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悠悠我心】我的首次讀書會

我每次來到位於檳城閱書報社的“朵拉藝文空間”就不禁想到,這裡如果可以舉辦一些文學活動,那也是很適合的地點!首先這裡不愁停車位,其次,這個空間算是寬敞,也很舒服,適合做小型文化沙龍。

因緣際會,2022年10月22日,在朵拉的水墨畫學生林嘉順的穿針引線之下,一場主題為《無所不在的緣》讀書會在朵拉藝文空間展開了。根據嘉順說,這是大馬靜心學堂公益讀書會主辦的今年第一場讀書會。在這之前他們在馬來西亞舉辦過8場讀書會。

Advertisement

讀書會受歡迎

當天,嘉順安排的美文品讀是朵拉寫的《遇見一棵白梅》。朵拉這篇文章,曾發表在上海解放日報文學副刊朝花版並登上“學習強國”App,獲得好幾億的閱讀量,很多作家難望項背呀;另一篇文章是濟群法師的《無所不在的緣》。

我本來有點忐忑,在這時代,還有人會來出席讀書會嗎?沒想到,在冷漠的讀書環境下,當天出席人數居然有15位。有好幾位甚至來自雙溪大年、吉隆坡等等地方,讓我老懷堪慰,寫作還是有希望的。

我把這個感受發在臉書,小曼兄還回覆我,當然有希望,還很潮呢!

ADVERTISEMENT

不怕不好意思地說,我這七旬老人還是第一次參加讀書會。我年輕的時候,雖是喜歡文藝和寫作,不知道為何一直沒有讀書會的因緣。所以一開始,我是有些拘謹。

閱讀開啟民智

嘉順和組員們把現場布置得很有書香氣息,菊花、零食、茶具、上好的茶葉;嘉順本人在現場演奏尺八洞簫,餘音裊裊。接著,茶人慧娟演繹靜茶七式。我看到大家都慢慢沉澱下來,進入狀態。我也趕快調整心態,投入現場氛圍。

之後,參加者分別發表閱讀此文的感想,有的參加者還提及自己和梅花的因緣和各種親身經歷的跟梅花有關的故事。我跟大家說了一個秘密,那就是我沒看過梅花!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朵拉後來說,讀書會在閱書報社舉行,意義非凡,畢竟此地是孫中山先生創辦,至今已有114年歷史。孫先生當時在這裡就是鼓勵閱讀習慣,以便開啟民智。我覺得對的,所以借這段話來做我的結論了!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小黑)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