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愛要性福系列285】平常心看待夫妻性慾高低 無性婚姻未必不快樂

(吉隆坡訊)什麼是無性婚姻(sexless marriage)?性愛,在婚姻裡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社交媒體或者媒體也經常直接或間接的傳達此類的訊息,比如好一些好萊塢的電影,會把恩愛夫妻行房的過程拍得特別激烈和浪漫;再不然性美滿的夫妻被譽為模範夫妻。

其實,無性婚姻的現象,比我們的想像中更為普遍。但如果一對夫妻行房次數偏低或沒有性生活的夫妻,這會意味着什麼呢?

Advertisement

探討無性婚姻非提倡

心理輔導博士張玉金透露,無性婚姻的定義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中很少或根本沒有性生活;又或者每年發生親密性關係少於10次。

“我要在這裡聲明一下,這期探討無性婚姻,但並不是在鼓吹或提倡無性婚姻。性在婚姻中是美滿的,但在性和無性之間,有很多東西是值得大家去探討和了解的,它不是可以用平常的方式去了解成‘有性婚姻就是美滿;無性婚姻就是有問題或者代表婚姻不美滿’。”

“在媒介或社交媒體中,無性婚姻常常被標籤成:夫妻需要或者應該去處理的問題。”

ADVERTISEMENT

那我們對於快樂而性生活低甚至無性生活的夫妻又知道有多少呢?無性婚姻的真相,有什麼東西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原生家庭影響性活動

“了解了無性婚姻的定義,接下來就談談無性婚姻有多普遍,在美國、英國、澳洲、德國和一些亞洲發展中的國家的性研究,都反映性活動的下降。”

“在日本,有50%的已婚人士過着無性婚姻的生活,

其原因為工作太勞累。

在香港,40歲至50歲的人,

其中3分之1的女人和17%的男人是過着無性活動的生活;

在美國,無論是年輕或者長者,性活動低是很普遍的現象。

她表示,在2017年,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無性生活和快樂指數的關係。研究顯示,多數成年人,在5年裡都沒有性生活,而這些佔多數低性活動的成年人,他們會繼續保持低性活動,就算在結婚後。而在這裡,也讓我們看到,無性生活,已經超越性的吸引力。

“性,也會被我們生活的環境所影響,比如說就業這回事,也會影響性慾,尤其是男人,會比較受這方面的影響。除此之外,對宗教熱誠的人士,對性活動也會比較低,所以,宗教也是個影響性慾和性活動的一些部分。”

她指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也會影響性的活動。例如離婚父母的孩子,性活動會高過沒有離婚父母的孩子,有可能是因為父母離婚的孩子,對性的接觸比較高。

“一個人的性史(sexual history),也會影響性的活動,比如有很多性伴侶的人,通常會比較少是無性的,在他年輕時較多性伴侶,無性對於他們來說,是較少見的現象。”

72%低性慾女性沒苦惱

張玉金也在研究中發現的是,無論是受過高或低教育的女性,她們的性生活在45歲到49歲的階段後會相續減少。

所以,我們也知道,性生活會受生理變化的影響,對45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她將會經歷一個很大的生理變動。

“除了這些以外,這份研究報告,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比較性生活低的人和性生活高的人的快樂指數,無論性生活的高低,他們的快樂是不分上下的,這是非常出乎意料的事情;因為性生活低的人,通常我們會覺得他們過得比較沮喪、生活沒有那麼快樂及生活比較沒那麼健康。”

這也讓我們看到,性生活低的人,也可以過得快樂開心,而且通常他們也會被視為低情感福祉(emotional well-being),在這份報告裡有超過72%的低性慾女性,沒有表示有任何的苦惱,尤其是對她們本身的低性慾。

從這些報告的點滴裡,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在人類的親密關係裡,其他因素可能比“性”還要重要,又或者其他跟重要的因素,也可能取代了“性”的部分。

自慰粗暴性行為率增

情侶“性”滿足感降

根據2022年的研究,有個驚人發現,原來情侶間的“性”滿足感也下降了;反而自慰和粗暴性行為(rough sex)卻上升了。

粗暴性行為是指在行房時,強逼對方肛交或有虐待性的行為,而女性會對這一類的粗暴性行為產生恐懼。

但這樣的性活動,卻反而上升了。

維持婚姻不只靠“性”

我們要問的是,那些有性的婚姻,且讓女性活在粗暴行為的陰影或折磨下的婚姻,你覺得是美滿的婚姻嗎?

婚姻美滿是因為是有“性”嗎?所以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不能用單一的角度來解釋,有性生活的夫妻就是美滿,而無性就是不快樂、不美滿的婚姻。

夫妻生活裡,除了“性”,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也必須看重;而且在無性的婚姻裡,也存有很多外人看不到的重要因素,可以維持彼此的婚姻關係。

這讓張玉金想到一種情況,就好比吃榴槤,基本上每個馬來西亞人都會吃榴槤,一旦某些人不吃榴槤,一般人的反應就會覺得“那個人很怪”,不吃榴槤就是不吃嘛,沒什麼好奇怪的!

“如果我們能以平常心,接納夫妻關係裡,有些是性慾偏低的、有些是較高的;也有些是零性慾的夫妻關係,情況會不會好一點呢?”

承認無性婚姻會感羞恥

她說,在和許多夫妻進行輔導工作的經驗中,很多時候要他們承認自己的婚姻,是無性婚姻時,當事人可能會顧慮很多,尤其是旁人的反應。他們要面對旁人的嘲笑、一些讓不舒服和感到羞恥,就算是有心解決也會感受到周遭無形的壓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或知道別人有無性婚姻時,應該少貼標籤,以較開放的心去看待。

在現今高壓忙碌的社會,造成夫妻間無性的因素很多,像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壓力,會逼得雙方承受“想恩愛而力不足”之苦;當小孩出生後,重心可能又轉往他身上,無意間會忽略性生活的經營;而有些夫妻原本感情也不睦,我們也常看到原本恩愛的一對演變成的怨偶,既成怨偶,還談什麼性生活呢?

其他像是外遇、性功能障礙等,都是無性婚姻的潛在原因。

筆錄:梁盈秀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