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北馬國內地方副刊光明勇士獎2022年第六屆光明勇士獎

【光明勇士獎】賣屋施棺辦學 客工解救人

邊緣人所在的位置,通常是最能把這世界和人心看得一清二楚。社工吳啟銘在過去多年來便一直站在這個位置,通過邊緣人的冷凝視角看透了世間人情冷暖。

Advertisement

年輕時,出生自貧戶的他曾憑個人努力經營一家學院,創下一番大事業;退休後,曾因事業成功而活得熱鬧無比的他卻選擇走上一條寂寞之路,從事慈善事業。他用他僅餘的生命和能力,替邊緣人尤其是外勞送暖,協助他們的孩子接受教育,甚至為不幸死亡的邊緣人施棺,縫補他們的遺憾,讓他們在世上的最後一刻都能活得有尊嚴。

在過去41年以來,他不但持續的幫助這些邊緣人,同時還領出自己的所有公積金,並賣掉2間屋子,為邊緣族群出錢又出力。

他們扛着全家希望 忍受傷病只為掙錢

每個美麗城市及其商業心臟的背後,多數都是依靠無數背井離鄉的勞工一磚一瓦完成的。而每一個離鄉打工的勞工,也都有着鮮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ADVERTISEMENT

受傷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但讓他們最害怕的不是傷病,而是掙不到錢,因為他們的背後多苦苦扛着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庭,只要能給家裡多寄一分錢,那就讓家裡過得多一份希望。

這些年來,社工吳啟銘就站在邊緣人的冷凝視角,看透了世間的殘酷與現實。

聽着和看着這些外勞無人知曉的艱辛故事,他後來遂決定當起邊緣人的協助者,以便舒緩他們的生命苦痛,同時把他們的辛酸轉告世人。

吳啟銘一直相信,改變這世界,得從底層邊緣人發聲開始。

“請更寬容的對待他們。外勞是這社會裡非常可憐且最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的邊緣人,為讓家人過得好一點,許多外勞往往很多年都回不了家,他們辛苦勞作甚至犧牲性命,只為讓家人三餐溫飽,有者甚至連死在他鄉後,遺體都無人認領,這是多麼悲慘的淒涼人生。”

對他來說,替邊緣人發聲包括協助難民孩子受教育和讓不幸去世的難民獲得善終,這是一條不被理解,也是一條充滿爭議和寂寞之路。

但吳啟銘一路走得堅定,如今,更是成功用他的生命影響和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雖然他是自由社工,但目前已有數千名社工願意跟隨他同心協力完成任務。

目前,他全心全意投入這些行善計劃中,並不分種族的援助邊緣人,包括參與開辦難民小學及施棺活動,同時積極施棺,以便那些不幸客死異鄉的外勞或孤獨邊緣人能體面的走完在人世間的最後一段路。

客死異鄉無人認領 助逾200客工善終

在過去41年來,吳啟銘積極推動感恩文化,從2010年開始,他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接下第一宗23歲女外勞因死於車禍而無棺安葬的個案後,從此便走上這條援助異鄉人的“不歸路”,並成了為往生邊緣人善後事及施棺的發起人。

至今,他已為約200多名外勞善終,以便這些不幸客死異鄉卻無人認領的外籍人士能入土為安。

除了善終,他也會協助往生外勞處理一切文件,並代為到警局、福利局、甚至領事館領取文件,然後按照死者家屬的要求和意願處理這些往生外勞的身後事,讓往生者得以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任難民小學顧問

這些年來,他也在一名美國籍韓國牧師於檳城開辦的難民小學中擔任顧問,好讓難民的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機會,而在這些孩子滿12歲後,他們便會安排孩子去美國繼續升學,日後再安排他們的父母到美國一家團圓。

“我覺得,我的人生充滿意義,因我用我的生命影響生命,我並未開辦任何組織,但我卻是以當自由社工的方式到處幫助有需要的人士,而我也準備永無止做境地幫助他們,直到我離世為止。”

有能力助人很幸福 學習父再窮也行善

現年66歲的吳啟銘原本是一名機械工程師,他過去曾經營服裝電腦學院,且曾在事業上獲得大成就,但出身窮苦的他,卻與生俱來有顆柔軟的同理之心,打從25歲開始,他就堅定了未來的行善之路。

“父親是影響我一生的人。是他告訴我,生命的圓滿並非源自物質,而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小時候,吳家很窮,父親是割膠園頭手,母親是割膠工人,但是,父親卻還是靠微薄的能力來行善。

父煮飯給割膠童吃

“我記得很清楚,父親當時每週都會特別煮很多的飯菜,然後就用一片片的香蕉葉鋪在地上,我們就幫忙把一堆堆白飯放在香蕉葉上,父親再把煮好的菜淋在飯上,就分給所有的割膠孩子們吃,這是我最深刻的記憶。”

說到這,他紅了雙眼說:“那年,我才6歲,可是我永遠忘不了一個情景,許多孩子狼吞虎咽地吃下飯菜後,用雙手乞求我們再多給他們一點白飯,可是當年我們能力也有限,只好狠心拒絕他們。可那時,我心裡卻是百般難受,並暗暗告訴自己,有一天,當我有能力時,我一定要幫助更多的人。”

這件事情也教會他一個道理,人其實只要吃七分飽就好,若有餘力則應該分給其他有需要的人。而父親的善行也讓他明白,有能力助人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所以,吳啟銘長大後便養成節儉及絕不浪費的個性。

此外,他從商後,最終也對充滿虛假的生活感到厭倦,於是,他在退休後選擇走上艱難的行善之路,且無怨無悔的為邊緣人作出無數付出。

25歲起當伊甸社工 免費借需要者輪椅

吳啟銘記下父親的留給他的最後印象“只要有能力,我們一定要幫助人”,於是,他從25歲起就開始行善,並加入伊甸殘障服務中心當自由社工,以聆聽不幸人士的聲音。

2000年,為幫助更多行動不便者和貧苦人士,他更發起輪椅租借服務,說是租借,事實上都是免費借出,只要對方是真正有需要的人。所以,他的家堆滿了200多架輪椅。

2010年,他到了退休年齡,於是,他領出一筆公積金後,便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助人之行。

過後,他更到檳城醫院當社工,然後近距離走近和關懷病患的痛苦及心酸,並向他們伸出援手。

辦樂齡人電腦班

此時,他也發現了一些老年人的問題,如許多老人因為在家無所事事,而引發各種家庭問題,為讓老人有心裡有寄托和有一技之長,他在檳城光大開辦了樂齡人士電腦班,免費教老人操作電腦。

同年,有一名叫Bomya的緬甸人到電腦班找他,也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與邊緣人結緣。

發動籌款處理後事 心疼客工非人生活

Bomya是一個專門協助外勞的熱心外勞,他初次向吳啟銘求助時說,有一名剛來大馬工作不到一週的23歲女外勞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去世後,其身後事無人處理,為此,吳啟銘就發動了“一人一令吉”的活動,以便讓她得以善終,沒想到在短短1小時內就籌到了7000令吉。

“我們其實只需要2000令吉來處理她的身後事,因此,當時籌獲的款項已超出我們的預算,於是,我們就決定用剩下的那筆錢去幫助同樣需要善終的離世外勞。”

結果,他沒想到,從此,他就是踏上協助外勞和邊緣人的“不歸路”。

“在我深入走進外勞的世界後,我很心疼也很難過,因為我看到他們不被社會理解的痛苦,以及被社會遺棄的情況。有些沒有身份的難民,更是過着非人的生活。”

他說,許多外勞為了家人而離鄉討生活,而他們做的都是用命和勞力換來的苦差,但卻遭到不人道的對待,比如好不容易領到了工錢,卻被匪徒搶劫,就連到政府醫院看醫生,他們也得先付一筆65令吉的入門卡費用。

“這群邊緣人的心酸是許多人所看不到的。就算是因為發生意外死在異鄉,他們的遺體也多無人認領,因為他們遠方的家屬可能根本不知情,並還在苦苦等待他們有天歸來。”

撥電告知家屬死訊 視頻目送已逝親人

吳啟銘說,他至今曾為約200多名邊緣人善終,其中90%都是外勞,一般都是在工作時因發生意外而離世,在這當中,最令他最痛心的是一場工地意外導致4名外勞同時死亡,而這也是最令他痛苦的回憶。

“事發後,我一次過為這4名外勞處理他們的身後事,當時,我們通過視頻電話打給他們在遠方的家人,並讓他們觀看火化現場,我永遠忘不了那情景,以及死者家人從電話中傳來那痛苦崩潰的哭聲,這也是為何我至今都想幫助他們,因為我想在他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刻走得有尊嚴。”

詢及最令他感到心酸的事情時,他說,許多外勞的家屬常在知道外勞去世後,因無力購買機票,以來馬領回外勞的靈位,以致他們就這樣永遠與家人分隔兩地。

他說,這些年來,他看過太多殘酷且可悲的一面,比如有些難民,寧願因難產而死在家裡,也不敢去醫院求醫,因為他們擔心被當局逮捕。

“我只希望大家別看不起他們,並對他們公平和人道一點,給他們一條生路。”

對於難民,他一直想盡更多的力,於是,2016年,當韓國美國籍牧師說要在檳城開辦難民小學,讓難民的孩子有機會受教育時,他馬上挺身幫忙.

走出婚姻失敗傷痛 全心投入慈善工作

8年前,吳啟銘與妻子離婚,而他在走出失敗婚姻所帶來的傷痛後,更是全心全意的投入慈善工作中。

父親離世後,曾留下3間廉價屋給吳啟銘,為了幫助更多的外籍人士,吳啟銘不惜賣掉2間房子,只把所餘的其中一間屋子留給自己住。

其實,這些年來,吳啟銘也曾出國如到寮國或緬甸,當時,他就看過更心酸的場面,因有些往生者連棺木也沒有,結果,他們的屍體只是直接被包起來,用木材燒了。

想赴國外幫更多人

也因此,他目前除了主動幫助大馬的邊緣人包括外勞,同時,他也想到國外幫助有需要的人,以把愛心散播到更多地方。

“冠病疫情也讓大家有所醒覺,即是時候去完成自己一直想完成的事情,不然就很可能來不及了。”

他說,“再見”這句話,我們常常都會對朋友說,但冠病疫情卻告訴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與他人道“再見”。

“所以,想做的事情,一定要趁早。”

吳啟銘善行

1992年 在伊甸殘障服務中心當自由社工

2000年 檳城醫院(免費)租借輪椅創辦人

2010年 在檳城醫院當社工

2010年 銀發(義務)基本電腦班發起人

2010年 國際邊緣往生善後事(外勞)發起人

2010年 延續生命堂發起人

2016年 難民邊緣兒童教育顧問

2016年 獲頒邊緣社會公益獎

報導 \ 林春蓮  攝影 \ 葉鍾華、受訪者提供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