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報業萬年曆系列1】傳承歷史文化 中文報章披荊斬棘

大馬中文報章的發展史,是一段說不完的故事。馬來西亞除了是華文報的先驅發源地,目前更是東南亞地區擁有華文報數量最多的國家。

Advertisement

根據史料記載,馬新兩地最早的報紙是1881年新加坡第一份華文報《叻報》,而馬來西亞華人最早創辦華文報紙則為1889年的《華洋新報》,接着則是1895年創刊的《檳城新報》。 

早期華文報紙的發端,主要作為記錄華人在南洋落地生根的民生課題、族群概況及發展等,本地華文報經過近兩個世紀的歷程,直至現今發展成報紙、電視、電台、網絡等多種載體。

ADVERTISEMENT

一家報館的成立更是得來不易之事。在馬來西亞,每家中文報館從草創至今,無不歷經風雨荊棘,背後那鮮為人知的故事,更承載了民族先賢的奮鬥與期許。

1970年代——報業百花齊放

“1960年代的大馬華社主要通過報紙、免費廣播電台、付費廣播《麗的呼聲》和學生刊物來獲取資訊。”老報人拿督謝詩堅在上世紀70年代,已是站在最前線的新聞工作者。他說,當時的人們多不識字,因此當中又以依賴《麗的呼聲》汲取消息的人居多,而報紙、學生刊物,則是只有知識份子才會看的。

不過他指出,隨着知識抬頭,當時多數的華人家庭逐漸意識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此情況也促成識字的人越來越多,進入70年代,國內大部分的華人都已能閱讀。

“這一時期,大馬中文報業可謂百花齊放,市面上多達8家中文報在競爭,包括《星洲日報》、《南洋商報》、《星檳日報》、《光華日報》、《建國日報》、《中國報》、《新明日報》和《馬來亞通報》,反觀今天只有6家中文報。”

1980年代——普及化銷量升

謝詩堅說,自己便是在這個中文報業的黃金年代裡涉足報界,第一家服務的報館,是《星洲日報》,隨後在70年代中期出任《星檳日報》總編輯。

他說,報紙在80年代開始普及,報份銷量上升、廣告量也跟着增加。那時候,報館擁有豐富的資源,能夠聘請較多記者,各別專門負責政治、法庭、體育、娛樂等類型的新聞。 

謝詩堅說,國內中文報至90年代均穩健發展,直至千禧年後電視與電腦普及化,形勢才出現轉變。而2007年開始網絡及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更進一步對全球,當然也包括大馬報業造成衝擊。

21世紀——閱讀習慣改變

他說,科技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國內大部分人已不再讀書閱報,反之僅通過智慧型手機的社交媒體獲取資訊。

謝詩堅指出,快速傳遞消息及便利性,是社交網絡新聞的優勢,而這也是令現今許多報館流失讀者的主因,如今有許多民眾只依賴手機來更新時事消息,完全不閱報。

“然而這是一種危機,報館因為出版執照的限制,所刊登的新聞必須有所根據,但網絡上並沒有這種限制,網民就算亂寫也較難被追究,造成如今社交網站上充斥着許多不負責任的假消息,混淆視聽並製造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謝詩堅強調,一些假消息看似無傷大雅,但殺傷力極大,有着甚至會影響社會安定和政局。

他以2008年3月8日全國大選投票日當天學院招牌被拆下的事件為例。“當天早上不知何人經過韓江學院,看見學院招牌被拆下,於是便拍了照片,發消息稱韓江因借出草場給行動黨辦政治演講,而遭到國陣對付。”

“此事令許多選民不滿,也令行動黨獲得大量選票。當時我是韓江學院名譽院長,查證後發現其實是學院的員工將招牌拿去清洗,但已來不及澄清。”

謝詩堅說,網絡傳遞消息速度極快,相比之下,報紙最快也只能是傍晚6時的晚報。因此,如今雖然民眾意識到網絡消息不能盡信的道理,但因為報紙速度上的限制,令許多人養成“寧可信其有”的態度,面對各種網上的消息,先相信之,等報紙刊登後,再來求證。

他認為,消息傳播的速度,是報紙必須克服的限制。如果能設立一個24小時不間斷,即時更新的新聞平台,讓民眾可以隨時求證所收到的消息,才能讓讀者不再依賴社交媒體的消息。

記錄歷史——功能無法取代

謝詩堅說,報紙還有另一項重要的功能,也就是保存歷史與文化,而這項功能是無法被取代的。

他說,雖然如今人們可以輕鬆地在網絡上查詢各種資料,但一些資訊隨着時間推進,就會被淘汰,或被更新的訊息淹沒。此外,網上的資料也會面對隨時被篡改的風險。

“如此一來,一些重要的舊資訊,時間一久,就難以找回,或因被篡改,而變得與當時真正的情況不符。”

謝詩堅說,而報紙則不會面對這種問題。所有發生的事情,一經刊登便不能再改。只要良好保存,就算過了數十年還是可以翻閱,好比40年代被收購的《檳城新報》,其報章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許多歷史研究者都參考《檳城新報》的舊聞,來了解過往檳城發生的事情。

紙媒重新尋找定位

雖然面臨新興媒體與社交媒體的衝擊,閱讀文化的改變,新加坡《新明日報》總編輯朱志偉說,紙媒最終會找到其定位,並延續下去。

“紙媒目前雖然說是夕陽行業,但它並不會“斷崖式”的立即結束,走到最後必然會以找到其定位,以另一種新模式生存下去。”

他覺得報紙本身具有優劣勢,劣勢是報紙的時效比不上電子媒體來的快,但手握報紙閱讀所帶來的便利與愉悅性的感覺,也是人們所渴望及需要的,紙媒的質感和握在手上的溫度是電子媒體所無法供給的。

“若追求時效性,讀者可透過電子媒體獲取,惟若需要深度報導與詳細的新聞內容,仍需要紙媒的存在。”

新媒體大行其道,社交媒體卻充斥着許多假訊息,朱志偉說,目前“假新聞”在新媒體廣泛流傳,總有一天讀者最終都會回到較有信譽及權威性的新聞機構。

縱橫新聞事業多年;他說,報館每天接到一系列的求證及投訴電話,要求記者證實新聞的真偽。這也反射出公眾對於傳統媒體信任的心理。”“我不認為紙媒應該感到絕望,因為新聞永遠存在,紙媒也會存在。最終及最壞的結果,很大可能就是紙媒發展大不如前,不過始終有存在的空間及價值。”

找回讀者共鳴

他以服務的《新明日報》為例。該報的讀者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30至40歲的讀者群都忙於工作或家庭,對於新聞的汲取是很功利的,因為他們僅需要新聞的‘片段’。若要極力爭取這年齡層的讀者,必然要透過電子媒體或電子報,讓這個年齡層的讀者知道報紙品牌的存在,為讀者帶來即時新聞、活動咨訊。

“紙媒最重要的是品牌的建立與品牌的影響,讓讀者知道報紙是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沒有很靠近,但要讓他們感覺紙媒一直都在身邊。”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