位負責。“義教教師都非常有愛,否則也不會接受這一份吃力的工作。”

義教老師的故事體現了人類的大愛及奉獻精神,蒲種的劉沛嬋執教3個月就愛上泰北,學生一句“老師好”叫她動容;北海的黃佳鳳透過音樂為山區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快樂,即便回國後滿頭頭蝨也還想再回去;吉隆坡的葉美婷與孩童結下善緣,獲得心靈上的滿足與富裕。

讓我們聆聽3位義教老師的感動、挑戰和善良故事吧。

劉沛嬋(左)說發生在永泰村內難忘及有趣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ADVERTISEMENT

想當支教心態要好

49歲的劉沛嬋來自雪蘭莪州蒲種,曾在一所特殊學校執教,在義教朋友的助緣下,順利踏上泰北支教之路,讓她留下了畢生難忘的人生足跡。

“原本一心抱着體驗山區執教的生活,但經過時間的洗禮及村民們的熱情相待,讓我在短短3個月內就深深愛上泰北這片福地。我在2019年10月下旬來到泰北清萊,現已離開2年之久,主要負責教導6年級數學、英文,以及教中二及中三的英文。

“一跨進永泰村冶平華文中學學校的門檻,感覺上彷彿回到小學時光,非常熟悉與親切。”

她覺得發生在永泰村內難忘及有趣的事情實在太多,最為敬佩的事情是,經過校長及老師們的調教之下,學生們在學校範圍以外見到老師時都會敬禮說“老師好”。一句問候格外親切。

“2019年寒流持續侵襲泰北,12月11日在理事長柯保合的協調下,將愛心人士捐贈的230餘套棉被派送到永泰村治平學校,分發給貧困村民和孩子手中。身為義教老師的我也參與其中,感覺特別溫暖窩心。

她說,若要成為一名支教,最重要是心態好,抱着一顆充滿愛與無私奉獻的心,和謙卑學習的態度與師生們溝通,收穫肯定比付出更多。

她溫馨提示,義教必須學習與萬物共存,共享世界的美好!

劉沛嬋(站着左三)帶着一顆充滿愛與無私奉獻的心,在永泰治平學校擔任義教老師。

孩子開心我滿足

來自檳城北海、34歲的黃佳鳳是音樂導師,從中學時期開始,她就懷有當國際義教的夢想。

在一次背包旅行當中,有中國朋友給她推薦了“泰國清萊中華文化教育協會“,經過上網細讀義教們留下的心得後,激發她再次擔任國際義教的心,於是馬上報名申請。

離開泰北已經7年的她當時在學校擔任音樂老師,同時也輔助在職的老師們,為孩子額外補習英文和中文。

“山路崎嶇,這點對容易暈車的我來說是一項挑戰,再者,義教老師需要在有限的資源和環境下完成工作,而且必須付出很多時間和耐心去和孩子們交流。”

她記得有一個晚上,她把帶來的螢光棒派發給孩子們作互動交流,沒見過螢光棒的孩子們興奮地對她說:“老師這個很漂亮”。雖然棒裡的螢光無法維持很長的時間,但哪怕只有那一刻讓孩子們開心,她也心滿意足。

“有個學生還以為螢光棒是果凍,咬來吃,嚇死我了。之後我特別托老師們交代每一個學生,螢光棒不能吃。”

在街頭獻唱籌款

在黃佳鳳離開的前一晚,學校舉辦了一個小型歡送會,孩子們在台上演奏她所教導過的幾首中文曲子。“當時我儘可能壓抑着自己的心情,也說不上幾句感言,深怕我的不捨會隨着眼淚流出來。在離開前,貼心的孩子們送上了自己的書法給我留念,滿滿的愛,溫暖我心。”

她坦言,泰北山區的生活簡陋,衛生環境也不理想,那段期間她和孩子們互動頻密,所以回國後發現頭髮上長了好多頭蝨,花了一段時間和剪去秀髮才把問題解決掉。

擔任義教老師最大的滿足感,是看着孩子們開心地上她準備的音樂課,學習新知識,玩得不亦樂乎,讓孩子們體驗音樂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快樂。

回國後,她在2016年以音樂傳播大愛的方式,在檳城街頭獻唱為協會籌款。“從泰北回來之後的想法是,自己做的還不足,希望可以再幫助孩子,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夠學習中文,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若許可,希望可以配合再為泰北華校舉辦更多活動。”

她認為,當義教老師需要傾聽當地的聲音、理解當地人的想法,是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智力、經驗的人,“義教老師需要在貧窮、髒亂、條件艱苦的環境下工作,與城市裡的生活環境大不相同。所以想當義教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心態,先學會獨立,並且能夠照顧好自己。”

黃佳鳳(左三)在山裡和孩子們互動頻密,所以回國後發現頭髮上長了好多頭蝨。

幫助別人也提升自己

來自吉隆坡的葉美婷今年37歲,從事過廚師助理、網購食品行業。她是透過柯保合及劉忠慧瞭解他們為泰北華校的付出,而深受感動,她分別在2014年和2017年前往泰北服務過,分別擔任過老師、清掃學校及孤兒院,也當過廚娘。

“第一次是在2014年4月4日至10日,當時參加清萊青少年中華文化生活營,然後從4月11日至28日教中文。這一項生活營如今已舉辦到第55屆了,活動的內容包括國學弟子規經典選讀,弟子規國學劇本演練、成語故事課、繞口令課、手語課、韻律體操課、書畫藝術啟迪課、‘常禮舉要’及‘中華德育故事’等倫理教育益智影片欣賞等等。”

第二次是在2017年5月1日至30日,主要是打掃環境和教導中文。“在開學前,我也協助協會組織義教們打掃清萊華文學校的附屬孤兒院,有點擔心但過程中充滿喜悅,我們所做的一切,只為泰北地區的華人子弟能得到更好的中華文化教育。有機會參與清掃工作覺得很有意義。

支教給心靈帶來救贖

“因為要負責孤兒院孩子們以及義教老師的三餐伙食,也蠻忙碌和辛苦的,但回報是看到全部人都開心,內心有很大的滿足感。”

她分享說,看到小朋友的笑容,他們的感恩表情,覺得一切辛苦付出都值得。“最重要的是每一個辛苦的過程都是一分愛的付出,就是在他人心中種下一個善緣,這種能量的傳播無法以金錢來衡量。”

擔任義教老師最大的滿足感,對葉美婷而言是每次執行任務回來,都會感覺內心充滿正能量,因為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這麼簡陋,物質如此欠缺,然而他們卻生活得無憂無慮,開心滿足。

“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們好,但為什麼卻不滿足也不開心呢?所以看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悅,我們自自然然也被他們融化和感染。”

她將會呼籲更多親友到泰北支援,讓協會負責人更好及更加安心的服務泰北,而她則會協助他們在吉隆坡的事務。

她指出,“助人為樂”一詞的意思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在提升自己。支教給人生心靈的救贖,啟發自己活着的意義並非僅為自己,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影響更多人,去更加熱愛這個並不美好卻又可以帶給我們無限精彩的世界。

“我們的愛是山區孩子們的翅膀,給予他們茁壯成長展翅高飛的力量吧!”

葉美婷(左上)負責孤兒院孩子們以及義教老師的三餐伙食,在他人心中種了善緣。

特約報導 \ 高寶麗      圖 \  高寶麗、受訪者提供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