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物有所宅』打造家居 把廢物玩成了藝術品

一直以來都在提倡環保改造舊物,讓廢物重生的本地環保手作達人May,聯手全方位手作達人Zuat,一同創立了爲每一件被丟棄的物品找到延續生命的安身之地的“物有所宅”,爲同是愛惜資源的同路人創造一個充滿故事且有溫度的家,盡最大的力量爲資源改造一個美麗的春天,也爲愛惜資源者創造美麗的日子

早在很久以前,二手物品文化便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其美国、法国、日本与泰国等。虽说如今二手物品仍然属于小众市场,但也已经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流行文化。无论是二手书籍唱片、二手服饰,或是二手家具电器杂货等,都各有拥戴者与其存在需求的市场。而在喜爱二手物品的人眼里,每一件入手的二手物品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买下物品就是在为其价值重新定义,让物品的生命与故事得以延续下去。因此,二手物品文化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推动环保活动,物品在不同的主人间流转,循环被使用直到物尽其用。这样一来,仍有价值的东西便不会被白白浪费掉,每一件物品也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值的利用。这种惜物的行为除了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垃圾与污染、保护环境以外,还可以俭以养德提高个人修养,让整个社会得到良性的发展。

Advertisement

改造旧物作装置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追上二手物品文化的脚步,处处可见跳蚤市场、vintage二手市集、车尾箱货品集市、各类二手物品商店甚至专门买卖二手物品的网络平台。许多咖啡馆或民宿等网络红人打卡地点,也开始以改造二手物品作为装置,吸人眼球。而一直以来都在提倡环保改造旧物,让废物重生的本地环保手作达人May,更是首开先河联手全方位手作达人Zuat,一同创立了“物有所宅”,为每一件被丢弃的物品重新定义价值,并找到让该物品得以延续生命的安身之地。

“物有所宅”最初的概念是希望可以扩大现有资源的发展,善用各种资源来办零垃圾婚礼与派对,或为同是爱惜资源的同路人创造一个充满故事且有温度的家。对他们来说,可以尽最大的力量为资源改造一个美丽的春天,也为爱惜资源者创造美丽的日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

“物有所宅”是在接到了小朱先生的委托,为他的新房子进行装潢与布置之后才正式成立的。早在3年前屋主小朱先生才刚买下位于吉隆坡武吉加里尔(Bukit Jalil)的高级公寓,房子都还在建设中时,小朱先生就因为看中了May在雪兰莪巴生一家民宿餐厅“朴乐空间”的作品而预先要求她为自己新买的房子进行加工,改造成一个有故事的温暖窝。一直到今年8月房子一建造完毕,小朱先生便正式委托May为房子进行装潢与布置。

ADVERTISEMENT

“物有所宅”的标志设计。以旧公事包改造而成的小茶几,原本以为打不开的,结果在进行拍摄的时候不小心被我打开了,打开以后的小茶几也因此多了一个收纳的功能。如同“物有所宅”的初衷,只要懂得珍惜与处理,每件物品都可以有一个安身之处。后来他们便决定以这充满故事的小茶几作为“物有所宅”的标志。

禅意浓浓的客厅一隅

厨房入口墙

以各种废物改造而成独一无二的灯饰。

旧烧水壶变身洒水器。

将最后剩下的资源并凑而成的鞋架,刚刚好一点都不浪费。

耗時費神 囊括好物未必順利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寻宝都能如此顺利如愿,偶尔还是会遇到挫折与阻碍,需要花多一点的时间与精神,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心理拉锯战以后才能将好物收入囊中。比如在回收站看中的旧式木制碗碟橱,品质非常良好,正好适合摆在饭厅收纳碗碟用。但却因为早已被别人预订了而无法购买。

虽然被拒绝,但May与Zuat始终觉得那是难得一遇的宝物,实在不愿意就此放手,于是费尽三寸不烂之舌穷追不舍,最后才终于以真诚与迫切渴望的心打动了老板,把这旧式木制的碗碟橱卖给了她们。而如今这碗碟橱就被摆放在小朱先生的饭厅里,成为了一幅最美丽风景,闪闪发亮着呢!

相得益彰 氛圍和諧滿溢時代感

“物有所宅”在进行装饰与布置工作时,也在脸书分享改造心得,但一直到受托前往小朱先生新家进行拍摄工作的时候,才真正见识到整个空间的温暖与美好。每一件看起来平凡无奇且毫无关系的废物,经过May与Zuat的巧手改造与搭配之后,竟变得超级对味与和谐。除了小朱先生要求的禅意之外,整个空间还满溢着浓厚的时代感。

旧物经过改造,重现了别具风格的美好;带着各自的故事与来历,聚在一起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也格外温暖人心。

此次拜访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生命力的旧物,除了是不退的时尚流行以外,还因为更接近物品的本质而让生活空间变得更为丰富。

May与Zuat的工作情景,两个人“四”手包办,维修、改造、木工、籐艺、布艺,无所不能。

自由發揮 無草圖設計一個家

小朱先生对于“物有所宅”是绝对百分百的肯定、认同与信赖,因此在没有设计草图的情况下,稍作沟通过后只说明唯一要求希望房子充满禅风,便全权交由“物有所宅”去自由发挥了。

为什么没有设计草图?问过May和Zuat才知道,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资源,所以没办法事先去设计草图。只能凭借长久以来所累积的经验,在边寻找资源的同时边构思该怎样将二手物品进行改造。熟能生巧,尤其在选购二手物品时,更是需要拥有一双好的眼力。要在林林总总的回收二手物里,一眼就认定具有改造价值的宝物,即时的在脑里迅速地构思改造过后的全新样貌,然后果断地作出购买决定。因为不能浪费任何资源,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也一定要精打细算,要精准无误。因此,为了与有缘的好物相遇,她们前后共花了约3个月的时间,走访了超过10家的二手店与资源回收站,才集齐了所需的资源。

老画家Vincenzo Luongo的作品,挂在客厅主墙上,毫无违和感且大大提升了整个空间的艺术氛围。

街頭偶遇 意畫家肖像畫吸睛

与其说是May和Zuat找到资源,不如说是资源找到了她们。

在寻找资源的路上,资源总是会透过各种方式来到她们的身边。比如偶然遇到的因为疫情蔓延国家进入行动管制令而被迫长期滞留在我国的旅人、意大利画家Vincenzo Luongo。在寻找资源的路上,May遇到了为了缴付房租和应付每日三餐而在吉隆坡中央艺术坊捷运地铁站附近摆摊卖画的Vincenzo Luongo。

Vincenzo Luongo在撕下的书页上画各种肖像画,以简单流畅的线条搭配大胆强烈的色彩,画风带点意大利风情与表现主义风格;搭配各种不同的发型与造型,肖像人物有着鹅蛋形长长的脸与略大的杏仁眼,眼神时而愤怒时而哀伤,充满故事亦让人过目难忘。在撕下的书页上作画也意外地符合了废物重生的条件,因此May与Zuat便决定将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纳为资源之一。此举不但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艺术家,让好的艺术作品在对的地方发光发热,还可以在提升空间美感的同时也提升了画作本身的价值。她们的这一决定也让“物有所宅”有了一个美丽且深具意义的好开始。

得来不易的碗碟橱,摆在饭厅成了一幅美丽风景。

物盡其用實踐簡單生活概念

“物有所宅”最让我觉得暖心的是她们那以设计创意实践简单生活的概念,尤其在小细节上的用心与坚持物尽其用的精神,更是让人深深敬佩。

在众多旧物/废物改造的装饰品中,最让我感动且难忘的是那两个以旧装饰品的底座改造而成的牌子。挂在房子大门入口处写着“日日好日”与钉在厨房入口墙上写着“丰衣足食”的木块。在房子的大门挂上“日日好日”,无论是正要外出或刚回到家踏入家门,抬头看见都是一件美事。而厨房入口墙上的“丰衣足食”,也像是一种祝福与守护,让住在这房子里的人们能够不愁吃也不愁穿的享受生活。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物有所宅”的幕后制作花絮,可以查阅他们的脸书专页“物有所宅”。看看两位达人如何联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