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悠悠我心】18缸水

書香世家王羲之,是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孩子也是書法家,尤其是他的第7位兒子王獻之,書法的輝煌成績和名氣都不落父親之後。這樣說吧,就連清朝最喜歡收藏書畫的乾隆皇也是他的粉絲。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是最愛讀書的皇帝,在皇宮裡建立了御書房,雖然皇帝房子大,去過北京參觀紫禁城的人都讚嘆這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故宮,讓遊客走到雙腳累壞了還走不完。其中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但皇帝的書房,卻只有4.8平方米,就在皇帝的睡房和辦公室旁邊,本來的名字叫“養心殿暖閣”,後來乾隆皇改名為“三希堂”。

Advertisement

乾隆愛讀書

這名字的由來,正是因為王家的書法呀!

“希”和“稀”當時是通用的。這書房收藏了皇帝最愛的書法,其中3件被乾隆視為稀世珍品的,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

不說不知道,原來王珣是王羲之的侄兒,而王獻之身為王羲之的兒子,寫書法仍然得靠自己苦練出來。不像有錢人,可以直接把錢傳給孩子。

ADVERTISEMENT

有一次王獻之練習書法,父親走過時,伸手用力抽掉兒子手上的毛筆,沒想到居然抽不出來,王羲之很高興兒子握筆勁道,稱讚他日後可成書法家。得意洋洋的兒子在十幾歲便問父親,我再練習兩三年,就成書法家了吧?父親搖頭說,等你把院子裡的18缸水都寫盡了,也許有機會吧。

書法都是學問

一日王獻之寫好一幅字,父親過來看時,王獻之請父親指導,王羲之一句話也不說,拿起毛筆在其中一個“大”字下點了一點,叫他把書法拿給母親看看。王獻之開心地把書法給母親觀賞,要母親點評,母親看了許久,指着一個“太”字說:“這一點寫得最好,最像你爸。”

王獻之感覺慚愧,發奮圖強,從此更加用功。有學習書法的人都知道,其實書法裡每一根線條,無論是橫、豎、撇、捺,都是從一個點開始呀。就從這個點,王獻之努力不懈,日積月累,終於和他父親王羲之一起成為乾隆皇的偶像。

退休後的我,每天都在寫書法,但還沒寫盡 18缸水,看來距離“書法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呀!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小黑)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