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氣十足 】脊背陽氣與背後七顛百病消

脊背是督脈和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因此背部也是陽氣最為集中和充盛的部位。

督脈具有調節陽經氣血,主生殖,反映腦、腎及脊髓的生理功能,為“陽脈之海”,與十二經絡中六條陽經之大椎穴交會,是陽脈之督綱。

Advertisement

膀胱經是人體循行部位最長、最廣的一條經脈,而且主要分佈在膀胱經上的俞穴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對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陽氣不足引起

身體有由督脈統領督導的陽氣,促進足太陽膀胱經的氣化,滋養其他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位於第二腰椎的命門穴更是先天命門之火寄居之所,行溫化、蒸騰的功能,是陽氣的真正來源。現代很多疾病皆是陽氣不足所引起的,故加強背部“命門”相關的經絡的修煉,提升陽氣,實乃防病、治病、養生之大要。

構成脊柱的椎骨和椎間盤是人體天然的避震裝置以保護脊柱和顱腦。椎骨兩側的椎間孔有由中樞神經分出的31對脊神經,與全身的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內臟神經相連,這些脊神經支配了人體肌肉、血管、腺體和一切器官的生理活動。

ADVERTISEMENT

當脊椎遭到急慢性損傷或退行性病變而改變其結構時,脊柱周圍軟組織將受到影響,發生病理性改變,特別是對植物神經產生的壓迫影響,會造成五臟六腑及各內臟器官接連發生病變,功能失常。通過診治頸椎、胸椎、腰椎,伴有植物神經紊亂和相應的內臟疾病也會得到改善。

有效提昇陽氣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背後七顛百病消先頭向上頂起,隨之兩腳跟提起,接着兩腳跟下落,輕震地面。

這一式通過百會上領,拔伸脊柱,拉長脊柱周圍、大小腿、足底等肌肉、韌帶,一方面通過顛足放鬆,震動脊柱及下肢各關節內部結構,使全身肌肉、筋骨得到放鬆復位。

膀胱經上的髒腑俞穴位置都處在脊柱的兩旁,根據中醫的氣血理論,背後七顛百病消能夠有效的刺激督脈和膀胱經的經氣,促進督脈和膀胱經的氣血流通,達到治病康復的醫療保健效果。腳後跟、腰脊“命門”及其兩邊腰眼的前折後迭激烈,使兩腳跟及兩腎得到非常有益的按摩,有效提昇陽氣。

撰文 \ 馬來西亞中醫師暨針灸聯合總會(醫總)註冊會員陳國強博士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