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北馬地方副刊

【報業萬年曆系列2】當年貴過咖啡 物價漲中 報章求存

馬來西亞派報同業總會會長陳敬忠今年已70歲,他在1968年開始從事派報工作。他說,他剛加入這一行時,一份報紙只賣20仙。在當年,20仙有多大?“那時候,一杯咖啡才賣10仙。反觀今日,一份報紙售價1令吉20仙(地方報),但一杯咖啡售價已漲至1令吉70仙。”

Advertisement

陳敬忠說,在他的印象中,中文報最後一次漲價是在2006年。當時原本每份報紙的售價約是1令吉,漲至1令吉20仙,而這個售價維持至今不曾調升。報紙在過去10多年不漲價,在目前物價逐年騰飛的今天,對派報人的生計造成嚴重的沖擊,也讓全年只有6天假期休息的派報工作愈來愈少人願意涉足。

摸黑派報——1週做足7天

ADVERTISEMENT

每天清晨,當我們還躺在溫暖的被窩裡時,派報人已起早摸黑開着摩多每家每戶派報。陳敬忠說,派報人雖然工作時間短,但必須一周做足7天,全年假期也只得8天,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

“派報人依靠賺取報紙佣金維生,但報紙售價超過10年沒調漲,在物價逐年騰飛的今天,此情況無疑衝擊派報人的生計,讓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報紙沒調漲衝擊生計

陳敬忠,1968年開始從事派報工作,至今已44年。他在當年主要是在喬治市派報,負責的報紙包括《星檳日報》、《馬來亞通報》、《南洋商報》,隨後70年代夜報出現後,也派發《星檳日報》晚報、《光華日報》晚報、《星報》晚報、及《亦果西報》(Straits Echo)晚報。

“那時候,一杯咖啡才賣10仙。反觀今日,一份報紙的售價是1令吉20仙,但咖啡的售價已漲至1令吉70仙左右。”

他說,在收入追不上物價的情況下,許多派報人都選擇轉行,近年來,單是檳城的派報人,人數流失了將近40%。

陳敬忠指出,本身印像中,中文報最後一次漲價,是在2006年,每份報紙售價從約1令吉漲至1令吉20仙,而這個售價維持至今不曾調升。

“反觀大馬周邊國家及其他有中文報的國家,報紙的售價都是逐年上漲。我國中文報的售價,目前還是最便宜的。”

在訪問時,陳敬忠還是代表同業發聲。“希望大馬報紙的價格可以調整,改善派報人的收入,讓業者能糊口及改善生活,也希望讀者能諒解和配合,讓這個行業繼續維持下去。”

派完報紙——還需要做兼職

陳敬忠指出,在報紙售價與物價成正比的那一個久遠年代,派報人確是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派報人每天的工作時間是從凌晨3時至早上8時左右,雖然必須比一般人早起床工作,但只要確保報紙按時送到客人手中,短短數小時後就能下班,餘下一整天的時間就能自由活動。”

“80至90年代是大馬中文報發展的高峰期,派報人也跟着受惠,當時一些報館甚至派給員工4個月花紅,而這對今天的國內報業是不會出現的情況。”談到大馬中文報業跌宕起落,陳敬忠是無限唏噓。

“那時候報份銷量高,報館也沒有限制退報的數額,基本上,這是一份只賺不虧的工作,因此當時有許多人嚮往當派報人,因為這份行業的工作情況比一般上班族好。”

“然而外人沒看到的是,派報人起早摸黑工作,會面對被不法之徒搶劫的風險,我們有很多同業因為被搶而跌斷腿,甚至喪命。也因此,派報同業公會才成立《同業傷亡基金》。”

陳敬忠說,隨着售報佣金追不上物價(主要是報紙售價10多年不曾調漲,派總多次要求調高售價),派報人開始面對人手流失的問題,以致使派報人也逐漸成為夕陽行業。

同業轉行人手流失

“這種情況在南馬較為嚴重。北馬的派報人上午8時工作完畢後,會找兼職維持生計。一些小地方的派報人,則因為獨攬當地整個市場,因此無需兼職。”

“然而南馬有許多派報人,眼看越過新柔長堤後,就能賺到比原本職業多出將近3倍的收入,就算只當個保安人員,月薪兌換後也有4000令吉,於是紛紛放棄當派報人。”

陳敬忠說,90年代,北馬派報同業公會的成員超過200人,隨着越來越多人離開,如今成員只剩不到一半,同時也面對沒有年輕人加入的情況。

12年沒漲——是時候調整了

華文報紙歷時10多年未曾調漲,從今年3月1日起零售價每份調整20仙,陳敬忠認為,有助於派報業者增加些許收入,在這百物騰漲的時代,可以幫補家用,減輕一些經濟負擔。

“報紙在60年代時期,零售價2至3年都會進行一次調整,從最早期的20仙漲至約1令吉,現都有10多年未曾調整過零售價,也是時候做出調整。”

“報紙零售價10多年維持不變的情況導致許多派報人退出行業,我們希望經過這次的調整,派報人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勿輕言放棄。當然我們也讀者可以體諒,並接受這次的小幅度調整。”

獅城報界——挑戰也同樣大

新加坡與大馬只是一橋之隔,兩地中文報業面對的困境與挑戰大同小異。實際上《新明日報》總編輯朱志偉說,放眼全球,目前任何報館都面對成本的問題,無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或世界任何媒體,都必須面對人工薪資、紙張費用等。

他以新加坡《新明日報》、《聯合早報》及《聯合晚報》為例,該國的中文報零售價是新幣1塊錢(近3令吉),最近一次的零售價調整也是10多年前,調整後讀者亦無太大的反彈。

他分析說,很多讀者都以為通過社交網站獲取新聞是免費的。但是新聞是沒有所謂“免費的午餐”,只是現在藉由社交媒體的方便,讀者才可從各種管道獲取新聞,但別忘記,新聞記者也是需要錢吃飯,報館也需要廣告的收入來維持營運。

社媒衝擊——紙媒紛紛轉型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催生新媒體的設立,而在新技術的推波助瀾下,對紙媒帶來衝擊。韓江電視與新聞中心新聞組主任郭碧融說,目前人們可通過不同的管道獲取新聞來源,包括新聞機構的網站及各種社交媒體,以致資訊無所不在。

“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裡,網絡新聞集文字、視頻、音頻及照片於一身,為讀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聞接收方式。許多報章都紛紛轉型設立本身的新聞網站,不只提供文字新聞,也成立網絡電視,比如《星洲日報》的百格電視,利用面子書直播新聞、設置電子報等,而《光明日報》記者也在面子書進行播報新聞。”

嚴格把關減低假新聞

對於中文報業前景,她認為,新聞機構的價值在於擁有一批專業的新聞從業員,為新聞進行查證及嚴格把關,減低假新聞發生的機率。“網絡的發達促使民眾可隨時獲取新聞,甚至是在社交媒體上未經查證就轉載及發布信息,造成假新聞氾濫的現象。這是大馬目前面對嚴重的情況。”

“在這方面,新聞從業員可扮演導航員的角色,協助民眾辨別真假新聞,引導他們閱讀具有真實且具有深度的報導。”

另外,新聞機構進行的深度報導,在公眾的議題上展開深入的剖析,也可讓讀者更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新聞從業員可以詳細研究該議題,梳理整件事情的脈絡,讓讀者了解事情的癥結。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