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又投票啦!‧下篇】各族同心合力 邁向多元種族世俗國

总结我国独立后的政治发展,虽然具有多元文化之实,政府却没有在政策和治理层面上实践多元文化主义。因此,我国选民需继续以手中一票,协助国家成为真正的多元种族世俗国。

今年9月,我国青年政治工作者赛沙迪说:“如果一天我能成为马来西亚首相,为何我国的妇女、印度人、华人不能呢?”

Advertisement

他说,除非所有我国公民感觉是平等国民,马来西亚才算是成功的国家。他进一步说,所有马来西亚人必须拥有同等身份及享受公平待遇。

赛沙迪说,非巫裔的我国男女都可当首相。

多元种族文化世俗国是人民期待的理想国。

今年29岁的赛沙迪是马来西亚民主联合阵线(Malaysian United Democratic Alliance,简称MUDA)主席。他的政治理想也是一般马来西亚人的期望:要看到我国演变成平等的多元种族世俗国。

ADVERTISEMENT

这让我想起2016年在印尼雅加达爆发的反锺万学(Basuki Tjahaja Purnama,绰号Ahok)的狂热示威。Ahok是来自南苏门答腊的基督徒,地质学是他的专业,曾出任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董事局主席。参政后期曾担任县议员、县长及国会议员,他打击贪污和官僚的作风深得佐科威 (Joko Widodo)欣赏。佐科威在2014年7月赢得印尼总统宝座的数月后,就委任Ahok成为首位华裔雅加达市长。或许是这缘故,锺万学就成为国内极端伊斯兰教徒攻击的目标。

锺万学(左)曾是佐科威的政治拍档。

印尼穆斯林分两派系

从2016年11月,政敌终于“掌握”到证据以“亵渎可兰经”罪名控告他,并三次在雅加达搞大示威,施压政府以伊刑法处死Ahok。在2017年5月,法庭判锺万学罪名成立入狱两年。面对穆斯林的高压情绪,考虑到可能会被煽动成为种族暴乱,佐科威不能也不宜出面维护他。一年过后,锺万学获减刑出狱,选择退出政坛。基于印尼当前的种族宗教环境,我想锺万学和佐科威在应对这起爆炸性事件的手法是正确和明智的。

印尼是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联邦制共和国。它拥有三百多种族群,主体民族有爪哇族(占全国人口50%)、巽达族(14%)、马都拉族(7%)、米南加保(4%)、华族(3%)等。

印尼的6大宗教分布在六千多个岛屿上,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87%。虽然如此,伊斯兰教不是印尼国教,在宪法上印尼是个世俗国,这要归功于印尼的国情与历史。

伊斯兰教传入爪哇主要是在沿海一带,内陆地区继续受原始宗教和印度宗教的影响。这也造成 今天伊斯兰教在爪哇分成“自由主义伊教徒”和“原教旨主义伊教徒”两派系。印尼穆斯林多追随自由主义,而“外岛”的穆斯林多是激进派的原教旨主义信徒,主张以伊斯兰教建立神权国 。

穆斯林在雅加达狂热示威,要干掉锺万学。

总统力推政治民主化

为了抗衡原教旨主义的扩展,在1967年上台的苏哈多的军人政权大力推行“班查希拉”(Pancasila)建国五律,立法规定凡是群众团体必须以此五律为基础。五律本是印尼国父苏卡诺最先在1944年提出,被视为世俗的民族主义,所标榜的是“信奉唯一至上的神、人道主义、民族主义、人民主权及社会正义”。

印尼军政府在长达32年长的统治期间,曾发生大排华事件,造成大量华人惨遭杀害,但在阻止国内极端伊斯兰教派势力的抬头,贪污腐败的苏哈多有他一定的功劳。甚至在他下台后,神权国追随者还是不能得逞。后苏哈多时代的印尼总统哈比比、瓦希德、美加华蒂、苏西洛及现任的佐科威继续推动印尼政治的民主化,提倡“班查希拉”的宗教自由平等精神,对华裔采取忍让和包容态度。

锺万学事件让我们看到伊斯兰极端主义一直潜伏在印尼这世俗国里,等待复兴的机会。在我国人民即将出来投票时,也让我们紧记作为选民的责任,在于协助马来西亚迈向多元种族的世俗国,那是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

努鲁依莎和任绍龙的结合是可喜可贺的!

族群政治 困擾國家建設

马来西亚的国情颇像印尼:同样是个多元族群国家,有一套类似“班查希拉”的“立国原则” (Rukun Negara)。还有,两国人民对国家是世俗国还是伊斯兰国的意见不一。

记得念小学时,听老师说马来亚是个三大民族和睦共处的国家而感到自豪。到了马来西亚成立后,我国多元族群文化的共存更著称国际。但在另方面我却开始意识到我国的族群关系多在于表面上的和谐,族群政治自独立后一直是敏感问题,困扰着国家建设。

对华人来说,除了少部分与政府合作的华商受惠外,其他华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非马来人人口比例无奈地逐年下降,他们与马来人之间的族群分界任然十分明显,信奉伊斯兰教仍然是区分彼此的最重要文化象征。

施政偏頗 邊緣化非穆

与印尼一样,我国的原教旨主义政党──伊斯兰党从未放弃要以伊教立国的目标。伊党一直来主张建立中东国家式的神权国,并在吉兰丹、登嘉楼和吉打三州落实多项使非穆斯林边缘化的政策。在另一方面,近代的我国首相在世俗国的看法也出现了改变。

从国父东故阿都拉曼起到敦拉萨和胡先翁,都同声称“马来西亚是以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的世俗国”。到了马哈迪、阿都拉和纳吉,我们听到他们说“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而他们之后的慕尤丁和依斯迈沙比里至今还未曾正式对世俗国议题表态。

在第14届全国大选时,我国选民终于取得梦寐以求的改朝换代突破,只可惜两年后因族群政治而失掉政权,结果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局势变得更复杂,政府摇摆于民主与为威权之间。在过去动荡的日子,人民无不期待政治稳定的到来,一个公平、合理的多元文化社会的出现。

电视新闻主播拉兹达备受华裔观众欣赏。

一黨獨大 強化土著政策

我国在2022年的人口统计为3270万(2016年为3000万),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9.9 %(2016年为68.1%),华人占22.8%(2016年为23.8%),印度人占6.6%(2016年为7.1%),其他种族0.7%(2016年为1%)。

当我们说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族群文化共存的国家,这意味政府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与相互影响。为了确保社会正义与和谐发展,所有真正多元族群文化国家皆反对任何理由的歧视和不公。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在独立后,联盟政府宣扬多元的马来西亚,提倡马来人和移民群体建构国家共同体,通过政治协商,分享利益。1969年发生5.13种族暴动后,政府立法强调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实施“新经济政策”,限制非马来人的经济势力及政治社会影响力。

1974年国民阵线政府进一步实现“马来人的统一”和“马来人优先”政策。首相马哈迪在1981年上台后,国家出现了以巫统为主,国民阵线一党独大的族群威权民主。除了强化马来人优先的土著政策外,马哈迪还强调以马来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为基础的国家文化政策。

黄彦铬反马大校长的种族性言论而被提控。

總結

不乏促進族群和諧聲音

总结独立后的政治发展,我国虽然具有多元文化之实,政府却没有在政策和治理层面上实践多元文化主义。我国选民需继续以手中一票,协助国家成为真正的多元种族世俗国。

其实在我国的任何时期,都可看到、听见一些有利于促进族群和谐的动作和声音。赛沙迪的言论,不管别人说过多少次,在我国的多元族群文化社会继续会产生积极的回响。年轻法律系学生黄彦铬最近在毕业典礼上,举牌抗议马大校长的种族性言论。事后黄彦铬被控上法庭,但在多元种族世俗国遭受政客糟蹋时刻,他的小小动作已赢得多人的赞赏。

特約報導 \ 陈潭深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