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住家風景】漸老

總覺得自己還是那個年輕的自己,可以跟同事打成一片。突然有一天發現某個新進同事的媽媽比自己還小一兩歲,才知道自己在職場上已經到了可以被人稱呼“姊”的年齡。

農曆新年前見了幾組朋友,都選在新年前見面,有的是因為有任務在身,比如須轉交春聯給對方,想着若等到過年再見的話春聯都要過期了。有的則是過年時候要返鄉較長時間,我這個本地人當然配合了。也有的過年逗留時間短,平日要約也不易,乾脆把拜年改成吃尾牙,也沒什麼不可的。

Advertisement

這樣又過一年,我每一年的新開始都是過了農曆新年之後,天增歲月人增壽,不知不覺又老了一歲。跟朋友見面最大的感慨是我們既是年少的友人,一起步入中年,現在似乎已經快要為老年生活而準備了。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確實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但也會為現實所困,年老後生活在何處,要不要找個更靠近醫療機構的居所,該如何改造居家環境、現在存的錢夠不夠養老等,都是未來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我們邊吃邊喝,邊談論最近看到的許多老人村的廣告,討論着未來到了生活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搬到類似老人公寓的地方去住。這幾年好一些類似的安養機構出現,安老院也好、老人部落也好,當然都得具備一定的財力才能入住。不過這些機構也豐儉由人,有高價位的高級養老院,也有價格可負擔的安養機構,或許未來會有更多的選擇出現,我們也算是在最好的時機變老,選擇變多,不一定需要過那種很封閉自己的老年生活。

朋友說有時候忘了自己是快要年過半百,以前的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是知天命的年齡。現在五十仍年輕,在許多事情上還可以衝刺幾年,才來享受退休生活。可能因為友人單身,沒有小孩聲聲催人老,也沒有逐漸長大的孩子當成對照組,因此總覺得自己還是那個年輕的自己,可以跟同事打成一片。突然有一天發現某個新進同事的媽媽比自己還小一兩歲,才知道自己在職場上已經到了可以被人稱呼“姊”的年齡。

小孩比我高 不得不認老

ADVERTISEMENT

我們這些有孩子的,因為有對照組,更早就接受了自己的稱呼是安娣。小孩的朋友見到我們,都很有禮貌地叫安娣安哥,我們總不能讓他們叫我們哥哥姊姊,只能快快認老。加上孩子們從嗷嗷待哺到長得比我們還要高也不過是轉眼間的事。有時候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已經上了中學,他出生仿彿是昨天的事,而事實上再過幾年他都要上大學了,大概半年前我們的身高還是持平,最近去辦理新護照的時候稍微測量一下,發現小孩早就比我高。看着這對照組,不得不認老。

這麼多年我和朋友都改變了許多,又似乎沒有改變太多。這些朋友常常一年難得見面一次,一年到頭才發現彼此都中年發福,白髮多了幾根,臉上的皺紋也多了一些。但大家又依稀留着一些年少時的痕跡,比如笑起來的模樣、說話之間的默契。在見一次少一次的情況下,儘管過年前忙得不得了,還是要擠出時間來見面。不過我想我們可能只是漸老而還不夠老,仍忙着為生活而努力。等到我媽這種年齡,大家積極保持身體健康,退休後天天都可以開同學會。那也是我努力追求的境界了。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葉君菡)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