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十足】手不舉 原來得了五十肩

當步入50歲手“不舉”的時候,就要注意是否已經患上“肩周炎”。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一般上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所以也叫“五十肩”,以女性居多。

Advertisement

 

中醫認為肩周炎是由肩部感受風寒所致,又因患病後胸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好像凍結了一樣,所以也稱 “凍結肩”、“肩凝症” 。

ADVERTISEMENT

 

肩周炎的發病特點為慢性過程。初期為炎症期,肩部疼痛難忍,尤其是晚上更為嚴重。睡覺時常因肩怕壓而特定臥位、翻身困難、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療不當,將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而會影響日常生活,吃飯穿衣,洗臉梳頭都會感覺困難,甚至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會萎縮,患者極為痛苦。

 

一般上患者尋求西醫治療的時候,都是依賴止痛藥,以達到止痛的效果,但是往往會使到病情惡化,影響生活作息。

 

針對肩周炎的治療,不同時期或不同症狀的嚴重程度,都應該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診斷及時,治療得當,可使病程縮短,運動功能及早恢復。

 

在中醫治療方面,一般上都會採取針灸、推拿或中藥治療,但是治療手段都必須按照發病的情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初期患者,肩關節只是有明顯的疼痛,但是活動限制不很嚴重,採取針灸治療會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是屬於肩關節活動受限,明顯“不舉”的話,推拿手法治療效果比較佳,并能達到通絡止痛,解除粘連和滑利關節的效果。

 

雖然說中醫針灸或推拿對於治療“肩周炎”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完全恢復肩關節的功能,還是必須同時採取“鍛煉”的治療原則。

 

治療肩周炎與一般骨折或損傷的觀念是完全不同的,其治療原則就是要活動,只有活動鍛煉才能把肩關節粘連的韌帶和軟組織撕裂開 ,那就是所謂的“解凍“,至少堅持鍛煉1個月,也可以配合熱療及熱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環。

 

預防肩周炎就是要經常鍛煉肌肉,適當的運動,正確的姿勢,以及注意身體的保暖,尤其是學習氣功或太極拳都是預防肩周炎最好的運動。

 

文/馬來西亞中醫師暨針灸聯合總會(醫總)總會長黃保國博士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