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小林話國】從小故事看華校

為了協助教育組織出版刊物,最近和一名資深校長進行專訪。做過記者的人都知道,專訪後的“閑談”往往才精彩,但這些精彩都是不能浮上台面的,這名校長確實告訴我不少“精彩”的內幕。

Advertisement

他分享了一個真實小故事,就是所謂的乾撈事件,對政治有一定了解的人,相信都會有印象,馬華前總會長翁詩傑曾踢爆一些華校的撥款被乾撈,學校工程“3萬變3000”,一度讓“乾撈”2字爆紅。這名校長說,有一次,因為他執教的學校得了一項教育部的大獎,學校可以獲得2萬令吉獎金。

當時,全校上下都很開心,而他也開始設想和計劃,要如何善用這筆2萬令吉獎金。

ADVERTISEMENT

結果苦等了至少半年後,獎金一直沒有發下來,他只好打電話去教育部詢問,結果教育部給他的答案是以工程來取代“2萬令吉獎金”;後來,當局派了幾名印尼客工來到他的學校髹漆。工程結束後,他從承包商口中獲知,整個工程才耗資8000令吉。

他告訴我,在那個年代,其實這類事件層出不窮,他們也見怪不怪。所以,當年,對於翁詩傑所說的“3萬變3000”,他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很大的轉變從2008年開始

讓他感受到很大的轉變是從2008年開始,檳州政府的撥款是直接匯進學校董事部的戶頭,由校方來決定如何使用,以及由校方直接聘請承包商。校方自己尋找的承包商,其價格不但比教育部所找的便宜,素質也比較好。而聯邦政府在2015年也開始跟進,直接把款項匯進學校董事部的戶頭。此舉確實大幅度改善學校的設施,而所謂的“乾撈”事件也幾乎鮮少再聽到了。

檳州政府制度化撥款給華校,走過了11年,從不少華校前輩的口中得知,這政策確實為州內90所華小和12所國民型華文中學的設施帶來了很明顯的改善和提升,一些學校的校舍在11年前破破爛爛,可謂慘不忍睹,11年後的今天,其校舍也相對的宏偉,而設備也更齊全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述這名資深校長這樣告訴我:我們搞教育的,沒有政治色彩,誰做得好,我們就認同誰。

是的,當華裔子弟還有宏偉的校舍、軟硬體設備齊全的華校可就讀時,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它是我們的先賢不斷又不斷的努力付出下的結果。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林華國)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